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读《一间自己的房间》:探寻女性的才华与现实困境

 童冰之语 2024-02-21 发布于北京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才华横溢的女性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她们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以犀利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创造力与社会困境之间的微妙纠葛。

她笔下的莎士比亚的妹妹,阿芙拉·贝恩,以及伍尔夫本人,都是天赋异禀之人,然而都受到了时代的限制和社会的束缚。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进一步挖掘了这些女性背后的故事。我惊觉,故事里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琢磨的地方。本文将带你走进她们的世界。

PART.01
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

伍尔夫脑洞大开,做了一个假设,莎士比亚如果有一位妹妹朱迪斯,同样天才华出众、喜欢冒险、富于想象、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那么她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她也许会拿上哥哥的书读上几页,但很快就会被父母叫去做家务,让她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书本上。说不定她也偷偷写过一些文字,要么藏起来,要么烧掉了。在他哥哥让别的女孩怀孕生子,然后又去伦敦闯荡的时候,她却被父亲包办了婚姻。

心怀不甘的她选择了连夜出逃。和哥哥一样,她钟情于戏剧,她具备哥哥一样的天赋与样貌,也拥有最敏锐的想象力。她站在剧院门口,说想演戏,结果被男人们当面嘲笑,最终被一位剧院经理占有并怀上了孩子。在一个冬夜,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葬身在某个十字路口。

她的悲剧在于,她的才华被埋没,她的声音被沉默。社会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和不公平待遇,往往会扼杀女性的潜力。伍尔夫写道:“生于16世纪的任何一位才女,注定会发疯,自杀身亡,或者在某个远离村庄的荒舍里了此残生,半是女巫,半是术士,被人取笑,却又让人惧怕。”

虽然朱迪斯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现实中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莎士比亚的妹妹”。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故事与此惊人地相似。出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满,她离家出走,却被未婚夫追回并遭到悔婚。她再次逃离家庭后,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走投无路的她只能投靠悔婚的未婚夫,同居后怀孕却又被抛弃,从此开始了她漂泊不定的生活。在穷困潦倒之际,她遇到了萧军,本以为找到了依靠,结果还是失望收场。最终她在香港带着遗憾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年仅 31 岁。

按照伍尔夫的观点,女人创作应该有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试想一下,如果萧红有了经济基础,她还会不会每次都把遇到的男人当成救命稻草,从而导致悲剧的命运呢?萧红一直在寻找一个属于她的、可以依靠的“房间”。

PART.02
英国第一位靠写作为生的女性

阿芙拉·贝恩,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职业作家。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平民出身,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却富有冒险精神。贝恩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加上生意失败,她不得不自谋生路。她曾被受命当军事间谍,后来转行以笔为生。值得一提的是,她不仅是名动一时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也是当时公认的法国文学翻译家。

即便如此,贝恩仍遭到文坛权威强烈抨击,认为她的作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淫秽和可耻,她本人也被指摘“缺乏淑女风范”。这样的“恶名”使得她一直都被当做一个负面典型和警示。

直到两个世纪后,伍尔夫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伍尔夫在书中写道:“所有的女人都应当去阿芙拉·班恩的墓前敬献鲜花,她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她当此殊荣,因为正是她为女人赢得了表达思想的权利。”

她的墓碑上刻着暗含讽刺意味的诗句:“才智永远也敌不过道德,躺在此处之人便为明证。”一个在男性主导的戏剧世界中挣扎的女性剧作家,她的名字也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她的悲剧在于,她的作品被忽视,她的名字被遗忘。如今,在百度百科上甚至找不到这个名字的词条。

PART.03
一个女性主义的先锋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位女性主义先锋,她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由思想的追求与精神上的挣扎。虽然她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时代,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作品,但她同样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

伍尔夫的父亲是剑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母亲则是一位艺术模特,她继承了父亲的才智和母亲的美貌。受当时时代的影响,她未曾踏入校园,但父母会亲自教导她读书,家中还有一座小型图书馆,各类书籍都有。她大量阅读了自莎士比亚以来的文学作品,以及希腊哲学家的著作。然而,童年时期遭到同父异母哥哥侵害的痛苦经历,给她造成了很深的阴影,让她饱受心灵创伤。

母亲去世,她第一次精神失常,从此,伴随她一生的忧郁症开始侵蚀她的身体。之后,姐姐怀着身孕去世,父亲也相继离世,伍尔夫再度崩溃,被送入精神病院,在那里,她的精神状况不断恶化。

直到遇见丈夫伦纳德,她的情况才有所缓解。但由于童年的梦魇,她无法直面任何一个男子,与丈夫一直持续着无性婚姻。在几十年里,她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到二战期间,伦敦的家被炸毁,她的精神再次变得脆弱。最终,在1941年3月28日,伍尔夫选择了用沉河来结束自己多舛的一生。

她一生都在优雅与癫狂之间徘徊。作为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独到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留下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但同时也承受着深重的心灵痛楚。在她的墓碑上,刻着她小说《海浪》的结尾:“死亡,即使我置身你的怀抱,我也不会屈服,不受宰制。”

她的悲剧在于,她的精神被折磨,她的追求被压抑。作为一位深刻洞察社会和人性的作家,她长期与精神疾病作斗争。她一生都在挑战和批判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对女性独立和创造力的追求在当时被视为对传统的挑战,这无疑加剧了她生活中的压力和矛盾。

结语

这三个故事均带有悲剧色彩,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在书中的结尾部分,伍尔夫为女性提供了建议:手上有了时间,脑袋里就可以装些书本和知识。希望女性尽其所能,想办法给自己挣到足够的钱,好去旅游,去享受空闲时间,去思考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去做梦。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女性地位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职场性别歧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压力、媒体和广告对女性的物化等。而除了性别问题外,年龄、性取向、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及外貌等方面的歧视同样存在。

我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样的故事,并且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努力消除任何歧视,为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提供平等的追求自己理想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