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旃檀精舍 ‖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千佛壁画艺术解读(上)

 板桥胡同37号 2024-02-13 发布于天津

图片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座落于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的郝洞村。寺内的地势平坦,其总占地面积约为1.33万平方米,其中古建筑所占面积约有5000余平方米。

图片

镇国寺鸟瞰图

万佛殿是镇国寺中最主要的一个建筑。根据万佛殿内梁架上的有关记载可知,此殿始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殿顶为歇山顶,面阔为三间,进深同样为三间,平面近似方形,殿内还塑有14尊塑像,四壁以及建筑椽头、内外栱眼壁上绘有壁画,其中木构和殿内的十一铺彩塑佛像均为五代时期的遗物,是一座极为珍贵的建筑文物殿堂。

图片
万佛殿建筑照片
图片
万佛殿彩塑整体照片
图片
万佛殿壁画局部照片
壁画概述   

图片
东山墙壁画正射影像图

万佛殿内的绘画内容主要分为建筑彩画和-壁画两大类。

01
彩画及拱眼壁画

在万佛殿中,组成铺作部分的各个木构件表面上以及栱间泥壁部位等饰以色彩,或装饰纹样,或题材类装饰。

图片
前檐拱眼壁画局部

在建筑物内外的栱眼壁上绘有与佛教题材相关的纹样。其中在万佛殿南北立面的外檐栱眼壁上绘有佛像与莲花纹样,南北栱眼壁各分为三处,共有六处,所绘的佛像和纹样均相似。

图片
东山墙拱眼壁画局部

东西立面外檐的栱眼壁则绘有墨龙图案同样共六处,但是六处的墨龙图案在样式上有所不同,其中西侧立面外栱眼壁的墨龙图案损坏较为严重,已看不清楚。

图片
东西立面外檐拱眼壁画
内檐栱眼壁上绘有菩萨坐像与莲花纹样,共12处栱眼壁,每处栱眼壁中绘有4个菩萨,共计48个,每个菩萨除手势各不相同之外;均坦露上身,服饰均为帔帛,绕于臂间,以表现菩萨服饰的飘逸之感;每尊菩萨均有身光和头光的表现,在服饰、莲花座、帔帛、身光、头光上以不同的色彩作为主要的区分点,主要的色彩为红、黄、蓝、黑色;在菩萨的左上方或右上方有榜题,记有菩萨的名称,如宝积菩萨、辨积菩萨、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法自在菩萨、法相菩萨、囗髻菩萨、弥勒菩萨、囗囗利法王菩萨等。

整体上看东西立面外侧栱眼壁上所绘的龙纹彩画与万佛殿中整体的彩画和壁画无论是在技法还是在装饰风格上均不相统一。

图片
西山墙拱眼壁画局部
02
墙面壁画

万佛殿中的壁画布局随着建筑墙面分布而绘,占据了东、西、南、北四壁。

东、西两壁以及北壁门两侧的两幅壁面上绘制了千佛图像,虽千佛人物图像在内容上相似雷同,但是在装饰表现上还是有所区别。

图片
后檐墙东壁画

千佛壁画的绘制年代,通过仔细观察壁画本身,参考寺内碑刻和殿内梁架上的重修、补修记载,初步推断万佛殿千佛壁画应为明代绘制,在清代时期又经过了重绘,但是其准确的绘制时期还需更加细致的判断。

图片
后檐墙西壁画

殿内南壁立面内侧的东西两侧狭窄的墙壁上绘制有两幅单幅壁画,均为人物画像,根据图像内容的表现初步可以判定为是文殊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南壁东侧的壁画中绘有一老者,肩披荷叶,腰围苇裙,脚穿草鞋,手持宝戟,戟柄末端系有灵芝,在老者旁边卧有以黑色一猪的动物,从老人和动物头部发出光晕中的图像暗示,此处的老者和动物是由普贤菩萨及其坐骑化身而成;南壁西侧绘有另一老者,身穿披肩,腰围豹皮裙,赤脚行走,手持宝戟,戟柄顶端系有一经卷,老者身旁也卧有一似犬的动物,同样从老人和动物头部发出光晕中的图像暗示,其为文殊菩萨及其坐骑化身而成。

