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背后真正捅刀子的人?

 新用户36578gXR 2024-02-24 发布于四川

李东阳书法

01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病危,临终之际,他把15岁的太子托付给了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明孝宗临死前拉着刘健的手嘱托道:“先生辅助朕很辛苦,朕深为感激。太子很聪明,但年龄尚幼,贪图逸乐,先生当常劝他读书学习,辅助成为一个明君。”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也确实配得上孝宗的重托,刘建和李东阳同为四朝老臣,而刘建又是孝宗的帝师,几人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乃百官之首。

而知子莫如父,太子朱厚照确实是各方面都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贪图玩乐,爱好骑射。

朱厚照就是正德皇帝,他继位之后,刚开始尚能按时上朝,接受日讲和经筵,但不久就开始懈怠,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爱好的骑射、舞刀弄枪上面,对朝政置之不理。皇帝不理朝政,三位托孤重臣当然要出来劝阻,但效果不好。于是,三位重臣把矛头指向了正德帝身边的一些太监身上,认为是他唆使了皇帝。正德帝身边的几个太监们被称为“八虎”,在东宫的时候,就迎合年轻的朱厚照的兴趣,终日和太子一起游乐。

为了除掉朱厚照身边的“八虎”,内阁率先发难,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李梦阳写好奏章,由户部尚书韩文出免弹劾“八虎”,在这封奏章得到了六部九卿的联合署名,分量极重。

02

年轻的正德皇帝收到奏章之后惊恐不安,为之流泪,茶饭不思。他当然不愿意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几名宦官命丧黄泉,于是派王岳等八名司礼监太监去往赴内阁说情,说自己已经悔悟,请求内阁饶了“八虎”的性命。面对皇帝的求情,内阁强硬地拒绝了。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利益纠葛,司礼监的王岳在孝宗朝就已经入主司礼监,手中握有实权,并提督东厂。而”八虎”由于和正德皇帝亲密关系,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所以他也是力主铲除八虎,这其实也是司礼监的内斗。

王岳不断将宫中的告知内阁,事实上与内阁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正德帝请求内阁宽恕八虎没有得到内阁的首肯,又被迫建议把”八虎”发往南京充净军。所谓净军,就是由犯罪宦官所组成的队伍,每日就做些种菜等事务。八虎也自请去往南京。

但这些建议都被内阁拒绝了,誓要杀了“八虎”,以绝后患。刘健等人甚至放声大哭,高呼先帝,以此来给正德皇帝施加压力。

看上去,内阁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八虎”在劫难逃,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意外出现了。

03

吏部尚书焦芳,在这个重要关头投靠了刘瑾。这个焦芳为何要与宦官为伍呢?原来焦芳想要入内阁,但内阁三位重臣在,焦芳是河南有机会的。当时上弹劾“八虎”的奏疏之时,按例应该是焦芳领头,因为吏部是六部之首,但焦芳拒绝了,这才由户部尚书韩文上了弹劾奏疏。

所谓富贵险中求,焦芳此时的选择很关键,因为很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焦芳将群臣的虚实告知了刘瑾,刘瑾破釜沉舟,连夜率领“八虎”中的其他太监围着明武宗哭泣,讲诉着君臣之间过去的种种,明武宗受到感动。刘瑾将矛头指向王岳,说:“陷害奴才等人的是王岳,王岳勾结内阁大臣想限制皇上出入,所以先要把他们所忌恨的人除掉,况且飞鹰猎犬何损于国事?如果司礼监任用人员得当,这帮文官怎敢这样!”

明武宗得知这一切是王岳在搞鬼,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让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并连夜收捕司礼监的王岳和范亨、徐智,发往南京充军。

至此,这次对“八虎”的发难满盘皆输,刘健、谢迁、李东阳自请退休,刘健、谢迁的请求得到批准,唯独李东阳被正德帝留了下来。

八虎之所以能够胜利,其核心就是他们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这就高度集权的弊端所在:权力在皇帝手中,只要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可以翻云覆雨。

04

事情到这里好像结束了,整个事件因为焦芳的倒戈,刘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其中还有疑点。

弹劾刘瑾,最重要的是内阁的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为何刘健、谢迁被同意退休,而唯独李东阳被留了下来呢?

按照明朝的政治惯例,如果在政治上失败,上书乞休是唯一的出路。但李东阳却被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内阁的首辅,他非但没有成为这次事件的受害者,甚至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刘瑾为何放过了他?正德二年,刘瑾秋后算账,列了一个所谓的奸臣名单,当时的一些曾经反对“八虎”的一众官员,甚至一些低级别的主事、检讨都在名单上,而李东阳却不在。

正德三年(1508年),有人投匿名信攻击刘瑾的所作所为,刘瑾召集百官,让他们跪到奉天门下,刘瑾把群臣一顿痛骂,到傍晚时将五品以下官员全部投进监狱。此时,又是李东阳站了出来劝说刘瑾,刘瑾听了李东阳的话,放了诸臣。

很显然,刘瑾把李梦阳当成了自己人。

当时,百官任免都是刘瑾一句话的事,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都是刘瑾的心腹。如果李梦阳跟刘瑾的关系不亲密,会让他担任内阁首辅?

05

又回到了当初弹劾“八虎”的那件事,告密者很有可能并非焦芳一人,李东阳的嫌疑也是无法洗清,不然,他日后的辉煌腾达又作何解释。

这件事,其实在当时人就已经有所怀疑,比如王琼在《双溪杂记》中说:“

李东阳与刘瑾有旧,瑾素敬东阳文名。及是,东阳泄韩文、王岳等谋于瑾,因得预为之所。既而,刘、谢二公皆去位,东阳独被眷留。初皆以为东阳素有文名,故尔。及后,刘瑾创造玄真观于朝阳门外,东阳为制碑文,极其称颂,人始信泄捕瑾之事为真。自此,东阳坐保富贵,一任瑾所为矣。”

06

加个彩蛋。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

正德帝自带人去抄刘瑾的家,搜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正德帝也曾看见刘瑾在手中多次握有此扇,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

事实上,刘瑾扇子里面藏匕首,不过是一些人落井下石,致刘瑾于死地的做法。刘瑾确实该死,但他根本没有必要在扇子里面藏匕首,还拿这扇子在明武宗面前晃悠,难道他想刺杀正德皇帝不成?

其实正德帝为什么会去刘瑾家?很显然,有人在后面鼓动,不然皇帝干嘛亲自去抄一个太监的家,闻所未闻。而正是这次抄家就发现藏着刀的扇子。

在ZZ斗争里面,你看到的东西,一定是有人要让你看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