分享

谢 澹 |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东栏雪onm1fg5j 2024-02-02 发布于浙江
 全文共10210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上课时间:2017.10.18  

上课地点:阳明中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名 师 简 介

图片
图片

图片
谢 澹,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绍兴市名师。“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一等奖,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武一等奖,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有专著《笔墨正年华》(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红楼梦>思辨读写一本通》(孔学堂书局)和《沧浪之歌》(“新课标 新语文 新学习”系列,上海教育出版社)。
图片

01


第一环节:梳理“赤壁”文本







师:今天我们上的课文是《赤壁赋》,我有一个小小的野心,我想把《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起放在今天的课堂上来读,因而,必修一和必修二都请同学带来了。关于赤壁,我们同学想到的是什么?
生:赤壁之战。
师:“赤壁之战”你了解多少?来,这位同学。
1:“赤壁之战”是曹操跟周瑜他们在赤壁这块地方发生交战。
师:是两个人打吗?
1:不是,是两支军队打。
师:两支军队。这边只是周瑜的军队吗?
1:不是,是蜀吴联军。
师:嗯,就是孙刘联军,是吧,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和曹操的军队打。还有吗?
1:曹操败了。
师:好,有没有补充?比如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著名的……
2:以少胜多。
师:嗯,你能告诉我兵力对比吗?
2:不知道。
师:好的,请坐,后面的同学。兵力对比少的那方是谁知道吗?
3:孙刘联军。
师:嗯,孙刘虽然联军,多的那方却是曹操。他们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对多少?
3:……
师:曹操的兵力是多少?
生:80万。
师:号称80万,据周瑜计算,实际兵力大概是20万,那孙刘兵力是多少呢?
生:5万。
师:嗯,5万,对手无论是80万,还是20万,这都是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好,后面的同学。苏轼他现在所在的赤壁是发生赤壁之战的那个赤壁吗?
4: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
4:他是根据当地……额……
师: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4:下面有注释。
师:嗯,注释里怎么说?这个赤壁在哪里?
4:苏轼所说的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
师:嗯,赤鼻矶,当地人就叫它赤壁了。苏轼知不知道他所在的地方其实不是那个打仗的赤壁。
4: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4:因为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指明他所言的赤壁是当时人们传说中的。
师:“人道是”的“人”是人们,当地人的意思,当地人说这个就是打仗的赤壁,但是其实我心里知道它不是。不过没有关系,因为苏轼用文字创造了和“赤壁之战”同样著名的“文赤壁”,文章赤壁。昨天我在备课的时候想给大家看一看这个赤壁到底长啥样,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么几张图片。



图片

图片


PPT播放“赤壁二图”】


师:如果我要给一首词,一篇赋配一幅图的画,你觉得上面这两张怎么配比较好。
5:我觉得第一幅配词,第二幅配赋。
师:嗯,为什么?
5:因为《念奴娇·赤壁怀古》它主要表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描写比较磅礴,气势比较宏伟。像后面那个游玩的时候所见所闻有凄美,也有一些观点,一些看法,所以我觉得下面配赋。
师:上面的这一张“赤壁”侧重于它的磅礴,气象雄壮。下面这一张图侧重于一个怎样的赤壁?
5:宁静的。
师:用书上的话来说说是一个怎样的赤壁?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嗯,还有吗?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万顷之茫然”也是,还有没有,前面?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所以这个赤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5:宁静。有白茫茫的雾气。
师:哦,宁静,安宁,优美,很美丽的这样一幅画面是吧,请坐。可是我在找的时候又发现了一张图,上面两张图我还都没找到作者,属于无名的图。

