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11.23 子畏于匡

 Benson李本祥 2024-02-19 发布于辽宁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子畏于匡

子:弟子对夫子的尊称。

畏:恐吓。这里是动词的被动用法,被恐吓。

匡:匡地。卫国的边境城邑。

夫子一行在匡地被恐吓。

颜回后

颜回:颜氏,名回,字子渊。夫子的弟子。

后:指夫子一行被解围后。

颜回在夫子一行被解围后才与夫子会合。

子曰:夫子说。

吾以女为死矣

女:汝,你。

我以为你死了。

曰:“子在,回何敢死?”

曰:颜回说。

子在:夫子您还健在。

回何敢死:颜回我怎么敢死在老师您前面?

颜回说:“老师您还健在,颜回我怎么敢死在老师的前面。”

本章直译:

夫子一行在匡地被恐吓。颜回在夫子脱困后才与夫子会合。夫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夫子健在,颜回怎么敢死在老师前面呢!”

本章诠释:

子畏于匡:夫子在匡地被围困、被恐吓,完全是一场误会造成的。这场误会缘起阳货。当年鲁国阳货叛乱从鲁国逃出,路过匡地的时候是杀人放火,抢劫钱财。因此匡人对阳货是非常的痛恨。孔子一行人来到匡地,还未等进城,就引来了许多异样的目光。此时给孔子驾车的学生颜刻,用手指着前方城墙的豁口说道:“夫子,以前我追阳货的时候来过这个城,就是从这个缺口进去的。”这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几句话正好被几个匡人听到了,听到这群人的口音和当年那阳货是一模一样,便以为他们是阳货的同伙,于是叫喊着,围拢上来。最后把夫子一行困在一草棚中五天五夜。经过多方努力,误会解除。

颜渊后:在狂人恐吓围堵夫子一行时,颜回被冲散,独自一人躲了起来。等误会解除后,颜回才找到夫子一行,与夫子一行会合。

吾以女为死矣:这句话是夫子对颜回的责备。夫子受难,颜回不能在夫子身边保护夫子,且让夫子为他担心,无论什么原因都是颜回的不是。我想颜回绝不是怕死而而撇下夫子一行不管自己逃避,而是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变能力的欠缺使然。那本章其实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颜回虽然好学、德性高尚,但人无完人,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变能力不足是他身上明显的短板。历代注家都认为“吾以女为死矣”这句话表达了夫子对颜回的担心和疼爱,其实这种理解是不符合本篇讨论的是夫子的弟子的缺点这一脉络的。

子在,回何敢死:颜回只能用这样的一句苍白无力的话来回复夫子。试想,如果弟子都像颜回那样临危无力,那夫子何以为生?

颜回确实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但并非没有缺点。本章就隐晦地指出了颜回的缺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