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时开天丑时劈地寅时生人

 wd360aaa 2024-02-11 发布于湖南

【外九篇】《黄帝内经》之中国人的十二时辰

中国人讲“顺天时而为接地气而活”。

人要循自然规律,即因天之序。天地有阴阳,阴阳和合为人。天地人为三才。

干支应万物发展节律。古来以干支计时。天干承天之道,地支承地之道,决定人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之干,地之支,人之时。天地有位,干支以定时空。干者犹树之干,强而为阳;支者犹树之枝,弱而为阴。天干之数十,应天上木火土金水之五星,亦应五行。五星或五行之用各分阴阳,而成天干之数十。地支衍自天干。地支数十二,以地之阴阳补五星阴阳而成数。亦可视日为地之阳,月为地之阴。

一日分十二时辰,计以地支。人的作息应顺天时、接地气、合干支。

天干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见而光明。万物炳然著见。

丁:草木成长壮实。万物丁壮。

戊:万物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万物收敛有实。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万物可揆度。

地支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癸(万物可揆度)孕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称子。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阳气在上未降。

己(万物有形可纪识)孕

庚(万物收敛有实),称丑。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万物始生寅然也。

乙(万物出生,抽轧而出)孕

丁(万物丁壮),称寅。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乙(万物出生,抽轧而出)孕

丙(万物炳然著见),称卯。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过半。

己(万物有形可纪识)孕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称辰。

巳:巳也,阳气之盛毕布已矣。

丁(万物丁壮)孕

己(万物有形可纪识),称巳。

午:仵也,万物盛大枝柯密布,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丁(万物丁壮)孕

戊(万物茂盛),称午。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戊(万物茂盛)孕

庚(万物收敛有实),称未。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孕

癸(万物可揆度),称申。

酉:就也,万物成熟。万物之老也。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孕

壬(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称酉。

戌:灭也,万物灭尽。

戊(万物茂盛)孕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称戌。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癸(万物可揆度)孕

乙(万物出生,抽轧而出),称亥。

五藏

精神意识以五藏精气为基础,精神之病缘自脏腑失调。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藏”,关系到三个层面:形、气、神。形:物质基础,指器官。气:经络运行的方式。神:是指形、气充沛的外象。

子(zǐ)时:夜里11点— 次日1点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癸(万物可揆度)孕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称子。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是第一个时辰:“古历分日,起于子半”。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如此三才备。此时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悄悄出洞活动。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夜半,宜睡眠,忌熬夜,应“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勿熬夜。侧睡、曲足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不胡思乱想,这是御气调神的法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

胆经当令

子时在一天中阴气最重,一根阳爻开始升发。

阳气为三种,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少阳之气指刚出生的阳气,子时一阳生。少阳之火,阳气特别弱小,须呵护,则一定要睡好“子时觉”,以利于人体少阳之气升发。夜间属阴,睡眠好能养阴,而且还能阴中生阳。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chǒu)时:夜里1—3点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阳气在上未降。

己(万物有形可纪识)孕

庚(万物收敛有实),称丑。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将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此时,守时的公鸡清啼,牛正反刍,人应熟睡。

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如此三才备。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如果失眠,可以:“精气发生之候,勿浓睡,拥衾坐床,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及熨两目五七遍;更将两耳揉卷,向前后五七遍,以两手抱脑,手心恰掩两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二十四,左右耸身,舒臂作开弓势五七遍;后以两股伸缩五七遍;叩齿七七数;漱津满口,以意送下丹田,作三口咽。清五脏火,少息。”如此可清除五脏之火,让生发精气的肾脏得以休养。

肝经当令

肝主藏血,丑时睡眠以养肝血。

《黄帝内经》记载:"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经络巡行走肝胆经。如果丑时未入睡,次日面色灰暗,情绪倦怠而易烦躁。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寅(yín)时:夜里3—5点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万物始生寅然也。

乙(万物出生,抽轧而出)孕

丁(万物丁壮),称寅。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平旦是夜日交替之际。《孟子,告子上》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此时,太阳将出未出,天际已现一线生机,老虎蠢蠢欲动,游荡觅食,最为凶猛,是为寅时。

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如此三才备。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肺经当令

寅时人体气血由静转动,须通过深度睡眠完成。肝在丑时将血液更新后,肺在寅时将血液输入全身,故有肺朝百脉之说。人在清晨起来,面色红润,神清气爽。所以,寅时睡觉,色红精气足,精力充沛。

《晨起》

宋·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卯(mǎo)时:上午5—7点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乙(万物出生,抽轧而出)孕

丙(万物炳然著见),称卯。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时间。日出始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先民们告诉我们日出而作。此时官员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

卯时,月亮还挂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

此时“见晨光,量寒温穿衣服,起坐明窗下,进百滚白汤一瓯,栉发百下,使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

大肠经当令

卯时天亮,天门开,地户也要开,应排便,将夜间修复、合成、代谢的垃圾毒素排出。

《早望海霞边》

唐·李白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辰(chén)时:上午7—9点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过半。