图片



PPT播放“赤壁三图”】



师:这张是元代的著名画家画的赤壁图,大家觉得这一张应该配什么?来,后面的同学,你怎么看?
6:配赋.
师:为啥?
6:因为它里面有一艘小船。
师:看的很仔细,词里没有说他是乘着船去的,这里有一艘小船,所以配赋比较合适。好,下一位同学你怎么看。
7:我也觉得是配赋。
师:这幅图也是配赋,那幅图也是配赋,那这两幅画有没有区别?
7:上面这幅有山水的感觉。
师:下面的呢,难道没有山水吗,这船在哪里?
7:船主要在水上,游玩的场景。
师:嗯,你看一下山有没有区别,植物有没有区别?
7:上面这幅是长在山上,下面主要是长在岸边。
师:嗯,这是一点,你看上面这幅的植物是怎么样的?都是树叶是不是?第三幅呢,我们不太看得出叶子。大家看第三幅画其实画的不是我们这篇文章。
生:《后赤壁赋》。
师:对,从图中可以看出苏轼写《后赤壁赋》的时间要比写《前赤壁赋》的时间来得……
师生:晚。
师:他大概是什么季节?
师生:秋冬季节。
师:第二幅是什么季节?
生:春夏……
师:书上有的,是什么时候?
生:七月既望。
师:注释里告诉我们,《后赤壁赋》是什么时候?
生:十月十五。
师:他在《后赤壁赋》里面说,“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已经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年,这一年黄州出现了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部作品。


图片

△【PPT播放】

02


第二环节:理解“复杂”苏轼







师:那我又要问同学了,同一个赤壁,为什么写得好像是两个地方一样?
8:心情不一样。
师:我们中国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接下来,我们要来探讨一下这一篇赋和这一首词里作者的情感。既然都和赤壁有关,都和赤壁人物有关,请同学找找看《赤壁赋》和哪一个人物有关,《赤壁怀古》和哪一个人物有关?
生:《赤壁赋》是曹操,《赤壁怀古》是周瑜
师:恩,我们一起把这两个句子来读一读,无标点,同学自己断句。