图片前檐墙壁画
镇国寺万佛殿的建筑、彩塑、壁画虽在历史的变迁中经过重修,使得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但是三者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留了当时的特点。
壁画题材探析
    贰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变革,使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艺术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的最初表现主要集中于今新疆、甘肃等地方,以石窟的形式呈现,如永靖炳灵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随后向内陆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也由石窟开凿逐渐转变为寺庙建筑形式。其中发展至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艺术发展到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佛教创立了不少的宗派,这些无疑是当时佛教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

千佛题材壁画主要出现在石窟寺中,随着石窟寺发展的衰落,千佛题材的出现逐渐减少。在中国后期佛教的发展中,寺院的兴起与发展是佛教活动的重要表现场所,虽寺院中的壁画绘制也随着佛寺的发展而兴盛起来,但是千佛题材的壁画并没有像其他壁画内容一样繁荣起来,在各地的寺观壁画中,此题材的表现也是比较少见的。

01
千佛题材

佛形象的塑造是佛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千佛则是指佛群体的一种称谓,是大乘佛教信仰中的内容之一。
对于千佛的定义,在有关佛教的辞典中均有解释:
(1)《佛光大辞典》中,【千佛】乃至同时期出现之一千尊佛。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大九·五四下):“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同经另有若干梵文写本以为千佛之原语,意即百千之佛;西藏译本中,亦指百千之佛;然依经之原意应指贤劫千佛。千佛之种类,有绵亘过、现、未之拘留孙佛等贤劫千佛,另有华光佛等之过去庄严劫千佛,及日光佛等未来星宿劫千佛,于各种佛名经之中,皆有列名。
(2)丁保福先生在《佛学大辞典》中对千佛的解释为:千佛,谓过现未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也。单言千佛者,贤劫即现劫之千佛,释迦第四也。法华立义六曰:“摩耶是千佛之母,净饭是千佛之父,罗睺罗千佛之子。”三宝感通录上曰:“释含照图写千佛像感应”。其中“千佛名经”指的则是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和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三种各一卷。
(3)在《佛教大辞典》中指,“三千佛”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的三千个佛。佛教以为,佛有多个,非只是一。
(4)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学大辞典》中对千佛的定义为,千佛像是佛画种类之一。指三世十方诸佛群像。因大乘佛教中有三世三千佛之说,故又简称为千佛。在中国石窟寺的造像中,“千佛”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秦建弘元年(420)所凿的炳灵寺第169窟。此窟有建窟纪年,东壁窟口上方画千佛群像,千佛下方墨书发愿文云:比丘慧眇等“共造此千佛像”。根据有关造像铭文记载,各地千佛造像又有各种不同名称。早期千佛组合以红、绿、蓝、白、黄诸色有规律地交叉配置,形成“但见诸佛,光光相接”的艺术效果,供僧俗信徒礼拜,观像用。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千佛多已变色,尤其鼻、眼褪色后,仅存白色,形成所谓“小字脸”。晚期洞窟中的千佛图像多绘贤劫千佛。
图片
炳灵寺第169窟千佛壁画
(5)梁晓鹏先生在《敦煌莫高窟千佛图像研究》中指出,千佛图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的千佛之分。狭义上的千佛指的是与《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和《十方千五百佛名经》等佛名经相关的现在贤劫、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过现未三世三千佛、十方贤劫千佛、十方三世千佛、十方千五百佛等千佛。这些千佛均有具体的名号,在群体的数量上比较确定,且有相应的佛经经典作为参照,因此从艺术表达的实践角度上来讲,千佛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广义的千佛图像是涵盖数量较多但缺乏具体名号的佛像群体,这些佛像相对而言比较笼统,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分为多种,主要从千佛的产生方式上来讲有“化佛”、“分身佛”等,从时间的角度上可以将其分为“现在贤劫”、“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三世三千佛”、“过现未三世三千佛”,从空间角度上讲有“东方千佛”、“东南方千佛”、“十方诸佛”等,从时空两个角度上讲有“十方现在诸佛”、“十方三世诸佛”等,而从数量的角度上说有“千佛”、“百千佛”、“亿百千佛”、“无量百千诸佛”等等,与诸佛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综合上述对千佛的定义,可得出:所谓的千佛主要指的就是三世千佛,即过去庄严劫千佛;现在贤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这三世千佛,每个佛都有名号。在早期的大石窟寺内,常有把三千佛或者一世劫千佛绘出的情况,并在千佛旁边注有榜题或名号,如在敦煌莫高窟第254窟中就残留有这种遗迹。必须说明的是,佛名号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在佛形象上基本一致,用模制或捺印的方法代替绘制,所以艺术性不一定很高。不过,在千佛群聚的殿堂中,从四壁环绕主尊,在整体上看来显得气势雄伟,因此其总体上的艺术效果并不差。当人们驻足在前,便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繁密又整齐有序排列的小佛像,给人在视知觉上造成一种观赏无限的美感。

