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山彝族与三星堆人群有关,东汉初进入奴隶社会,然后持续2000年

 万物史话 2024-02-03 发布于北京

文/万物君
关于彝族的起源,众说纷纭。
本地起源说认为,彝族来自云南当地;东来说认为,彝族与楚国有关,是庄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西来说认为,彝族来自西藏,甚至来自雅利安人;北来说认为,彝族源自古羌人,为河湟羌人南迁;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越人的后裔。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

1

关于彝族的起源,我们可以看看彝族文献是怎么说的。
贵州《安顺府志》卷二十二《普里本末》引《罗鬼夷书》说:“一世孟逝,自旄牛徼外入居于邛之卤。”
凉山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说,万物之源出于雪,说明彝族的最初住地应当是在高原积雪之地。
《勒俄特依》又载有“开天辟地”的故事,说“水从这里(北方)流进来”。
凉山彝谚说“人从北方来”;贵州古代彝文典籍也说彝族过去“住在世界北方”;云南彝族中也有老家在北方的传说。
综上,有三点总结:
一、彝族来自北方;
二、彝族最初居地到处是雪;
三、水从北方而来。
同时满足上述三点的,不河湟地区,因为那里的水不是从北方来,那里也很少有雪。
正如《罗鬼夷书》所言,彝族最初居住在旄牛徼外,也即现在的甘孜州或阿坝州。

2

D1a1a1(Z31591)的下游支系有很多彝族,这一单倍群曾出现在高山城遗址,距今约4500-4200年,与三星堆人群有关。很可能,高山城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人群为彝族祖先。

D1a1a1(Z31591)的兄弟单倍群为D1a1a2(F729),出现在喇家遗址、甘南藏族、若尔盖藏族和巴中汉族中。

根据这些单倍群的分布情况,亦可得出,彝族的祖先最初应该生活在旄牛徼外的甘孜州或阿坝州一带。
另外,藏、彝两族都有猴祖传说,彝族中还有藏、彝同祖传说,这一传说很可能发生在阿坝州和甘孜州一带。后来,彝族祖先向东南迁徙,藏人祖先向西南迁徙。

3

那么,旄牛徼外的彝族先人是羌人吗?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至天汉四年,并蜀为西部,置两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主汉人。”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鄯善、车师诸国。”
可知,旄牛徼外夷(蜀汉徼外蛮夷)与西羌,为不同族群。古人对此分得很清楚。
当时,西南地区不只有夷、羌两个族群,还有氐人。所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
关于西南夷,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是这样总结的: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厓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厓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在这段话中,司马迁把氐人也归类到西南夷中,这似乎意味着,“夷”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准此,我们对夷人做如下分类:
椎发夷:夜郎、滇人、邛人
编发夷:巂、昆明
蜀西夷:徙、筰、厓駹
氐人:白马
“椎发夷”实际上就是濮人,“编发夷”应该就是来自旄牛徼外的彝族的祖先,汉代的时候,他们“随畜迁徙”于“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之地。这意味着南迁的彝族祖先,生活在濮人附近。
关于“编发夷”(巂、昆明),《华阳国志·南中志》曰:
“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无大侯王如汶山、汉嘉夷也。”
《华阳国志》中的“汶山、汉嘉夷”,其实就是《史记》中的“蜀西夷”,据此可知,大理一带的“编发夷”类似雅安、汶山一带的“蜀西夷”,不同处在于,前者“随畜迁徙,毋常处”,后者“或士箸,或移徙”。这意味着“编发夷”更“蛮夷”些。道理很简单,相比“蜀西夷”,“编发夷”离华夏(蜀郡)更远些。