图片





PPT播放】


【生读】
师:好。现在我们做这么一件事情,我们从曹操入手,从周瑜入手,来看看苏轼写这篇赋和这首词时不同的心情。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写曹操?为什么要写周瑜?这样吧,我们这两组同学做曹操,这两组同学做周瑜。研究一下。
【生思考1分半钟】
师:我来请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写到曹操呢?
8: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当时虽然风光无限,但是赤壁一战就吃了败仗,结合当时作者他被贬,就算曾经再怎么风光,现在照样是被贬谪。
师:被贬谪,你说到了苏轼自己,这一段写曹操的话你觉得他关键句是哪一句?
8:“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师:什么意思。
8:是那个时候的英雄。
师:“固”?
8:本来,的确。
师:嗯,的确是一代的英雄啊……
8:而现在又在哪里?
师:现在在哪里?
8:死了。
师:大浪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现在已经远去了。写曹操的这段话是不是苏轼自己发出的感慨?
8:不是。
师:那是谁?
8:是客。
师:是客,那为什么要写曹操呢?
8:……
师:请坐,来,这位女孩子。
9:客人他想要感叹的是时光易逝,生命短暂。像曹操这样的人也已经不在了。后面他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嗯,长江如此无穷无尽,而人生却是这么短暂,他是要表达这种人生的悲感。很好,请坐。但是后来苏轼讲了一番道理,这个人生的悲感消解了,客喜而笑了,对不对?那么,他是怎么消解的?他讲了一番什么道理,让客人觉得原来可以不那么伤感,用自己的话讲讲看。来,后面的同学。
10:如果把世间万物都当作在变化的来看的话,那么世间万物没有一瞬是不在改变的;但是如果把世间万物和自己都是以不变来看的话,那我和万物都是无穷无尽的。
师:你找得很准,但你刚才讲的是课本注释里面的话。用自己的话,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10:如果把万物和自己都当作是在此刻的一瞬的话,那么至少我和万物在这一瞬都是无穷无尽的了。
师:你看我现在无穷无尽了吗?我看你现在就一个人啊。
10:永不终止。
师:不会死的?
10:在这一瞬。
师:在这一瞬我活着,就永不终结?
10:至少在这一瞬间内。
师:可是我在另一瞬,比如说我死了,那我就永远终结了,难道这个一瞬还针对哪一瞬而言的吗?
10:现在。
师:你怎么看出是现在?
10:自其不变……
师:自其不变……这个好像没有说到是“现在的一瞬”,文章写“一瞬”就一句话,“而天地曾不能一瞬”,没有说到是现在的一瞬,还是活着的一瞬;是死了的一瞬,还是将来的一瞬,他没有说啊。好,请坐,这是一个难点,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苏轼提供了一种认识论,一种是从变化的角度看,一种是从不变的角度看,那他到底想说什么,你听懂他的话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解说。来,这位同学。
1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就是说,月亮阴晴圆缺本身并没有增减,但是后面又说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就是说从它变化的角度上,他自己本身其实并没有改变。从他自己本身并没有改变的角度来看,我和万物都是无尽的,我不用羡慕。
师:我就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也是无尽的呢?
11:“我”本身的精神和坚持的理念是永无止尽不会改变的。
师:什么叫做“我”的精神理念永无止尽的,不会改变的?
11:他用水与月的例子来说,月亮本身终究没有增减。
师:我们就以月亮为例。月亮从它变化的角度来说,它为什么是变的?
11:因为它会有阴晴圆缺,它每个月都会变化。
师:对,甚至每一天看到的月亮都不一样 ,这一刻看到的月亮和下一刻看到的月亮可能也是不一样的,只不过我门肉眼不太发现得了。这是“自其变者”,我们都可以理解的。那么为什么也是不变的呢?
11:虽然它有增减,但它本身仍旧是月亮,它不会改变。
师:对,月亮总是月亮,它不会变成太阳,变成星星,所以这个是不变的。那么人生呢?
11:“我”变化有大起大落,但我终究是我自己。
师:对,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我把我五岁的照片,十六岁的照片,二十五岁的照片,今年我四十一岁的照片,放在一起。我感觉到我在变化,然而,我还是我。是不是?这是一个理解,请坐。可是我还是要死的呀,我活到几岁就是几岁,当我不存在的时候,这个“不变”怎么理解?
【生思考沉默】
师:后面的同学,怎么看?
12:我觉得他那些精神、思想、所坚持的品格都会留下来。
师:哦,我留下来的思想啊、精神啊、品格啊,是不是?好,那问题在于苏轼可以说“我”留下来的思想、品格都没有变。你看,千年以后,你们还在读他的文章,还在背他的词。今天早上是不是都在背他的词,昨天是在读他的文章。他可以说精神没有改变,“我”的理念通过文字传递久远,“我”活到了不朽。可是“渔樵于江渚之上”的那个人呢,那个渔夫,那个樵夫呢?他们的肉体没有的时候,他怎么不变呢?刚才这一组轮到哪一位同学了,你怎么看?
【生13摇头】
师:初中你们学过一篇文章,叫《愚公移山》,他说我移不了这座山的话,谁会移?
生:子子孙孙。
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的个体可能是会变的,但是这是一条河流,是一条人类延续的河流,是一条生命的河流,是一条与宇宙一样无穷无尽的人的生命的河流。人类还在,人还在。作为肉体的我可能会消失,但是我有子孙,我有后代,即使不是我的子孙,不是我的后代,那他也是我们的子孙和我们的后代。所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你不要感到短暂,不要感到悲伤,你还是在的。因为之前客不是说像曹操这样的人,人生都这么短暂,现在都不在了。不,他在的。这是一点,第二点呢,同学们看一下,苏轼是怎么开导这个客的?他说可以怎么样……来,这位同学。
1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无尽藏[cáng]也?
生:无尽藏[zàng]也。
师:无穷无尽的宝藏,这句话在说什么呢?
14:就是说大自然的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师:嗯,大家觉得对吗?他是在讲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尽管开发好了。
14:哦……他也是可以没有回报的索取。
师:尽管索取,不求回报,所以煤矿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管去取好了?
14:不是这个意思。
师:你想说的到底什么意思?
14:就像自然一样,人的精神的流传我们可以一直享用它。
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是在讲人的精神还是自然?
14:自然。
师:那这个自然在讲什么,是自然资源吗?
14:不是。
师:是自然什么?
14:嗯……现象?
师:是自然的一种景物,对不对?那为什么它会是无穷无尽的一种宝藏呢?用书上的话说。
【生14沉默】
师:请坐,好,后面的同学。
1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声音和颜色这种东西就是造物者给我们的宝藏,是不会消逝的。
师:只要我们愿意欣赏,是不是?
15:听这个风,看这个颜色,它们不会随时间流逝。它们一直都在的,所以是无穷无尽的宝藏。
师:很好,请坐。我有听音乐的耳朵,我有看颜色的眼睛,我有一颗欣赏的心,自然这些美景皆为我所有,无穷无尽的为我所有,是不是这个意思?很好,我们来看一下。曹操是一世英雄,而今在哪里?所以不要伤心,人生固然是短暂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也可以无穷无尽。而且只要你活着,只要你能够享受自然,你就能够欣赏美景。比如说,我在黄州就是这么过的……