图片


02
千佛图像的特点

千佛题材是在佛教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的佛像形式。相关佛经上说,过去的庄严劫、现在的贤劫、未来的星宿劫,这三世中都有千佛教化世间,在石窟寺的四壁上雕有无数整齐划一的小佛龛,这些就是所谓的“千佛”。在我国,“千佛”的题材最早出现在石窟造像中,其最早见于西秦时期建弘元年(420)所建造的炳灵寺第169号窟中,此窟东壁窟口上方画有千佛群像,其墨书发愿文云:“……共造此千佛像。”

图片
炳灵寺第169窟千佛壁画

“千佛”题材图像在石窟寺总所占比例并不少,在敦煌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石窟、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文殊山石窟等石窟寺中均有出现,其表现方式有雕、塑、绘各种形式,位置多分布在石窟中的龛内、窟顶、壁面、立柱上,立柱上的多用塑或雕的形式,壁面上的千佛图像则多为绘画形式。

图片
莫高窟第251窟千佛图像 北魏

从石窟兴建开始,千佛题材就开始大量的出现,且一直伴随着佛教不同时期的发展,其分布的位置、图像内容及作用各不相同,有时还特建“千佛阁”或“万佛阁”,其常与藏经阁结合出现,象征听法读经。

图片
莫高窟 302窟千佛图像 隋朝

千佛题材图像在石窟寺中的分布较多,其中在敦煌石窟中其占有很大的比重和位置。莫高窟492个洞窟,在绝大多数的洞窟内都绘有千佛图像,有的甚至在洞窟四周墙壁上几乎布满千佛图像。千佛题材贯穿于敦煌莫高窟的各个时期,可以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千佛的时代特点。

图片

莫高窟 301窟千佛图像 北周

早期的千佛图像主要指的是北凉至北周时期的壁画,这一时期石窟 的四壁以佛像和情节性的故事画为主,其下层和上方画供养人、药叉和天宫伎乐。

图片
莫高窟420窟千佛 隋朝

千佛主要分布在壁画中部的空隙处。这一时期的洞窟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千佛图像在表现方面:其佛像的服饰为双领下垂和通肩两式相间排列;以千佛佛像的头光、身光、服饰的颜色分为八身为一组或四身为一组,虽每尊佛像的图像特点不尽相同,但是以颜色的排列顺序进行成组地循环环绕,在斜、横等方向形成条条色带,以表现十方诸佛,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景观。增强了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

图片
第427窟主室人字披千佛 隋

隋代的窟内壁画多为上下三段式,在后期出现了上下二段式的安排,其中千佛图像多绘于壁面的中段或布满四壁和窟顶,在千佛中间还常安插一铺说法图,这可能是隋代在盛行大乘的同时仍继续重视禅修的一种反映。这时期的千佛还保持着北朝“小字脸”的形式,或用中国传统的平涂法设色并以线描造型,线条纤细圆润,富于变化,脸部不施晕染,点划五官工细清晰。

图片
莫高窟254窟千佛 北魏

唐代的千佛题材主要分布于主室覆斗形窟顶四披,中央围绕说法图。在装饰效果的上,主要是通过色彩方面的巧妙配置所取得;在造型上,佛像样式趋于写实,在比例上更为适度,面相呈丰腴之美,体态健美,整体庄严沉静。在线描表现上,由隋时期逐渐产生了兰叶描,发展至唐代大盛。且唐代的画师已经注意到了画像中国的主线与辅线之间的关系,在人物的面部及形体的轮廓线上以主线为主,粗而着实;衣纹和鬓发等则用辅线,表现细而虚。形成主辅结合,在虚实、轻重上形成对比,遂使佛像形象具有结实感和立体感。

