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皖楼,可以期待复建的城东风景 (转)

 平面居士 2024-03-02 发布于安徽

原创 寻访安庆人文历史 安庆老城闲人 2024-02-27 10:00 安徽

图片

迎江寺住持圣权大师说,他发了愿,要复建东门外消失了的风景——镇皖楼。
圣权大师是我极为敬重的高僧,在我的印象中,他说出去的话,极具权威性,从来就一是一,二是二。
作为安庆市民,也真希望镇皖楼雄姿能尽快呈现于安庆版图。
更希望我的这篇短文,能对圣权大师复建镇皖楼有一定帮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镇皖楼其实是可见的,清末民初的安庆老照片,只要有振风塔,十之七八都会镇皖楼的影子。
这里挑选了其中的22幅。
大多是由江面拍向江岸的,有远也有近。将这些照片规则排列,会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拍摄者,随镇皖楼自东至西移动,感觉也立于船头,在时光长河中缓缓穿越。
镜头也不是静止的,有时会拉远,拉远时隐隐约约;有时也会拉近,拉近时巍峨丰伟。
如果再拉近一些,拉到连拱形门洞以及门洞上方匾额、西窗防晒卷帘也能细微辨认时,隐于镇皖楼内部鲜活的市井生活,就仿佛影在移动,音在飘浮,而推开那门推开那窗,就可以直接去热切体验。
相比于其他安庆古建遗存旧照,镇皖楼在镜头中,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呈现。其中振风塔向下俯拍角度,不说独一,不说无二,至少没有看见第三处。
镇皖楼四向而起以及三层叠加的翘檐,以其富有张力的线条、动感十足的韵律,把“镇皖”之中的“镇”字,诠释得明明白白。
如果说长江北岸的安庆城是一卷舒展开来的笔墨山水,那么镇皖楼无疑就是钤于篇末的那一枚朱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地方史籍上的“镇皖楼”,大致是这样描述的——
首先是地理位置,“长江东下,皖为门户”,其所在,“踞苏沪上游,承荆襄巨浸,淮服屏蔽,江界要冲”。
诗化语言提升:“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
正因为如此,“不有巍峨雄杰之观,以补形势之不气,由门户无管束,其气不聚。”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延安人薛柱斗出任安徽巡抚。“长江东下,与海通波,有皖城以巩门户,而不有所为,皖城筦东乎?”每每至迎江寺,登高远眺,巡抚就在内心感慨不已。
次年(1865),在巡抚力推下,巍峨楼阁临江而立。立于顶楼之上,面对浩浩长江,“锁钥南北而呼吸东西,吴楚山川坐而毕揽”,巡抚心动情动,“镇皖”之名油然而生。
自此,镇皖楼声名鹊起,与振风塔共雄八百里皖江。
不足两百年,太平天国战乱。清咸丰三年(1853),清平安庆城为太平军克,浓浓烟火之中,镇皖楼毁为断垣残壁。
又四十年,光绪十九年(1893),安庆城战后复苏,安庆知府联元路经镇皖楼旧址,感慨镇皖楼当年盛景,乃请款于原址复建,“楼高三层,兀然江浒”,威风依旧。
又二十年,民国三年(1914),韩国钧出任安徽巡按使。同样登临镇皖楼,同样为镇皖楼“上启重檐,下达四衢”而惊叹,但见其“修葺无人,渐就损朽”,巡按使心生怜意,当即拨银圆900两,令怀宁县知事朱之英牵头重修镇皖楼。
镇皖楼最终在安庆版图上消失,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事。目前资料显示,镇皖楼拆毁之责,归于迎江寺主持月海——镇皖楼“年久失修,梁柱倾斜,木构朽毁”,月海恐伤及路人,特打报告呈请安庆市政府批准拆除。
但是,镇皖楼是政府公产而非寺庙私产,又位于迎江寺之东,无论从哪个层面,都与迎江寺关系不大。
如果迎江寺住持月海主动向政府提交拆除镇皖楼报告,那么就是大和尚初心执着,不忍看因镇皖楼坍塌事故而造成人员无辜伤亡。