图片





PPT播放】


师:他在干嘛?他在这种悲哀的人生处境里面喝酒,乘月到一溪桥上。喝醉了酒,醒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色,以为自己不在尘世了;他说遇到雨的时候,大家都狼狈,但我连雨都没有感觉到;他说,我每隔几天就去泛舟江上,听任船到哪里就哪里,乘兴进入旁边的郡县,到晚上也不回来。如果说这(左边)是人生的大悲哀、大困境,那么这(右边)就是人生的大幸福、大跳脱、大潇洒,这就是曹操所没有做到的,争夺江山的人所没有做到的,但是我享用江山的人做到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周瑜吧,为什么写周瑜呢?
16:周瑜那时候雄姿英发,歼灭曹操大军,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是宋被金击败,苏轼有一种想为国效力,有一种忠诚之志,却报国无门。
师:这些都是哪里读出来的?
16:这些嘛,联想出来的。
师:联想要有依据呀。
1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师: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6:多情善感。
师:嗯,谁多情善感?
16:苏轼。
师:嗯,词人我自己。
16:就是词人联想到了当时周瑜大败曹操大军,现在回看自己,头发都苍白了,有一种无奈。
师:和你刚才说得好像又有一点不一样,你刚才说的是报国无门,现在怎么又变成这个了,你到底想说什么,你好像在犹豫。你再想一想,请坐,来,这位同学。
17:我觉得他是拿周瑜和他自己进行对比。
师:嗯,怎么说?
17:就是觉得周瑜是那种很英姿飒爽的人,自己就是那种头发已经斑白了的人。
师:他的意思我外貌不如周瑜漂亮,我长得不如周瑜美。
17:就是那种精神面貌……
师:我精神萎靡,他精神昂扬。
【生笑】
17:……
师:他到底在对比啥?来,请坐,后面的同学。
18:周瑜以前风光无限,自己现在却只能以酒消愁。
师:他是羡慕那个风光无限的周瑜,然后自己饮酒消愁,是吧?周瑜的风光无限具体指什么?是因为他娶了小乔吗?
18:是战略战术。
师:其实就是在说他在赤壁之战中……
18:破曹。
师:破曹,取得了人生的一种大功业。而自己呢,饮酒消愁,关键是自己已经老了。这个老的指向就是我建立功业的时间不多了,何况我在黄州这样的一个境地里。大家知道,周瑜赤壁之战打赢的时候是几岁吗?
生:二十四。
师:你们一下子给他提前了那么多……赤壁之战以后,隔了多少年,周瑜死了?
生:很快被气死了。
师:很快死了,周瑜死的时候三十六岁,你们的意思是他二十几岁已经赤壁之战打赢了,然后隔了十几年再死,不可能的。好,看来这一块要我来给你们补充一下历史。



图片



PPT播放】


师:为什么写这样的'周瑜’呢,刚才同学们都已经说了,周瑜只是一个宾,要写自己才是主要的。


图片



PPT播放】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周瑜。上面是我们词里面的周瑜,下面是我从《三国志·周瑜传》里面找出来的周瑜,你觉得这两个周瑜有没有区别?来,后面的同学,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周瑜?
19:我觉得词中的周瑜有一种英姿飒爽,然后有一种面对百万大军从容不迫的感觉,后面《三国志》里的周瑜,视死如归,有一种无奈。
师:无奈?这一段话怎么看得出来?“衔命出征”,代命出征,“身当矢石”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射过来的箭、石。“尽节用命”,尽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使命。这是无奈吗?请坐,后面的同学。
20:是一种上战场的坚定。
师:哦,这是一个战士的,将军的形象,前面呢?
20:前面就是一种英姿飒爽,事业有成。
师:事业有成。你其实可能还想说他家庭有成,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生笑)前一句写小乔,后一句写打仗,他是一个成功人士,和后面的纯粹写他将军形象不太一样。请坐。、我们注释里面讲到“羽扇纶巾”一般是一种什么样的将领?(生:儒将。)嗯,后面这个就明显是一个……
生:武将。
师:对啊,一个是儒将,一个是武将,这个“儒”除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以外,还很可能就在前面一句里,刚才同学们都说到的“雄姿英发”。好,我给同学们看一下历史。