图片
莫高窟第61窟千佛图像 五代

如第220窟中的千佛形象,面部以及服饰用线更为细致、圆润,人物动态舒适恰当,其中莲花座背光以及服饰的绘制上同样手法细腻,以色彩的不同为区分对比,深浅搭配,虚实相间,以此将佛像清晰地分为两身为一组。

 图片
莫高窟第220窟千佛图像 初唐

在色彩方面,唐代的壁画色彩很丰富,除各色相上分别具有不同的色度之外,又存在许多的调和色。正是由于赋彩渲染技巧发展到了高度纯熟的程度,使唐代时期的绘画成为最为富丽、绚烂的时期。

图片
莫高窟 194窟千佛壁画 盛唐

在唐代的壁画中还特别注意到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相互烘托、彼此呼应的人物关系,在整体的壁画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如盛唐时期第79窟窟顶的千佛图案,贤劫千佛是各时代都常见的题材,图中千佛一一结跏趺坐于莲花上,排成整齐的图案形式,富于装饰效果。

图片
莫高窟晚唐第196窟窟顶千佛

晚期就到了五代、宋、元时期,这个时期洞窟中的千佛题材壁画主要绘于主室四壁及覆斗顶四披,绘工简率粗糙,敷色厚重,色彩与线描并重,多用贵重的石绿色作底,且“少情味”。其中,五代时期的千佛图像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晚唐时期的特点,整体上装饰比较丰富,色彩鲜艳。但在这一时期的整体趋势是,窟顶四披大面积的团花装饰图案逐渐取代了千佛图像。

图片
第61窟窟顶千佛 五代
综合各时期的千佛壁画,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总结出千佛图像具有五点共性特点:
1)千佛图像作为佛像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佛像规定的基本特征。千佛只是作为佛像的一种缩略形式,在其形象上更为简化。
(2)整齐有序地集中排列。莫高窟的千佛无论是壁画还是影塑,都集中于某个空间位置,而且同一图中个体千佛大小基本一致,排列整齐,利用颜色的调配和变化形成数个一组,形成纵横交错的彩色线条,达到“光光相接”的艺术效果。千佛少则一行,多则几十行,每行从数身到几十身不等。
(3)千佛图像旁大多都注有题榜,在部分洞窟中的除了题榜还会有千佛名号;大体沿袭左图右史的模式,以文字说明图像,图文并茂;千佛名号有佛经作为参照。
(4)有供养人题记、碑文等文字材料作旁证。

(5)在不同历史时期往往有比较固定的分布位置。

03
千佛壁画的功能作用

千佛在佛教中充当的角色主要分为三种:礼敬的对象——修行者礼敬的对象,在佛经中往往以“十方诸佛”、“无量百千诸佛”等名称表示;见证者——是信众行善事、积功德、发弘愿、勤修精进的见证;提携者——扶持、提携或教导修行者,是获得神奇力量的源泉,使其正勤精进并得到回报。观想念诵千佛就可得到神奇的效果,能够最终到达佛法的最高境界。

梁晓鹏先生将千佛图像的功能主要分为四种:主要用千佛图像来表达佛经的内容,其中包括千佛名经和其他的佛经的内容;千佛图像是为了表现为劝谕信众和修行者的观想对象;千佛图像的绘制是作功德表现的一种;千佛图像在数量上的比例、空间上的优势以及延续时间上的长久,在一定方面反映了信众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这是从千佛的名经和榜题方面得出的千佛图像的特点。

图片
莫高窟61窟千佛

具体来讲,千佛壁画的作用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填补空缺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早期的石窟壁画中。由于早期的壁画大都有一个整体布局,在四壁中层多画主体壁画,上层和下层则多画天宫伎乐和供养人及药叉,其中千佛图像则多填补于壁画中部的空隙。这一时期的千佛图像并无实质性的作用,多是用于对壁面中的空隙进行填充。

(2)烘托气氛

图片
莫高窟 257窟 北魏

例如北魏时期第257窟和第428窟中,在画着佛说法图和单调地铺满了千佛的侧壁下部(腰壁)配上连环故事画,不仅画面的描绘引人入胜,窟内的庄严气氛也加强了。

图片
莫高窟 249窟千佛 西魏

第263窟东壁北侧绘有千佛,四身一组,用四种不同的色彩,反复轮换填涂,造成“光光相接”,霞光万道的效果。再如第322窟南壁中央的说法图,与之同一平面上周围绘满千佛,通过利用这既统一又不失变化密集排列的千佛图像的衬托,中间的说法图便明显的突显出来,形成了明确的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更能凸显出在说法时庄严的场景,增强了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