4
贵州古彝文典籍《洪水泛滥史》说,洪水泛滥之后,仲牟由漂流到洛宜山居住,后与天女结婚,生下六子,是为六祖。大约在此后十代左右,六祖子孙繁衍,形成武、乍、糯、恒、布、默六部。后世彝族大都为此六部之裔。
蒙默认为,洪水之时,仲牟由居住在滇池、洱海一带,然后为避洪水迁徙到洛宜山,其位置在昆明北边的东川、会泽一带,临近乌蒙山。
据贵州彝谱,彝族六祖仲牟由至安坤八十四代,安坤死于公元1664年,以每代二十五年计,则仲牟由略当公元前436年。
据凉山彝谱,六祖仲牟由至解放时八十四代,则仲牟由略当公元前151年。
综合川黔传说,姑定仲牟由的时代为公元之前三世纪。彝族形成于仲牟由之后的十代左右,即公元前一世纪。
贵州彝书说:“一世孟逝,自旄牛徼外入居于邛之卤。”
六祖为孟逝三十二世孙。所以,孟逝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另外,“邛之卤”被认为是云南西北的大雪山,或者是与邛都(西昌)有关的地方。
前文提到,高山城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人群,很可能是彝族的祖先。公元前11世纪,三星堆遗址废弃时,部分人南下,其中就包括孟逝。
做个小结:
一、公元前11世纪,孟逝从旄牛徼外南迁到邛都附近。
二、公元前3世纪,六祖仲牟由居住在滇池、洱海一带,后因洪水迁居东川、会泽一带。
三、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彝族祖先为昆明、巂,生活在大理到昭通一带。
四、公元前1世纪,彝族形成。

5

汉武帝时,彝族祖先“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这意味着,六祖仲牟由之后,彝族祖先仍然过着居处不定的生活。据说武部的一支,六代人就换了十二个住处。
当彝族在公元前1世纪形成后,他们应该开始定居了。从游牧到农牧,这是一个进步。
至于君长,彝族的统治者主要是“兹”、“莫”、“毕”:
兹:最高统治者,旧译为君;
莫:意为调解人,旧译为臣,或管事;
毕:祭司兼巫师,旧译为师,或巫,或军师。
根据贵州彝族传说,六部最晚在六祖后十代左右都已产生了“兹”,例如,糯部在第六代时不堕额不为兹,武部在六祖后第七代时武额克为兹。
《西南彝志》说,六祖后的十二代,“分了黑、白两种”。
黑彝,也叫诺伙,为武士阶层,是与“兹”有血缘关系的等级。据记载,六祖之后的十六代,各部兴起了养兵制度,例如,武部的武堵阿迭之世,养了九千兵马。
白彝,也叫曲伙,为农耕阶层,有其他民族的血统,他们或为奴隶,或为敌人,又被称为节伙,应是黑彝征服其他民族的产物。
很显然,从六祖十二代,到十六代,彝族进入了奴隶社会。其时间,在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

6

《勒俄特依》称,仲牟由的子孙武吾格自,是彝族中第一个到凉山的人。他当时是带着百姓奴隶进凉山的,距今大约二千年。
《公史传》记载了两个著名的凉山彝族兹莫(部落首领),一个是古侯系的侯阿土,一个是曲涅系的合尔普。凉山传说,自古侯、曲涅进入凉山已是七十多代,则已一千八九百年。
综上可知,东汉初期,最晚东汉末年,彝族已进入凉山地区。
彝族进入凉山之前,当地早已存在奴隶制度。因此,彝族兹莫进入凉山后,与当地的奴隶主,“为争地产而相敌,为争百姓而相敌”。获胜者自然是彝族兹莫。
凉山彝族曾经历过兹莫统治时期和黑彝统治时期。
兹莫统治时期,兹莫是最高统治者,统治区内的全部土地、荒山、森林、河流以及飞禽走兽无一不属兹莫所有。传说,利利兹莫是凉山最大的兹莫,曾经统治过几乎整个凉山。以至于凉山彝谚说:“地上有树,是利利家的树;地上有水,是利利家的水;地上有人,是利利家的人。”

兹莫统治后期,个体家庭土地所有制兴起,黑彝是这个发展趋势的主要代表,他们不断侵吞兹莫的土地。大概在明代中、后期,双方矛盾加剧,进行了几次大的较量,到清代前期黑彝基本上摆脱了兹莫的统治而成为凉山彝区的新兴统治者。
在黑彝取代兹莫统治的地区,大约60%至70%的土地集中到只占彝族人口7%的黑彝手中,因此,黑彝统治时期的彝族社会仍然是奴隶社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