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一句读《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133

 新用户47469321 2024-02-18 发布于浙江

所以,知性的所有其他运用所依据的、同时也完全不依赖感性直观之一切条件的最初的纯粹知性知识,就是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这条原理。

这句话改写一下就是,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就是最初的纯粹知性知识,就是知性所有其他运用的依据,本身是完全不依赖感性直观的。

为什么要对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或者说自我意识,或者说最本源的我思,做这些解释呢?这就是对认识的根源的探究。

什么是认识的根源,或者说什么是认识的至上原理。通常会认为是感性直观,因为看起来很简单,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刺激你,你就什么直观都不会有,更不可能有认识。

但是,往前追溯到感性杂多就到头了么?感性直观就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么?并不是。因为,你有感性杂多,并不能就产生认识,甚至都产生不了直观。显然的是,感性杂多,所有动物都有,而它们并没有认识。

只有将感性杂多,综合统一成可被思维的直观,才可能被思维。所以说,从认识的角度来说,综合统一是比感性杂多更本源的原理。

所以,那么多内容,康德就总结成了这样一句话。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是最初的纯粹知性知识,是知性所有其他运用的依据,本身是完全不依赖感性直观的一切条件的。

什么是知性所有其他运用的依据呢?知性的各种运用都依赖于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比如运用到直观上,把感性杂多诸表象综合统一成一个表象;比如运用到图型上、范畴上,知性的各种运用都离不开综合统一。

显然,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本身并不依赖感性直观,反而是感性杂多的诸表象要依赖综合统一而成为一个表象。

所以,这一句也呼应前面所说的,统觉的综合统一原理是知性的一切运用的至上原则。

于是外部感性直观的单纯形式即空间还根本不是知识;它只是把先天直观杂多向某种可能的知识提供出来。

所以说,空间,作为外部感性直观的单纯形式,根本还不是知识。不是知识,那是什么呢?只不过是得到知识的可能性条件。

简单的说就是,空间,是直观纯形式,是几何学得以可能的条件。但纯形式本身还不是知识。

比如只有音乐还不是歌曲,得加上歌词才是歌曲。这个例子还不是很贴切,更好的可能是这样,诗词有特定的平仄形式,但只有这样的形式,并不是诗词,得把内容添加到形式里,把文字以诗词形式的方式加进去,与形式结合成一个整体,才成为诗词。

那么形式是什么呢?形式提供了诗词之所以是诗词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形式,肯定不是诗词,但有了形式,还构不成诗词。用现代的说法就是,纯形式是知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必须得有,但有了还不够。

但为了在空间中认识任何东西,例如说一条线,我就必须划出这条线,因为对给予的杂多综合地作出一个确定的联结,使得这个行动规定统一同时又是意识(在一条线的概念中)的统一,而这样一来,一个客体(一个确定的空间)才首次得到了认识。

纯形式给认识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为了在空间中认识任何东西,光有纯形式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得做点别的。

比如认识一条线,我们必须划出这条线。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我想认识一条线,在脑海里划一条也行啊。不过,康德这里考虑到了这种说法,特意限定了,为了在空间中认识任何东西,这里先只谈空间。

为什么要划出这条线呢?我们不能直接认识一条线么?是因为,我们认识对象,是要通过杂多的综合,或者说要综合杂多。不仅要把杂多的诸对象综合成一个对象,而且要把同一个自我意识,也综合统一到一起去。

只有把这些都做完了,一个客体才首次得到认识。并不是说,那边有一条线,我就能认识,并不是我划出一条线,我就能认识,并不是划出的这条线给予了我感性杂多,我就能认识,都不行,还得要统觉进行本源的综合统一,把自我意识也统一进去,我才能认识客体。

所以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一切知识的一个客观条件,不仅是我自己为了认识一个客体而需要这个条件,而且任何直观为了对我成为客体都必须服从这一条件,因为以另外的方式,而没有这种综合,杂多就不会在一个意识中结合起来。

所以说,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一切知识的一个客观条件。为什么说是客观条件,而不是主观条件?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一切知识成立的条件,这是没问题的,但为什么说是客观条件?这不是人的知性么?

这与前面解释的什么是客体有关。什么是客体?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自在之物,而是康德说的客体概念。因为,我们认识不了自在之物,所以我们说的客体,仅仅是客体概念,或者说是作为现象的客体。

客体是客体概念,那么客观条件的客观呢,也就不可能是自在之物的客观,而是现象的客观,或者客体概念的客观。也就是说,现象是客观的。那么在现象之前的意识的综合统一,当然也是客观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感性杂多的诸表象,这时候还没成为现象,感性杂多的诸表象被综合统一成一个表象,这时候才是现象。显然直观的综合统一是在现象之前,当然也是客观的。

所以康德说,不仅是认识一个客体需要综合统一,而且是,任何直观要成为客体都必须服从这个条件,不然,它们就不会出现在我的意识中。用任何别的方式,都没有办法让对象被综合统一,被与意识结合起来,没办法被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