图片
莫高窟 420窟 隋朝

(3)装饰意味

莫高窟窟中的千佛壁画位置由早期绘于窟内的四壁向后期的石窟窟顶、龛顶和甬道顶的移动,其程式化的意味越来越明显,尤其到了唐代,千佛图像大都绘于窟顶,窟顶多绘装饰纹样,有的只是象征性的绘有几尊大千佛,或者整齐排列一排两排小千佛,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所占壁面面积上均有所减少,而此时的千佛则多变为了装饰性的图像,减少了千佛的实质性作用。如盛唐和晚唐时期的千佛图案,千佛图像在色彩更为鲜艳丰富,在装饰上更加的丰富,在原有的佛像基础上加入了华盖等装饰物。

(4)禅修礼拜

佛在梵语中是“佛陀”的略称,意为“觉者”,在佛教中主要指的是对彻底觉悟真理者的尊称,其中佛像的产生大约始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犍陀罗。传入中国之后其发展迅速,千佛图像作为佛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图像反复巡回,个体动作不大,成片于壁面,形成一个整体,营造出一方佛教净土。禅修膜拜的信徒,进入如此场景之后犹如置身于遥远的佛国净土,肃穆的氛围,使人身心宁静,达到神思结合,感受佛陀的伟大。

(四)万佛殿千佛题材分析

1、千佛的榜题和名号

在佛经中,千佛中的每一尊佛像均有自己的名号,在石窟寺中千佛图像的表现上,多有榜题的标注,对于佛像名号的标注也只有在部分石窟寺的洞窟壁画上有所出现,如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就残留有这种遗迹。通过这些有关千佛的榜题和名号能够明确的判断出所绘千佛的具体题材。但是万佛殿中的千佛壁画并无相关的榜题和名号的出现,且在寺内的碑记中也没有记载。
梁晓鹏先生在通过千佛名经和榜题中总结的千佛图像功能中,在用来表达佛经内容的功能中,提及千佛在表现其他佛经时,千佛作为其他佛经中的重要角色,起着供养对象和行为见证的作用,因此弱化了千佛本身的具体特点,表现为无名号题榜,甚至无榜题;这类千佛图像因洞窟的具体内容的多寡或作为某个经变之中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多幅经变的共享成分。

另外还提到千佛图像的绘制是功德的表现或在一定的方面反映了信众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因此推测,万佛殿中的千佛题材图像并不是表现具体的千佛名经,而是表现一些其他的佛经,或者并不是为了表现佛经中的相关内容,而是为了表现万佛殿重修时资助者的功德,或者信众们思想寄托的内容,在题材上并没有实质性内容和相关佛经内容的表现。

2、千佛与万佛殿的总体布局关系

在石窟寺中千佛的位置安排多围绕佛说法图布置,以扩大佛说法的场景,且千佛具体题材依据所围绕说法图中的主尊佛像而规定,即若围绕的是现在佛,其千佛图像便是现在贤劫千佛。
万佛殿的总体布局主要为彩塑和壁画两部分,其中彩塑立于殿内正中的台基上,共一铺十一身,从中间向两侧依次为释迦牟尼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二天王、二供养。其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中,施无畏印,与其余的塑像,形成以佛像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安排的布局;殿内东、西、北壁壁面布满千佛图像。
殿内的整体布局与石窟寺中的整体布局表现十分相似。但是万佛殿内千佛壁画并没有围绕说法图进行布置安排,只是围绕殿内彩塑展开,而殿中彩塑为释迦牟尼佛,属现在世,整个殿内的场景所表现的是现在世的场景,因此殿内的千佛应属贤劫千佛。但是由于没有确凿的榜题和名号的记载,因此还有待考定。
将万佛殿中的千佛壁画与彩塑相结合分析,殿中的千佛壁画并不是为了表现具体的佛经内容,在其功能表现上,一方面应是为了表现为劝谕信众和修行者的观想对象,另一方面千佛的绘制是做功德的一种表现。在此处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同时又增加了殿内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待续)
来源:文博情报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