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课堂:对联的“虚实死活”【总第584期】

 国艺学堂 2024-02-19 发布于江西

国艺副刊

      顾名思义,因为叫对联,所以讲究对仗。这是对联的根本特征,也是写对联的关键技术。与诗一样,对联的对仗要求比较严格。古代词法与今不同,古代简单,没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概念。对仗时将字分为实、虚、助三大类。实字类又分出半实字,虚字分死、活两类,另附有半虚字类。故有“虚实死活”之说,并以此作为对仗的主要依据。但这里的虚、实字与今天的虚、实字并非一回事。

     《缥湘对类》一书中说:“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这样的分类与现代汉语词类有规律性的对应:实字相当现代汉语的名词,半实字为抽象名词;虚字中活字是今天的动词,死字是形容词;助字即今天的虚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半虚字指较为抽象的方位词等。总共六类,举例分述如下:

——实字,有实指字和指代字。实指即有形的,如:花草山林天地树木鸟兽等。指代的如:君臣吾汝彼此等。

——虚字,包括活虚字、死虚字、助字三类。活虚字是有实际意义的动态虚字,类似今天的动词如:离开奔走飞腾存亡吵闹有无等。因为这些词能使对象发生变化,而且可以和连词助词以外的所有虚字对仗,有时还可以与实词对仗,故称为活。死虚字指有实际意义但表静态的虚字,相当今天的形容词和副词,因其不可使对象发生变化故称,如:高新强弱大小美丑快慢等。助字没有实义,是静态的虚字,大概类似今天的连词和助词,如:之乎者也然哉与及何尔则乃唯于等。

——半实字即无形的抽象名词,如:雄光雷电文武气力等。

——半虚字如:上下中外内里等。

古人的对仗原则是“实对实,虚对虚”,我们撰联处理对仗时按此规矩进行即可。

扫码关注

顾问 | 谭五昌  郑允钦 

主编 | 欧阳滋生

编辑 丨云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