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那月,灵璧生产队的看青

 灵璧家园 2024-03-22 发布于安徽

看  青

文/马香俊


    看青,也叫护青,从字面上解释:看,是看护、看管;青,是青苗庄稼。看青的意思是看护、看管农田里的所有青苗庄稼。实际上看青人员不光看护好庄稼幼苗不被人畜糟蹋,更要看管好即将成熟的庄稼不被偷盗损失。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和“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也就是说谷雨节气是我们这个地方,种瓜、种豆、种棉花等春季作物的好时节。这时节,越冬作物油菜已经开花结荚,大麦已经出齐穗,小麦已经打苞。谷雨节气一般在4月20日。从4月下旬开始,一直到10月底秋收秋种结束,都需要有看青人员在田地里巡回看护、看管庄稼,看青人员一年工作大约半年时间。

    看青这一行当,起源于何时我无从考证。在著名作家孙犁的《白洋淀记事·村歌下篇》中有一句:“……武委会的人们,夜晚背上枪,到地里看青”,证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看青这一说法。从我记事时起,农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庄分成八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就有一个看青的人员。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我们大队统一成立一个保卫队,明确一人为保卫队队长。大队里不是简单地把八个生产队的看青人员组织起来,而是从每个生产队挑选一名二三十岁的青壮年参加保卫队。保卫队人员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分别在村庄东南西北四面满地溜达巡查。直到1980年农业实行大包干,才没有专职的看青人员。由此可见,看青这一行当,是与25年间实行集体劳动的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

   看青的职能有综合的,也有分门别类的。综合的不仅看护所有庄稼,还要看管集体的四旁植树和汪塘水面养殖。分门别类的有看西瓜、看花生、看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也有看葡萄、看苹果等水果园林的,还有看路旁河堰树的、看汪塘河渠养鱼的等等,只要生产队认为重要的生产项目、农林特产就要派专人看管。

   我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夏季,我们生产队种了五六十亩籽子瓜(圆圆的绿皮瓜,比西瓜个头小、籽粒大)。在瓜地头搭一个人字形的看瓜棚,队长派我跟着一位年长的瓜把式一起看瓜。在未结瓜的时候,看瓜人主要是进行瓜田的田间管理,我跟着瓜把式学习技术,一起锄草、施肥、压瓜秧。看到瓜打粈了,一个、两个、三个……数不过来了,并且小瓜一天一天地长大,我心里不知有多么高兴。到后来,看着满地大大小小的籽子瓜,我的心里乐开了花。籽子瓜成熟了,生产队里就分给社员吃,过几天分一次。虽然籽子瓜不如西瓜甜,但是生产队社员能够吃上籽子瓜也算奢侈品了。好在那时候生产队还没有商品经济意识,不论收获多少籽子瓜都不卖,全部分给社员吃,生产队只回收瓜籽粒,这也让全队的大人小孩美美地吃上一阵子。

   看青是一件责任重大又很辛苦的活。生产队社员一天三下田,基本上有固定的上工、放工时间,而看青人的工作时间是昼夜值班。每天早上黎明时分、正当晌午、晚上天黑以后,最是小偷小摸活跃的时候,看青人要特别加强巡查。越是下雨天,看青人越要下田地看护庄稼。庄稼快成熟的时候,看青人还要在地里睡觉,不分昼夜严加看管。那年月社员生活困难,看着即将成熟的庄稼谁不想偷点拿点,以至于形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青人防不胜防。所以说看青也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偷成熟庄稼的大多是本生产队的乡里乡亲,少数是别的生产队或者外庄的人。对于本队的人以劝阻制止和批评教育为主,屡教不改的只有上报生产队长处罚。对于外队或外庄的人偷庄稼就不客气了,如果被逮住轻者骂、重者打,打伤人的事例也有。  

  1965年,江苏省睢宁县有一名14岁的少年,名叫刘文学。他为了保护生产队成熟的庄稼,与偷盗人搏斗,反被偷盗人活活打死。因此,刘文学被树为少年英雄,并且在睢宁中学举办“少年英雄——刘文学事迹展览”。1966年5月,我们灵璧县高楼中学的全体师生,徒步往返一百多里路,去睢宁中学观看刘文学事迹展览,让我们接受一次生动的舍己为公思想教育!



马香俊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