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8个小柴胡汤医案,值得收藏

 pengyingan 2024-03-15 发布于广东
《中医杂志》2000 年第 11 期
案一
朱树宽先生医案

周某,男,65 岁。1994 年 12 月 3 日初诊。患者自述 5 天前出现左耳灼痛,初未在意,很快出现耳部带状疱疹,继之又出现左眼不能闭合,畏光流泪,口角歪向右侧。当地医院诊为 Ramsay-Hunt 综合征(亨特综合征)Ⅱ型,予维生素B1地巴唑口服,并肌注硝酸一叶秋碱、维生素  B12,治疗 3 天未见效果,故投治中医。

诊见患者左侧面瘫,左侧外耳道粟粒状疱疹,灼热作痛,伴胸满、口苦、不欲食,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滑微数。证属湿热蕴结,风火上扰,少阳枢机不利。予小柴胡汤加僵蚕、蝉蜕,水煎温服。服药 7 剂,诸症均减。效不更方,继服 7 剂,病告痊愈。1 年后随访,已康复如常。

按:Ramsay-Hunt 综合征,又名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是以面瘫 -耳痛 - 疱疹三联征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Ⅰ型为单纯外耳道疱疹而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Ⅱ型为外耳道合并同侧面瘫,Ⅲ型为外耳道疱疹合并面瘫及听力减退,Ⅳ型为外耳道疱疹、面瘫合并前庭功能障碍。

据朱树宽先生经验:Ⅰ型用小柴胡汤原方;Ⅱ型加制僵蚕、蝉蜕各 10 克;Ⅲ型加龙胆草 10克,菊花 15 克;Ⅳ型加钩藤 30 克,竹茹 10 克。方中柴胡用量宜大,即 30 克以上,基本为上方原方之量。

[ 点评 ] 本案中用小柴胡汤,除了因为耳部是少阳经脉经过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患者有“胸满、口苦、不欲食”的用药指征。

《南方医话》
案二
钟秀玉先生医案

刘姓男孩,9 岁。感冒,寒热往来,欲呕不得,两侧腮腺肿大,疼痛拒按,食欲不振,苔薄白,脉数。

诊为痄腮。治法:祛风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处方:柴胡 9 克,黄芩 9 克,法半夏 6 克,海藻 9 克,昆布 9 克,板蓝根 12克,金银花 12 克,连翘 9 克,夏枯草 10 克,瓦楞粉 9 克。2 剂。患儿仅服 1剂而愈。一般患儿 1 剂可愈,成人宜适当增大剂量。

按:本病是由风温病毒自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络,郁而不畅,结于腮颊所致。足少阳之经绕耳而行,故耳下腮颊部漫肿坚硬作痛。少阳居半表半里,故出现寒热,少阳与厥阴相表里,邪毒可传于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脉绕阴器,故较大患儿或成人可并发睾丸炎。治病必求于本,本固则并发诸症不足为患矣。

[ 点评 ] 本案和上案,治的都是耳旁的疾病,前面讲过,人的腮腺及耳部前后、大腿内侧、下阴部包括附睾部等处,都是人体淋巴及津液集中的部位,所以三焦的病变常可反映在这些部位,这也是一些患者腮腺炎好后即转为睾丸肿痛、转为阳痿的原因。

对于续发症睾丸炎,则宜用《杂症会心录》里面的方子,即桔梗、牡丹皮、当归、玉竹、何首乌、甘草,也可合用小柴胡汤;而治续发症的阳痿,就要用八珍汤加淫羊藿、鹿角、巴戟天、枸杞子等,这是前贤的经验。

案三
《临证实验录》

郝某,32 岁,高城村人。体素虚弱,营养不良,产后 40 日伤于寒,症见寒热往来,寒时衣被重重仍战栗不已,热时汗出淋漓致头发尽湿,纳呆恶心,进食少许,顷刻吐出,大便不干,二三日一行,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无力。脉症相参,属少阳无疑。

该村合作医疗所于老先生拟:柴胡 9 克,半夏 6 克,黄芩 9 克,党参 6 克,炙甘草 3 克,生姜 3 片,红枣 3 枚。服后症不解。于先生荐余诊治,视其方证相合,何以不效?踌躇良久,方悟产后体虚,气血双亏,正气不足,难以鼓邪外出。譬如作战,宜增兵添将,充实武力装备,则势如泰山压顶,何患匪寇不灭!

