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博士说教学设计· 44 | 特邀特级教师王先云共同点评小语《草原》教学设计

 明月珰珰珰 2024-02-21 发布于山东

[按]教学设计是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技术属性较强。真正做出一篇专业的教学设计,仅仅掌握教学设计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科的深度把握。这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修车,只是会使用各种修车技术和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度了解车本身。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这里选取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初学作品,由“备课专业化”首倡者张爱军博士和特级教师王先云校长分别侧重于教学设计和学科教学两个角度,对《草原》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也欢迎留言区发表看法参与讨论。

  • 《草原》教学设计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 张爱军博士点评 


这是一篇初学作品,由现场培训之后简单修改所成。本着学习CLTA教学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即首先学会核心理念与基本设计思路,来看看这篇教学设计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又有哪些可以再优化之处。

所谓CLTA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就是学教评一致性,就是指学习目标、评估任务和教学活动要保持内在的一致;通俗一点讲,我们经常说要做到“三围绕”,也就是围绕课标定目标、围绕目标定评估、围绕评估定活动。而所谓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平常说的备课思路,这是老师做教学设计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在这里,CLTA教学设计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按照上面所说的三围绕,一步一步来设计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对两者的评估,即学教评一致。

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教学设计如何体现CLTA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学教评一致性。教师首先对课标进行分解,基本说清楚了学生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这就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打下了基础。然后,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单纯看学习目标本身的叙写,基本做到了四要素齐全,老师也是在努力追求目标本身的清晰具体(“体会”可以再具体化),这样也就使得目标做到可观可测。学习目标制定之后,依据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估任务。也就是说,当评估任务完成之后,目标也就达成了。然后,下一步就是根据评估任务来制定教学流程。前面既然有了四个目标,老师下面也就设计了四个相应的教学活动。做的比较好的是学习活动一二三分别对应了学习目标一二三,也就是说前面三个学习目标都有三个相应的教学活动来落实,这就做到了目标和活动的一致性。目标四的落实后面会说。传统的教案往往主要是设计这些活动,却忽略了活动与目标的匹配性和一致性;这一点,这篇设计的“目标-活动一致性”意识很好。

很显然,这篇教学设计的框架和脉络体现了作者的设计思路,较好的遵循了学教评一致性的核心理念。从最基本的两个点来看:学习目标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而定,教学活动与目标、评估保持一致,这篇设计做得是比较好的。当然,从教学过程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的标题中,不难发现经验的影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篇教学设计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不少,最关键的地方,还是以下几处:

第一,课标分析可以做得更具体、全面一些,建议就摘录的课标每一句话都做针对性的分析。例如,既然从课程标准中摘录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句话,那就至少要分析两个方面:一分析学什么,学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详细说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第二分析学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所谓的“体会”,表达的是学到什么程度,用一个什么样的更具体更清晰、可观可测的动词来代替?我们要追问:学生有什么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学生“体会”了,这样才能可观可测。

第二,目标的陈述求清晰具体,最后陈述出来的,一个目标一般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目标1“学生利用同步字卡,独立识记本课生字的字音字形并能够楷体正确书写;通过查找字典等方法,基本会解释含义。”实际上就陈述成了两个句子、两个目标,可以再斟酌修改为一个句子。怎么修改,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这里很难也不宜给出一个固定的建议。

 第三,教学活动的设计,培训中我们建议可以按照加涅教学九大事件的原理来进行设计。老师在努力做,也不错,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关于学习准备活动的设计显得过于简单。学习发生阶段的设计,建议再突出事件的设计感,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的事件,要特别注意每个活动与目标的匹配性。第四个学习目标制定的是一种关于拓展阅读的目标,但是在教学流程的设计当中,老师把它放在了强化阶段,理解有误。按照我们对教学九大事件的理解,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准备、发生和强化阶段;一般认为,学习目标在学习的发生阶段要一一落实,在学习的强化巩固阶段就不是落实目标,而是对前面学习发生的强化和迁移。建议把这个活动作为学习活动四来设计。

须说明,以上三点实际上就是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两大难点和一个重点。初次学习,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对初学者不宜苛责。如果通过反复的琢磨和进一步的训练,能够把这三个点加以突破,那就更好了。这可能至少需要5-10次的专业训练。另外,整个教学设计不足两千字,略显消瘦,主要是课标分析、教学流程的设计还不够细致。 

