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besunnyaR 2024-03-14 发布于北京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外皮酥脆,里芯细腻的奶油卷;麦香浓郁,咸甜正好的起子饼;松软香糯、入口即化的黄油小花;金黄酥脆,香甜可口的蝴蝶酥……一走进这家茶点店,一股浓郁的面点香味钻入鼻间。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酥脆可口的核桃排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馅料瓷实的苹果派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纹理美丽的杨梅排

这些让人光看着图片就垂涎欲滴的点心,全都是出自一家低调隐匿在中关村62年的茶点店,这家店不开分店、不做宣传、定点出货、只收现金、周日关张,听起来似乎透露着一股高冷范,却吸引着一代代新老顾客蜂拥而至,那么,这家店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坐落在中关村一街这家不起眼的西点店,名字叫做“中关村茶点”,如今它仍保持着老式国营商店的派头——地板铺的是颇有年代感的青绿色地砖,糕点盛放在旧式货架和玻璃柜台中,价签是手写的,重量是拿盘秤约的,店员们也统一穿着白大褂工作服,售货员记账,一支笔一个本一个算盘就够了。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老店铺,其实啊,它大有来头。这是在1957年,由时任中科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自向北京市政府请示建设的。

见证中国科学事业大发展

1949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国家科学院,几经勘查和比较,确定中关村为中国科学院院址。正是这个时期,大量科研院所设立在海淀,为日后海淀区成为全国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提供了创新力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科院北区建成,周围住满了各院所的专家们。为了给住宅区做配套,在这一带建起了一串便民设施,中关村茶点店便是其中的一所。当时,郭沫若还亲自点名,把天津大磨坊主厨景德旺请到北京,主持茶点店的工作。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郭沫若

起初,这家茶点店建成时并不对外营业,只是专供科学家。那时候店里还摆设了桌椅,供应咖啡、牛奶,还可以用铜叉铜勺吃西餐、喝苏联俄式口味的红菜汤,常常有不同研究所的科学家汇聚于此,在这里谈笑风生。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店铺附近坐落着很多研究所

“听老师傅们说,当时郭沫若经常请一些科学家、外籍专家到这里品尝西点。”糕点师傅的殷京生笑着说。店里的会计兼售货员刘菊翠印象也很深:“我见过钱三强,老人家最喜欢苹果派。还有他夫人何泽慧,也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喜欢吃苹果派、咸条、咖喱角。”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最喜欢的苹果派

科学技术是需要交流与碰撞的。牛津大学有个咖啡吧,学校里不同领域的教授、学者常常聚在这里进行天马行空的学术讨论,就这样“喝出”了大批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关村茶点也是如此,在那个年代,科学家将精力几乎全部用在科研上,少数的社交则来自于这家茶点店。当时,来自各领域最顶尖的老一辈科学家们聚集于此,不知在谈笑风生中碰撞出了多少思维的火花,也不知多少的灵感在品茶吃甜点中迸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家茶点店见证甚至助力了那个时期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钱三强何泽慧夫妇

儿时记忆中的老味道

家住附近的赵忠宪大爷也是店里的常客了,他退休前是中科院动物所的职工。“以前这个店铺所在的这栋楼叫'福利楼’,早期的时候这里全是餐厅,都是为科学家建的。我最喜欢这起子饼,这是最老的一款点心了,几十年了味道一直没变。”

是的,从1957年开业至今,六十二年了,中关村茶点仍然坚持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真材实料,不加添加剂。尤其是如今各式西点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关村茶点也始终没有随波逐流地改变味道迎合市场喜好,而是坚持初心匠心,一如既往的做好传统糕点。“改了,那就不是中关村茶点了。”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赵大爷买了一袋刚出炉的起子饼

江文涛的父母都是北大出身,他小时候就住在这附近的家属楼,一家人都爱吃这些茶点。后来搬家后,父母仍然对这里的点心念念不忘。

“今天我就是特意过来给母亲订生日蛋糕,这家店用的奶油特别好,都是纯天然的,不像其他糕点店用化学奶油。尤其是我父母都是搞化学的,对这些比较敏感,我很明显的感觉到一走进这家店,闻到的奶油味特别柔和,就是小时候的那个味儿。”江文涛认真的说道。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江文涛正向店员订做生日蛋糕

“其实,家里老人小孩每个人过生日时都订蛋糕,一年能吃好几次生日蛋糕,各种牌子的水果蛋糕、冰淇淋蛋糕都吃过,但是家里老人还是更中意这里的。”他说。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刚做好纯天然奶油蛋糕

像江文涛一样来寻找老味道的人近些年多了起来。记忆里那些老铺子,味道似乎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念想。中关村茶点,曾是在附近长大的孩子们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美味。

“我打小就在这附近长大,那时候可稀罕这些点心了。放学的时候用攒下的零花钱来这排队买一个面包,满足得不得了!”一位70后老北京说道。

2017年,中关村茶点经过短暂装修恢复营业,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瞬间成为“网红”茶点店,许多小年轻、大学生纷纷慕名上门排队求购。一位俄罗斯籍华裔大叔听朋友说起这家店,特意过来尝尝店内的俄式点心。人多的时候,点心刚出炉还没摆上货架就卖光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店内货架总是看上去很空的原因。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上门的顾客迫不及待尝起了点心

六十多年不变的匠心

中关村茶点的精髓,在于用料和工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争取到了纯进口的奶油,黄油也是打报告特批的。后来国产奶油质量上来了,用料也换成了最好的国产货。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保证货真价实,不掺任何东西,半点儿假没有。”殷京生底气十足。“我们这不仅用料足,工艺也好。没有机械,完全纯手工制作。”

茶点店前店后厂,每天一大早师傅在后厨做好后直接将热气腾腾的点心端到前厅售卖,不同时间段出炉不同的种类,顾客们也常常是掐着时间点来购买,尤其是那些抢手的品种,像奶油卷、蝴蝶酥,稍微晚到一些,就会被哄抢而光。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小店经理兼糕点师傅殷京生,自1978年被分配到这茶点店,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从小年青干成了老大爷,把一生心血倾注在了这最平凡的工作上。真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成就一种品质,把匠心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殷京生正领着师傅们一起赶制糕点

会计员刘菊翠也是店里的“元老”人物。“店里师傅少,都是干了很多年的老师傅,体力不如从前了,人多的时候都供应不上。我们店铺大,有些顾客建议我们再卖点别的食品,但是我们也不想再折腾新花样了。很多老街坊都舍不得我们,还想吃,那就继续干着吧。”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不变的是长达半个世纪的味道,不变的忠诚爱国的情怀,不变的是为老百姓做安全可口食品的匠心精神。六十多年以来,中关村西点服务了一代代的科学家和周围的居民,见证了中科院的变迁,还藏着最暖心的那些邻里街坊的故事。

中关村的这家营业了62年的茶点店,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