图片
图片
图片


PPT播放】


师:下面这个是我们的词,你看出两者差别来了吗?
【短暂沉默】
师:我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这段(指《三国志》)讲的是当时周瑜娶小乔的故事。周瑜当时是什么官职?
生:中护军。
师:中护军,领江夏太守,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是什么官职?
生:大都督。
师:可见两件不是同时发生的事情。哪个早?
生:上面那个。
师:肯定是这个早,所以说所谓的“小乔初嫁了”离赤壁之战其实有多少年?
生:很多年。
师:很多年,其实他们已经结婚十年了。然而,词人却说“初嫁了”,注意什么是“初嫁了”?
生:刚刚嫁过去。
师:事实上我也去查了,小乔只嫁过一次,也没有再嫁之说,小乔在周瑜死了以后,命运如何,史书是没有记载的。第二,你看小乔嫁给周瑜是两个人有深厚的爱情基础,自由恋爱,仰慕英雄?英雄,我等你很久了。
【生笑】
师:是抢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乔、小乔是战利品对不对?这是苏轼对历史的篡改,为什么?
生:美化周瑜。
师:为什么这样改就美化周瑜了呢?
21:“小乔初嫁了”,显得小乔和周瑜感情是比较好的。
师:嗯,那为什么要这样呢?
21:战利品的话就像是政治联姻。
师:这样写了以后他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要写小乔?
21:突出周瑜。
师:突出周瑜什么?
21:成功。
师:所谓红袖添香,所谓美人配英雄,如果英雄身边没有小乔这样的美女,这英雄就还不够雄姿英发,有了小乔这样的美女,这个英雄不仅事业有成,而且雄姿英发了。他有这样的一种改动。好,三十多岁的周瑜已经创立了他人生的顶峰,但是“我”呢,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几岁?1082年他写这首词,你看一下《赤壁赋》里面的注释,算一算。
生:四十五岁。
师:四十五岁,我已经是早生白发,功业离我可能是很远了,尤其是今天,我被困在黄州,我们把词和赋连起来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PPT播放】


师:如果说《赤壁赋》里面写曹操是要来开解一种人生的处境,来表达一种旷达自由情怀的获得的话,那么,《赤壁怀古》他想要说的就是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渐行渐远。这就是我们的两篇作品。因而古人说过一句话,'赤壁赋’不尽语,大家知道什么是“不尽语”?没有说完的话,《赤壁赋》里面说到了“出世”的理想,但是它没有说完的话——那个“入世”的梦想呢。他就把它放在了“大江东去”四个字里。所以我们连起来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他承受了建功立业梦想的失落和破灭,思考怎样活下去,怎样在宇宙中找到自己,这就是旷达自由情怀的获得。好,今天我们基本上就上到这里。

03


第三环节:开启“丰富”余音








图片

图片




PPT播放】


师:下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讨论《赤壁赋》里面除了“出世”的理想以外,它有没有“入世”梦?《赤壁怀古》里面除了建功立业的梦想的失落,它有没有“出世”情?如果都有的话,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纠缠着“出世”和“入世”的苏轼,而不是说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读出的是一个“入世”的苏轼,那篇文章我们主要读出的是一个“出世”的苏轼。不,他可能是纠缠在一起,他的内心里面夹杂着这种失落,也夹杂着这种解脱,这是下节课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知道《前赤壁赋》,也就是我们学的这篇《赤壁赋》是不完整的吗?你知道各大教材都省略了一部分内容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这部分内容我们称之为《前赤壁赋》的跋。这个跋里藏着苏轼怎样的心事呢?这个心事他可能不明明白白告诉你,但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知音”,告诉你的字需要我们意会,去做他的知音。
  第三,我们刚才说过,那幅画是《后赤壁赋》,《后赤壁赋》里又是怎样一个故事?我们下节课探讨。
下课,谢谢大家!





教 学 后 记



2017年,我们所教的课文还是苏教版。《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文章分属于必修一和必修二。这是我将他们放在一起,在高一学生中进行的一次教学尝试。
以下是当时写的一个“教学后记”:

