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了啥?

 愚然楼 2024-02-0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提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果详细谈一谈其内容,估计很多老师难以说明白。最近,复读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简缩本《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L. W. 安德森等编著,皮连生主译),从自身学习需要和与更多同行一起回顾的角度出发,本文从布鲁姆是谁、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了啥、有什么用途等三个方面谈一谈这个经久不衰的著名分类学。

图片

01

布鲁姆是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生于1913年2月21日,卒于1999年9月13日,是美籍犹太人、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他早年就表现出对于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师从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攻读博士学位,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芝加哥大学教育评估委员会任职,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其突出贡献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主要著作包括《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所有孩子都能学》(1980)和《发展年轻人的能力》(1985)。

图片

0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了啥?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和合作者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手册1:认知领域》。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是全世界测量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2001年,为了继续发挥手册的宝贵价值,并在原版基础上补充新知识和新思想,以布鲁姆的学生安德森(L. W. Anderson)为首的三位教育心理学家、三位课程与教学专家、两位测量评价专家和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共同完成了修订版。

1964年,克拉斯沃尔(D. R. Krathwohl)、布鲁姆、玛西亚(B. B. Masia)提出情感领域五个层次的目标,包括接受、反映、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1972年,辛姆普森(E.J. Simpson) 提出动作技能领域七层次目标: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映、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映、适应、创新。本文主要谈认知领域目标。

图片

从目前对认知领域目标的原版和修订版的使用情况来看,有些人执着地使用原版,有些人交叉使用两个版本的某些内容,有些人在原版和(或)修订版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框架,有些人压根不知道有两个版本,对网上的两种图示迷惑不解,为此,本文对原版的内容和修订版的内容都进行简要的介绍。

图片

图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原版)

在原版中,作者把教育目标定义为“期望学生通过教育过程后获得改变的方式的明确表达”。基于这个定义,他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和智慧能力与技能两个领域,并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从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类目。每一个类目又分为若干亚类(见表1),类目和亚类被假定分布在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连续统一体上,各类目之间是由低到高逐层累积的关系。

表1 教育目标内容分类(旧版)

领域

内容

知识

  1. 具体知识:术语、事实等;

  2. 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惯例、趋势、顺序、分类、类别、准则、方法论等;

  3. 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原理、概括、理论等。

智慧

能力

与技

  1. 领会:最低层次的理解,包括转化、解释和推断;

  2. 应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

  3. 分析:指将交流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要素、关系和组织原理的分析;

  4. 综合:指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表述进行独特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或推导出一套抽象的关系等;

  5. 评价:为了特定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依据内在证据、外部准则做出判断。

以原版为基础,修订版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修改:

01

图片

关注点:原版关注评估,修订版强调在课程、教学、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方面的运用;

02

图片

结构:原版是一维框架,修订版将知识作为一个维度,认知过程作为另一个维度,组成了二维框架,如表2所示;

表2 教育目标内容分类(修订版)

图片

03

图片

内容:知识维度包括四种知识类型,见表3所示;认知过程维度类目的顺序和术语有变化,各类目共涉及19个认知过程亚类,其含义和名称如表4所示;

表3 知识维度各类目含义(修订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表4 认知过程类目和亚类(修订版)

图片

依据分类理论,我们可以把如表2所示的二维框架作为分析工具设计课程、教学和评估。

图片

0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什么用途?

从几十年来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使用情况来看,用途很多,简述其中五个:

01

图片

撰写学习目标

一般来讲,学习目标可以用“动词 宾语”的形式撰写,动词可以选用图2中的动词,宾语一般可以明示或暗示知识的种类,这样,运用分类表,既可以方便地撰写学习目标,又能明确所教授的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有利于教师选择和设计与目标匹配的教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

图片

图2 认知过程维度类目和替代词(修订版)

02

图片

设计课堂提问

利用二维框架表述学习目标,可以明确目标的知识类别和认知过程类目,方便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如下面示例所示。

示例

记忆:你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河南的省会吗?

理解:你能解释这个饼图所传递的信息吗?

运用:你能运用所学内容解决这个问题吗?

分析:下列广告是如何运用宣传策略的?

评价:你用什么标准测评得出这样的结论?

创造:你可以设计一个新奇的策略或方法改变现状吗?