当时安庆城流行一个“拆”字,不仅仅是镇皖楼,老城五座城门,枞阳门、康济门、镇海门、正观门、集贤门,也都在那一个时间段被拆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镇皖楼有没有“下达四衢”不得而知,但看镇皖楼老照片,东西穿街而过是肯定的,向南抵江也有门洞。
果然如此,其功用类似于集贤门外的堑楼,为城池防守的头道要塞。
堑楼位于碟子塘北(工农街南段),门洞穿街,南北均有门,朝启暮闭。
堑楼楼额“磐石万年”暗寓“固城”,堑楼因此也被称为“磐石万年楼”。
堑楼附近有磐石庵,其名就缘于此。
史载堑楼原址为明末安庐巡抚提督军务史可法点将台,清康熙末年知府张楷在此新建堑楼。
类似性质,钱选《照江楼碑记》说得更为通透——
“安庆为江南上游,连距汉沔,屏蔽江淮,称八省通津。郡有城,城之门有五。”“各门皆有女墙、闉阇,而此(康济门)独无,是岂前人缺焉未之讲耶?”
钱选由此感而叹之。
何为“闉阇”?《诗·郑风·出其东门》言“出其闉阇,有女如荼。”《毛诗故训传》释其为“曲城也,城台也。”
直白之语,“闉阇”就是城门外瓮城的重门。
城南康济门之外的照江楼,“闉阇”建造目的十分明确。
安庆五门,只有城西正观门有规范瓮城,城北堑楼则可以理解为集贤门之瓮城的外延。城东镇皖楼也是如此。
依此类推,城南镇海门之中江楼,是不是也有类似性质?
城西大观楼虽建于操江场,其性质是不是也相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
镇皖楼楼高多少,没有精确数字,不知。但上下既有三层,至少也在十米吧。
立于镇皖楼顶层,推窗面江,视野广而开阔。文人墨客雅登,免不了吟上几首。这诗也不好吟诵,虽同样装腔作势,但真正流传至今,才是精品佳作。即便佳作,也只有其中一两句而已。
如张英《饮镇皖楼赠薛梁公二首》:“树色岚光千岭月,渔歌帆影一江烟”;又“芳草地连南浦近,翠屏山带夕阳多。”
如钱选《登镇皖楼》:“隐跃望青峰,翔集看白鹤。”
如邓廷桢《镇皖楼望江限韵》:“天浮积气成云海,人倚沧波记雪泥。”
如祁衍曾《镇皖楼叶郡守夏郡丞席上作》:“九派洪涛孤槛外,万山晴蔼一杯中。”
如戴存庄《登鎭皖楼》:“东南双眼尽吴楚,一楼高登月输峯。”
如李振裕《丙寅夏日薛中丞招饮镇皖楼和壁间张敦复前辈韵》:“夕阳斜对千帆影,晓雾平分万井烟。”
如赵文楷《五日登镇皖楼》:“中流萧鼓鱼龙动,夹岸帆穑雁骛连。”
如项樟《中秋后一日邀怀宁王大令昆玉暨石韬山诸君镇皖楼小酌四首》:“飞甍月挂几千寻,浩浩长江一鉴临。”
如赵世显《九日许郡长招同张王二使君宴镇皖楼登塔二首》:“高楼忽送千山目,故国仍悬万里心。”又“三秋鹫岭晴光吐,千古龙山雅会同。”又《许大夫寄和索菊之章再赋奉答》:“阳春堂静琴声远,镇皖楼高鹰影斜。”
如鲁琢《镇皖楼眺江南诸山》“积翠浮苍吟不了,万峰飞影大江来。”
又如孟命世“霓裳舞罢江天暮,看弄渔舟兴未阑。”
又如潘慎生“萧萧荆楚雨,红树一江秋。”
有此,镇皖楼频频增色。有此,镇皖楼风韵长存。
这样的镇皖楼,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应该在安庆城东再次耸立。
还是那句话——作为安庆市民,希望镇皖楼雄姿能尽快呈现于安庆版图。
本文创作得到@百川归海山独秀 张全海博士、@素琴 张庆先生、@寂静之声 朱涛先生、@安平 陈安平先生资料、图片、线索支持,特别鸣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安庆,大观区“大观”之名的由来
▉ 民国安庆江岸有多美?老照片让你醉于其中
▉ 安庆城中的这家公园,知道她今年多少岁了吗?
▉ 永安街旧影:首府东巷、府东拐与天恩堂
▉ 1986年10月,我们在安庆开了一个会
▉ 民国不夜安庆,盈生泰挤满红男绿女
▉ 安庆沦陷时期商业街景——80年前胡玉美真实再现
▉ 张立达大老板张荫森,图书馆居然有他9套藏书
▉ 百年国货街:安庆人多不知道的秘密
▉ 安庆旧影:一条国货街,半归清节堂
▉ 安庆两大家族关系密切,情谊延续几代百余年
▉ 说说民国安庆那几家做得大的国药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