这个设计源于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的一篇题为《苏轼的赤壁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之梦》的文章。在文中,孙先生从唐圭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说“上片即景写实”谈起,将本词与《东坡志林·赤壁洞穴》《前赤壁赋》等描写的赤壁风景作比较,指出词中之景“与其说实写,不如说是虚写”,提出了苏轼心中有两个赤壁,两种风流的观点,即《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表现的壮丽的豪杰的赤壁,《前赤壁赋》所彰显的婉约优雅的智者的赤壁。然后通过曹操和周瑜、周瑜和诸葛亮两组人物的比较,指出苏东坡的“赤壁诗赋”,不但出现了两个赤壁,而且出现了两个苏东坡:一个是出世的智者,在逆境中放浪山水,作宇宙人生哲学思考,享受生命的快乐;一个是入世的英才,明知生命暂短,仍然珍惜建功立业的豪情。再落实到“人生如梦”中对“梦”的理解,结合《后赤壁赋》提出“第三个苏东坡”的观点:把豪杰风流的豪放和名士风流、智者风流的婉约结合起来的苏东坡。整篇文章资料详实,分析清晰,对上课有足可借鉴的地方:第一,将“词”“赋”统领于苏东坡的学习之下,既是学文,又是识人;始于学文,终于识人。第二,“词”“赋”均为苏轼黄州时期所作,写作背景相似;所写内容都与赤壁有关,具有互文性,可作比较阅读。
反观苏教版的教材编排,将《赤壁赋》放在必修一的“感悟自然”版块,将《念奴娇·赤壁怀古》放在“千古江山”版块,这种以内容组元的方式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组元是无法建立起对苏轼其人其文的立体认识和理解的,它是碎片化的,而且因其碎片的有限(中学教材对苏轼诗文涉及的有限),使得整体学习也不免有单一之感。从往年的教学来看,两个文本在学生心中是孤立的,割裂的,外在于苏轼的。何况《赤壁赋》中的“自然”实在也不仅是自然,而是作者对象化后的自然,“感悟”二字恐怕也不足以概括苏轼的哲学思考;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其作为一首“怀古诗”的教学也是缺少新意的,尤其对于这样一首流传甚广、耳熟能详,似乎不待老师教学生自己就能学会的词来说,如果不超越学生的“期待视野”,那么最好的结果很可能只是止于背诵。因而孙先生为还原历史、逼近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一词一赋”的教学具有教材重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于是就有了这个设计。当然文本分析和真实课堂还是有差别的,在具体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主阅读,我做了以下努力:
其一,以任务带动阅读。在学生读完一词一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1,从两个“赤壁”看苏轼的内心;2,从两个“人物”看苏轼的梦想。赤壁“风景”和人物“用典”是两把走向苏轼的钥匙,也是学生思考的立足点。两个任务,从最表层的“风景”走向意味深长的“人物”,最后指向“苏轼的人生”,是一个梯度逐渐加深的过程。
其二,以资料促成理解。“一词一赋”仅是探寻苏轼的窗口,但要看到窗外的风景,仅靠这些文字是不够的,于是我从孙先生的文章和其他书中寻找并筛选了一些辅助性的阅读材料。其依据是:有度,学生能自己读懂;有用,有助主体文本理解;有趣,尽可能选择趣味性浓的材料;有信,确保材料的真实可靠。
其三,以循环上升的课堂结构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在侧重理解《前赤壁赋》的“出世”情怀,《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入世”情结之后,我增加了两个问题的设计:《前赤壁赋》中是否有“入世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否有“出世梦”?前者引导学生理解“美人”意象背后的深层内涵,而后者则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入世梦”受阻甚至渐行渐远时的出世拯救。由此来证明其实无论哪一个文本都纠缠着“出世”与“入世”;无论哪一种人生,对苏轼来说,都存在无法忘情的现实和意图超越的努力。没有纯粹的人生状态,真实的人生就是挣扎,是破除,是眷恋。这也是中国文化里的独特风景,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写照。然而苏轼是高于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的人的,他的随遇而安,他的真正融入土地的生活,都让后人肃然起敬。苦难并没有使他变得愤怒,也没有使他走向绝望;没有磨钝他的心灵,也没有磨损他的文字,虽然有抗争的潜流,虽然有梦碎的伤痛,但他却走向了自己,一个更为圆润,更为坦荡的自己:洗尽铅华,不畏浮云,历经艰难,终于走向“苏东坡”。如此潇洒,这样本色。我以为这就是“循环上升”的课堂结构,课的终点不在于读出那个词里“豪迈”、赋里“旷达”的苏轼,也不是词中“入世”、赋中“出世”的苏轼,甚至也不是那个豪杰,那个英才,那个名士,而是融合着、缠绕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苏轼,是一时解脱,一时纠结,一时通透,一时苦恼的苏轼。于是,我们看到了“人”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