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五线小城的调研观察

 立志德美 2024-02-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前几天和媳妇回东北老丈人家了,这应该是我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哈尔滨机场那么多人哈...

今年哈尔滨旅游的火爆,和去年淄博烧烤很相似,正应了那句Slogan:不是三亚去不起,是尔滨更具性价比图片

不过我媳妇老家不在哈尔滨,今天就聊聊我在黑龙江一个县级市的调研观察(哈尔滨以北200公里)。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县级市的基本情况,目前常驻人口20万左右,典型的人口净流出城市,属于那种走在公园、广场、大街,几乎一眼看过去,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及以上人群。。
之前高善文博士研究房地产市场时,基于人口的持续净流出,就把东北当作了领先全国的范式。
所以对这个小县城房地产、消费、投资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观察,我认为还是对大家会有一些思考收获。
先看房地产,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房子是大量过剩的。具体体现在,目前绝大部分小区晚上的入住率并不高,开灯率基本在30%-50%吧。另外几乎任何沿街的房子,你一眼看过去,门窗上都会出现“吉房出售”“售楼”等公示。
图片
第二,消失的乡村。除了一些年纪大的,这里农村已经没多少常住人口了,而且农村种地的,几乎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平时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再回去。简单的说,未来城镇化率提升带来住房需求,可能效应会减弱,因为等未来农村老人去世后,我们的城镇化率自然会提升。
图片
第三,极度分化的房价。可能有朋友会问,在这样一个小县城,还有房地产投资需求吗?答案是有的,整个小县城我转了一圈,虽然只有那么两三个小楼盘(两三幢那种),但是房地产投资需求依然在。
房价方面,大家看我发的下面这张图,1是属于总高六层,没有电梯,10年房龄的普通商品住房,2是2023年新完工总高12层的改善型商品住房。这两个小区我步行大概只有六七分钟吧。
图片
两年前,我媳妇她二姨在1这个小区买了个五层70多平米的房子(没电梯),只花了6万块,平均只有800多一平。不过图中2所在的改善型商品房,目前售价在4000元/平米左右,两者之间足足差了近五倍。
我去新楼盘咨询了下,这个小区是小年轻夫妇为主,卖的还相对不错,而且是越贵的高层卖的越好。
图片
从这个人口持续净流出的小县城,我们基本可以看清未来绝大部分人口净流出城市房地产的发展趋势。随着出生率的持续下滑,人口的老龄化,对于绝大部分人口净流出城市或地区,未来房子会越来越过剩,基于供需关系,绝大部分价值可能会持续偏弱。
不过即使人口净流出,居民的改善需求依然在,尤其是还在这个城市发展的年轻小夫妻,他们对更加美好生活追求,以及圈层化,会有持续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而且给我的最大感受,类似改善型商品房的定价,已经和普通住宅是完全不同的定价方式,甚至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商品。体现在价格上,即使相隔一条马路,两个小区的定价可能会相差N倍。
所以在人口的大变化下,未来不缺的是房子,但是高品质的好房子,需求会一直存在,而且这两种房子的价格,大概率会越拉越大。给大家的启示,未来房子一定不是拼数量,而是拼质量。
聊完房子再看其他投资方面的变化。
图片
上图是该县城的CBD中心,是这个小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和商业街,不过听我媳妇说,这块差不多十几年前就是这样的了。。然后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化。
所以此前我分享过一句话,内债不是债,前提是只要人还在。任何基建投资是不是好债务,是建立在投资回报的基础上,但如果基于人口的不可逆变化,以及经济的高质量转型,那么很多投资,确实也没必要继续了。。
所以现在经济一有压力,总有人想着像过去那样,强刺激房地产,强刺激大基建,我只能说还活在过去吧。。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在转型,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和地区基于人口的变化,已经没有持续强刺激的基础。
具体再看该县城的消费。
这个小县城有几家蜜雪冰城,还有沪上阿姨、茶百道等连锁奶茶店,另外上周刚开业了一家瑞幸咖啡。而且从我的理解,对于人均收入只有两三千的小县城,这些绝对是消费升级,不是降级。
图片
另外物价方面,确实挺感人。出租车起步价5块,路边烤羊肉串10块钱11串,店里的一般是1.5元一串。而且这个小县城生意最好的就是饭店,比较火的烧烤店、杀猪菜、新开饭店等,高峰点几乎都是坐满的,甚至需要排队。

图片

我的理解,是这个城市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虽然居民工资不高(服务员工资2600),但是因为大家没啥外债(房子便宜,现在车子也便宜,实在不行买个二手的),没啥太大生活压力,正因为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大家也敢于消费吃喝。
所以从我的直观感受,虽然这个城市有点被大城市遗忘的感觉,甚至没啥存在感,但是小县城的居民,我没看到太多焦虑,三天一小顿,五天一大顿的,日子还挺潇洒。
最后再聊聊在这个小县城,现在哪些人生活最滋润吧。
可能会出乎大家意料,现在这个小县城收入最高,最有钱的群体,应该是当地有地的农民。。我岳父说,如果现在谁有几十垧地(一垧地15亩),一年仅租金就是几十万。但是过去(高增长阶段),没人愿意去农村种地,没人愿意持续去开荒。。
图片
从我的理解,在经济增速中枢下移,以及高质量转型过程中,那些能够持续稳定较强现金流的资产,就是最好的资产。

结合当下市场最火爆的红利资产,如果从关注度角度,随着越来越多风格资金追涨买入,我认为不排除接下来会有波动。但究竟是红利资产即将戛然而止,还是只是长期大行情中的阶段,我认为核心还是对未来宏观趋势的巨变理解。
这一点,我之前从人口,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下的投资偏好变化)、房地产周期拐点,以及制造业转型等,聊的比较多了,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哈。。
今天就这。
......
近期计划,仅供参考:
持有和布局为主。近期加大对铜、油气、黄金等大宗资产、油运、绿电运营商(火电转型)、红利资产、以及手工具、苹果产业链等跟踪关注和研究。

每天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记,终希望我的每一位读者朋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投资不易,一同咀嚼资本市场的酸甜苦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