上面示例由于没有背景信息,显得突兀,但基本体现了分类表用于问题设计的功能。

03

图片

暗示教学活动

当教师把学习目标置于表2的交叉方格里后,基本上表明了学习目标的知识类型和认知类型,也就明确了目标和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Amer(2006)文中的一个例子表明了分类表的作用:教师所设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能明确短文的主旨大意”,而明确主旨大意的过程可以是通过记忆、可以通过理解、可以通过分析,还可以运用程序性知识表达出来。而单纯的一句目标陈述表达不出来的内涵可以通过分类表做明确表达,这样,就可以暗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环节。例如,针对一个“运用”类别的目标,教师应该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准确定义问题情境,并给学生机会把所学的概念、原理或者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等运用到新情境中。

图片
图片


原版

修订版



图片

图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新旧版区别

图片

04

图片

规划教学评估

分类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评估题目,并考察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的一致性。在修订版的“营养教学案例”中,教师设定了如下目标和教学活动:

学习目标

  • 理解“吸引力”分类图示;

  • 考察广告对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产生的影响;

  • 根据与“吸引力”有关的一组原理,评价电视、报纸和杂志上的广告;

  • 为普通食品创作广告。

图片

教学活动

  • 阅读食物标签,回顾相关食品知识;

  • 呈现有吸引力的广告示例,理解“吸引力”的概念;

  • 请学生描述一条广告,或让学生为产品设计与某一条吸引力原则相匹配的广告语;

  • 根据吸引人的口号识别商品,如“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并让学生反思对自己的影响;

  • 教师放映广告,学生评价效果,制定广告评价量规;

  • 学生分组创作广告,并与另一个小组分享,根据量规获得反馈;

  • 让学生展示广告,做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图片

从教师对评估的描述来看,谈到了在让学生描述广告,或为产品设计与某一条吸引力原则相匹配的广告语,以及根据吸引人的口号识别商品等活动时,她“能确定哪些学生掌握了用作营养广告的吸引力概念”,这说明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确定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表现性任务:作为广告公司的团队成员,根据食品的营养价值,研究常吃的食品。针对你的同学,计划并呈现一则吸引人且真实的广告。通过引发个人需求、运用说服技巧等手段,引导他们购买产品。并且,教师在与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关注营养价值”、“引发个人需求”、“运用技术说服”、“体现真实感受”、“引发购买欲望”、“针对目标受众”等六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个设计作为终结性评价可以评估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这样的评估设计可以与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完美匹配。

在这个课程的整体设计中,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内容可以呈现在二维分类表中,如下面表5所示,帮助教师检测三者的全面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教师设计基于理解的教学。

表5 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估一致性示例

(摘自修订版, p. 110)

图片

05

图片

指导教学研究

作为一个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支撑下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理论,无疑可以指导教学研究。最近,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悦老师(2018)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2013—2017年北京中考物理实验试题做了量化分析研究,他按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对试题进行分类,并依据当年的分值分配算出百分比,发现:实验题目的考察正在从最初的以考察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为主,到近三年关注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考察,这一转变反映出中考物理实验的考察从对知识的考察逐步转变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准确描述,更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否清晰,以及是否有创新性思考。他还把试题按照六个认知过程类目进行划分,并依据当年的分值分配算出百分比,发现:记忆层面的考察鲜有涉及,理解层面的考察每年均有所涉及,应用层面的考察逐年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在分析和创造方面的突破,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和创新能力。事实上,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课题。还比如,罗凌老师(2017)运用分类法设计了认知能力检测方法,更加准确地检测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相关文献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师对分类理论做了创新性的应用:如把分类表作为课堂观察工具解析课堂教学情况、作为学生自我评价工具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分析工具评估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等。同时,还有教师对这一理论有误用,例如,有的老师认为只有学生确保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些低阶能力目标达成之后,才能考虑运用、评估、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期望值降低,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事实上,教师可以通过调整任务的难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片

04

结语

本文对布鲁姆分类理论做了一个回顾,尽管针对这个理论有很多批评意见,例如,一位美国学者认为它把美国教育引上了歧途,国内也有学者对它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还有一些学者本着审慎和探究的态度对它进行了局部改造,我仍然认为它可以较好地指导课程、教学和评估,对我个人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这个框架成为广大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得力助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