遂将原方党参改为人参 10 克。仅服1 剂,诸症皆失。由此可见,临证必须详察证情,细析病性,丝丝入扣,格格相吻,方能效如桴鼓。

[ 点评 ] 本案中,患者是“体素虚弱”,又加上是“产后”,这时候,用党参就力有不逮了,所以要用人参效果才好。

案四
《方药妙用》

曾治一妇,口苦干呕,寒热往来,四肢肿痛,小便短少,用小柴胡汤加车前子(包煎)、白芍各 20 克,水煎服,1 剂后诸症消失,效如桴鼓。

水肿有热象则加重黄芩用量,无热者去黄芩加茯苓,寒重者去黄芩加桂枝、干姜;气陷者加升麻、人参;气虚者加黄芪;气不虚者去生姜、大枣;尿少者加猪苓、泽泻;腹胀者加厚朴;气滞者加木香;夏月加香薷。唐容川说“凡鼓胀浮肿,俱要分阴证、阳证。阴证脉沉涩弦紧,必有寒痰诸证……阳证者脉数口渴、便短、气逆等证,宜小柴胡汤加知母、石膏、防己、丹皮、桃仁、猪苓、茯苓、车前子治之”,可借鉴。

[ 点评 ] 小柴胡汤的加减,除了医案所说之外,《血证论》中有大篇加减运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书看。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案五
《胡天雄》

1973 年参加血防医疗队至沅江小波公社,一日,一病家延诊,患者为产妇,寒热如疟,口苦咽干,呈诸少阳证候,余投小柴胡汤全方,仅两帖而症状缓解。

不数日,又一妇产后发热,证如上述,余仍以小柴胡汤两帖服之而愈,乃知产褥感染多小柴胡汤证也。

[ 点评 ] 前面讲过,妇女产褥期的病理状态是血虚津伤。如果是太阳病,自然要用竹叶汤;如果是少阳病,自然要用小柴胡汤了。这一点,跟条文第 23 条讲的基本一样,第 23 条中有“头痛”的症状,而竹叶汤证中也有“头痛”的症状,大家对照一下就清楚了。

                                                                       案六
《三湘医萃医话》

有刘谊者,其妻感症旬月。午后寒热如疟,昼日神清,夜则谵语。迭延数医,方药杂投,未获寸效,举家惶然。继延刘公诊之。刘公闻其状,即言此症必由经水适来而得,问之果然。

遂作热入血室治,用小柴胡汤(党参、柴胡、酒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服 3 剂,其症霍然。

[ 点评 ] 本案比较典型,它的症状跟条文是一模一样的。

                                                                       案七
《临证实验录》

罗 某, 女,18 岁。高 城 村 人。发 热 两 月 余, 每 日 下 午 体 温 波 动 于39 ~ 40℃,至夜热减,徘徊于 37℃左右。某医用解热之安乃近、抗菌之青霉素治疗月余,汗出热退,继而复热。自服开胸顺气丸 4 袋,亦不应。验其血、尿常规,均属正常。视其面色潮红,舌质红润少苔。询知寒热往来,热时头汗如蒸,寒时战栗欲被。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喜冷思饮,渴饮无度,大便不干,小便色黄,脉来滑数无力。观其脉症,病属少阳阳明合病,既无表邪,复有里热,岂能舍里求表?发汗未伤及气阴,开泄未形成结胸、坏病者,正气可支也。如此简单明了之证,治不如法,迁延两月之久,《伤寒论》一书可不读乎?

拟小柴胡汤合白虎汤,以和解少阳,兼清阳明。柴胡 24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0 克,人参 6 克,甘草 6 克,石膏 45 克,知母 10 克,天花粉 15 克,生姜 6 片,红枣 6 枚。一昼夜连进 2 剂,大便 3 次,次日寒热解,渴饮止,诸症均失。

                                                                       案八
《临证实验录》

张某,女,48 岁。咽痛数日,发热(39 ~ 40℃),恶寒,头痛骨楚。注射柴胡、安痛定,静滴青霉素 4 天,汗不出,热不退,咽喉疼痛非但不减,反增恶心呕吐,嗌不容粒,心烦,遂停西药,改求中医。望其面红唇赤,舌质红,苔薄白,咽部乳蛾焮红肿大。询知大便 3 日未行,口苦思冷。诊得脉象浮滑而数。病在太阳,宜解表散邪。因治法不当,邪不得解,循经内传,步入少阳之域。今表邪甚嚣,宜太阳、少阳同治,庶免邪热内陷益深

拟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柴胡 24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5 克,党参 10 克,甘草 6 克,麻黄 10 克,苦杏仁 10 克,石膏 30 克,葛根 30 克,生姜 6 片。1 剂。

二诊:当晚汗出热退,咽痛大减,翌晨大便一次,恶心呕吐亦止。脉仍滑数,知邪尚未全净,仍宜从表而解。拟:麻黄 10 克,苦杏仁 10 克,石膏 15 克,甘草 6 克,桔梗 15 克。2 剂。三诊:咽痛止,夜间口干思饮,舌质红,脉沉细,此热邪伤阴证也,拟麦味地黄丸善后。

[ 点评 ] 以上两个医案讲的阳明、少阳合病,分别是少阳阳明合病中胃热和肺热的两种情形。所以,案七是小柴胡汤合白虎汤证,案八是小柴胡汤合麻黄石甘汤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