己(万物有形可纪识)孕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称辰。

食时,又名早食等,是吃早餐的时候。此时,“早宜粥,宜淡素,饱摩腹,徐行五六十步”,早餐宜喝粥,宜淡素、吃饱后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用手摩挲肚子,另外要“就事欢然,勿以小故动气”,要心情愉悦地开始做事,不要为一些小事动气。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胃经当令

清洁+营养=平衡,垃圾代谢出去后,人体需补充营养,所以要吃早餐,来补充阴,即营养。

因为这是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体内的阳气也最旺盛。此时,吃多少东西都能在体内消化掉,所以,吃早餐不会发胖。

《三修诗三首》

唐·皮日休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巳(sì)时:上午9点—11点

巳:巳也,阳气之盛毕布已矣。

丁(万物丁壮)孕

己(万物有形可纪识),称巳。

隅中,又名日禺等,《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要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脾经当令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早饭此时开始由脾运化。胃口如大锅,吃进去的饭由脾来运化,然后将腐熟了的食物变成水谷精微,输送到人体的肌肉腠理。所以,早饭要吃好。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午(wǔ)时:上午11—13点

午:仵也,万物盛大枝柯密布,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丁(万物丁壮)孕

戊(万物茂盛),称午。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还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

日中,“餐量腹而入,食宜美。美非水陆毕具,异品殊珍。柳公度年八十九,尝语人曰∶我不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软硬物。不生、不冷、不硬,美也。又勿强食,当饥而食,食勿过饱,食毕起行百步。摩腹又转手摩肾堂令热,使水土运动,汲水煎茶。饮适可,勿过多”。

此时是午餐时间,要吃得美,美不是山珍海味,不生不冷不坚硬的食物,就是最美好的午餐。不要吃过饱,吃完走上百步。饭后用手摩腹,再按摩腰背部的肾俞,让腰和肚子都热起来,脾和肾运动有序。再适当喝点茶水,但不要过多。

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古人特别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

而此时人体的手少阴心经最旺盛,是养心的最佳时间。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一定要有一点小憩或闭目养神。

《日中吟》

宋·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未(wèi)时:下午13—15点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戊(万物茂盛)孕

庚(万物收敛有实),称未。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但日仄时,人们要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时刻,要抓住时机,高效地工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小肠经当令

小肠主吸收,主要功能就是将被脾胃腐熟的水谷精微,负责分配给身体的各个脏器。中医里称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之官”有点像国税局,收了很多的钱,但自己不能花,必须上缴出去来回馈社会,也叫“化物出焉”。所以午饭要吃好吃饱,营养价值丰富才好。

《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申(shēn)时:下午15—17点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孕

癸(万物可揆度),称申。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古人常常以一个“晡”字,代替晡时。杜甫会在这时散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别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这大好时光。

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升到脑部,是人体后面一条最大的经脉,号称足太阳膀胱经。小腿、后脑疼痛都与膀胱经有关,主要是阳虚引起的。由于膀胱经直接上脑部,所以跟记忆有关系,古人有“朝而受业,夕而习复”之说,此时是学习的最佳时间。

《徐步》

唐·白居易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酉(yǒu)时:下午17-19点

酉:就也,万物成熟。万物之老也。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孕

壬(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称酉。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鸡于开始归巢,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日入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迟。

肾经当令

在中医学里,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位居五脏之首。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许多养生专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如果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

《送别》

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戌(xū)时

晚上19—21点

戌:灭也,万物灭尽。

戊(万物茂盛)孕

辛(万物初新皆收成),称戌。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最早使用“黄昏”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黄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自己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

戌时,狗已迎主人归家,开始守夜。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

此时,“篝灯,热汤濯足,降火除湿,冷茶漱口,涤一日饮食之毒。默坐,日间看书得意处,复取阅之,勿多阅,多伤目,亦勿多思。”晚上,热水泡脚,引火气下行,驱除湿气。冷茶漱口,洗去一天的饮食留下的残渣和毒火。晚间宜静默,可看书,但不宜看久。

心包经当令

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心包是健康之源,主喜乐。《黄帝内经》记载:“心包,喜乐出焉”。

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人在这个时间段,应该放松心情,是娱乐的最佳时间。古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聊天休闲,愉悦心情为下一个时辰做准备。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亥(hài)时

晚上21-23点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癸(万物可揆度)孕

乙(万物出生,抽轧而出),称亥。

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人定,也是人静,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切勿心浮气躁,好好休息。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三焦经当令

在中医学里,关于“三焦”有很多的解释,一种解释,“三焦”就是人体内的一个大腔子,人体很多脏器包括在三焦里。如:上焦有心和肺,中焦有脾和胃,下焦有肝和肾;也有人把三焦理解为人体五脏六腑中都有一个联系的系挂,而三焦就是这个系挂。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在十二生肖中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就哼哼唧唧的睡,猪没有郁闷。所以亥时人体要休息睡觉,让身体和灵魂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

《次韵酬黎以德》

元·梁寅

银河斜界树参天,为忆幽人思渺然。

亥市尘嚣迂竹径,午桥烟雨榜溪船。

明灯散帙栖鸦后,倚杖看山去鸟边。

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须重赋远游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