  • 王先云校长点评


  • Image
  • 王先云,特级教师,海南省海口市长滨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海南省教科研骨干教师。

一、主要亮点

学教评一致性的核心理念落实比较到位。目标、评估、活动较好体现了一致性要求。

学习目标的设计是学教评一致性的前提。目标是导向,是评估和活动的依据。目标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三个:课标、文本、学情。老师的目标设计能按照“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课标,分析文本,分析学情,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可测的目标。在课标分析部分,落实了“课标摘录、课标分解”的操作要领;在学情分析部分,能根据前测,基于实证较为准确地分析学情。

评估任务的设计是学教评一致性的关键。评估连接着目标和活动,是目标达成的评价依据,也是学习活动的设计依据。老师的评估任务设计能与学习目标有效对接,并对学习活动具有指导性。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学教评一致性的重点。目标达成需要依靠学习活动。没有学习活动,目标就是无本之木,就是空中楼阁。按照学教评一致性的理念,学习活动设计主要理论来源是加涅的教学事件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准备、发生和强化三个阶段。老师的学习活动设计也基本上体现了三个阶段的要求。

总体而言,作为初学者,老师对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理解比较到位,操作也中规中矩。

二、优化建议

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要更加精准。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有两方面的要素:一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越丰富,语言建构能力越强;二是语言运用的经验。从设计稿看,老师比较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忽视了语言材料的运用。

年段目标把握要更加精准。把握年段目标我们要回答这么几个问题:这是一篇什么年段的课文?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这是一篇有什么特点的课文?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是年段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这一类文章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回答的是这一篇的问题。《草原》是一篇第三学段的叙事性文章。第三学段的要不要教字词?要!第三学段要不要教朗读?要!这是所有学段都要落实的目标,也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目标,但第三学段更重要的是篇章和表达。从课标摘录看,老师重视识字写字和朗读,没有很好把握高年段的目标要求。在课标第三学段目标中有这样的表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最能体现文本教学价值的内容把握要更加精准。教学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其实是文章里对学生来说大量有新鲜感的词语,例如“绣”、“流”、“翠色欲流”等,比如“轻轻流入云际”的“流”就很好地写出了草原的和谐之内和蓬勃之美;还有就是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比如妙用比喻,文中的比喻句贴切、想象;再有就是灵巧构段,先写景,再抒情,边写景,边抒情。这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经验对丰富学生语言材料,积累语言运用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

最能体现语文特点的学习方法要更加精准。每篇课文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课文中提供的新的词语句子,包括运用这些词语、句子的范型、段式。怎样最大程度地将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句型以及规范的遣词造句经验输入进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多写。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语言经验的积累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任务。语言经验积累需要练童子功。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第一个是要多读。积累语言经验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途径是朗读。第二是多背。要积累首先要发现,要发现课文语言的精彩,并通过活动设计实现积累的目的(老师设计中有相关内容,很好)。第三是多写。学习语言经验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积累语言表达经验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运用。理解了不会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会运用了才是真正理解了。按照加涅的教学九件事,第三阶段是强化,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强化的是运用,也就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强化运用,也就是语用。在这个部分,老师要适当强化语用意识。

三、延申建议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要有系统意识。首先学、教、评是一个系统,学习目标、评估任务、学习活动要体现前后对应,体现出一致性;其次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按照加涅教学事件理论,学习活动是一个按照认知规律设计的学习系统。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要有学科意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忌讳的是设计与学科的游离。学科意识首先体现在学科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上(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次体现在年段目标的准确把握上,再次体现在学习方法的精选上(多读、多背、多写)。只有准确把握了学科课程性质,课标摘录才可能精准,课标分解才可能精准。课标分析精准了,目标制定才不会偏离方向。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要有分析意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从理念到操作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分析。分析最能体现老师设计的专业水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课标分析、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所谓“分”就是分门别类,分解;所谓“析”就是离析出本质和联系。以学情分析为例,分析的对象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个体差异、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谈话法和测验法。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提倡的主要方法是测验法,这样数据会更加精准。测验法的关键是要依据学习目标和课后习题等编制好前测题,然后就是收集好数据信息,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起点提供依据。

特别推荐:《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一书为张爱军博士历经六年实验、多所学校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针对传统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本书提出了“备课专业化”理念,按照教师学习的内在机制,分基本理念与技术、案例评析、操作要领三大部分,系统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兼具专业性和操作性,适合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和科研人员研读,也适用于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和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