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讲讲我对少阴病的理解

 新三国志 2024-03-09 发布于河北
少阴病就是病位在表的阴证。同时符合表证和阴证诊断标准的,就是少阴病。更多的时候,遇到一个表证的患者,机体功能沉衰的,阳气不足的,排除太阳病,即是少阴病。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脉微细,体现了机体功能沉衰不足,气血阴阳不足,属于阴证的范畴,同时我们结合少阴病的代表方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属于汗法,治疗表证,因此少阴病是病位在表的阴证。

少阴病的本质是表阴证,虽然为阴证,有虚寒不足的表现,但本身不伴有里证的症状。一旦出现了里证的症状表现如便溏、下利、腹痛、月经量少等症状,则属于少阴太阴合病

阴证(阳虚证)是什么?其实就是机体功能沉衰不足的反映,表现为虚证、寒证,治疗的方法是需要让机体功能亢奋并运作起来,用什么?用温阳的附子、干姜、桂枝、吴茱萸等。

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黄、大黄并称为“四维”,

仲景常用的温阳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吴茱萸。前三味药常被称为姜桂附。其中干姜温阳,多用于半表半里证、里证,不用于表证。仲景用于解表的温阳药是附子。《伤寒论》中,附子用于里证的代表方是四逆汤,附子用于表证的方剂有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等。体现了麻黄、桂枝和附子的配伍。

附子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从《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可见,附子既可以配伍里药以温壮里阳,亦可配伍表药以温助表阳。

少阴病是表阴证,决定了治法是唯一的,即解表配合温阳。其中解表依然离不开麻黄、桂枝、葛根、生姜、葱白,以麻黄、桂枝为核心代表药物;表证的时候,温阳只用附子,因此少阴病的常见方证是: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白通汤(表里合病的少阴太阴合病)等。

阳气不虚,则经口的食物和水分,通过阳气的运化,最终成为津液和血液。若阳虚,饮食不仅不能化生为津液,反而容易停聚成为水饮。留得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

少阴病解表后,需要继续通过温阳、益气等治法,让脉不再微细,使之真正的恢复阴阳平和的健康状态,临床常用方可以考虑小剂量的四逆汤、四君子汤合四物汤等,如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