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追光者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4-02-23 发布于加拿大

和我的四个宝贝一起过春节,本已是难得的福利,同时读到一本书《追光者:金国藩九十自述》(作者:金国藩口述,张力奋 撰,新星出版社202112月出版)而且是传主亲题惠赠本,更是额外的欣喜。正逢甲辰龙年新春,而金国藩先生,生于19291月,恰恰生肖属龙,此时读这本自述,机缘巧合,温暖入心,遥祝金先生健康快乐。

这小小的一本书,读来读去,十分喜爱。金国藩院士九十多年的人生,浓缩成短短8万字,句句都是精华。那简单的一带而过的叙述背后,都是难以忘怀的情真意切。读书的感觉很像过春节坐在金先生对面,听金先生讲故事。不但钦佩金院士对事业的追求,感慨先生几十年来历尽艰辛取得的耀人成就,还因为从书中读到熟悉的场景和名字,回顾这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奋争、传承,生发由衷的敬意。很多话,书中没有写,我们都懂,此时无声胜有声。

金先生的父亲金涛老先生,是首批清华公费留美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土木工程,毕业后回国服务;金国藩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第一届院士;金先生的小公子,1980年代入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留学美国。一门三代清华人,浓缩了近一百年中国的发展历程,留下无限的遐想。

全书最爱的部分是节选的金院士给小儿子的跨洋信件,1980年代小儿子留学美国,金先生与夫人,和他们的小儿子鸿雁传书。今天读来,爱子之情,跃然纸上。金院士不但关心爱子的生活,叮嘱儿子注意健康,还给予专业指导,从选课到读书,从选择专业到选择学校,事无巨细,虽远隔万里,依然牵肠挂肚,件件了然于胸。

另一段令我感慨万端的是金院士的夫人、三位子女,分别写下了他们心里的丈夫和父亲,朴实无华的言辞,凝聚着深切的情感,透着这一家人彼此间血浓于水的爱与理解。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张金先生在外孙女达达婚礼上致辞的照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外孙女小时候在外公身边长大,得益于外公外婆的悉心照料和教导,如今事业有成,是这个家族开枝散叶的新一代。

读这本书,理解了所谓家学渊源,便是一代一代的传承,有血脉相连,有言传身教,有为子女的长远计划,严格管教,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家族的精神品格才得以延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书香门第,诗书传家远,自有内在的力量,不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家庭教育的每一天每个时刻,都是在涂抹这个家族的生活底色,而不同的底色便成就了不同的子女,各异的成长路径。年代久远,回头看,便被称作命运。

忠实记录一个家族的历史,功莫大焉;而我们有缘读到,幸甚。

前文:曾经见字如面

推荐:你们家,设奖学金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