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寒遇上湿,不是不补阳,是时候未到 一患者,胃寒腹胀怕冷,喝点凉

 学齐宜荷 2024-03-23 发布于内蒙古
当寒遇上湿,不是不补阳,是时候未到
 
一患者,胃寒腹胀怕冷,喝点凉水就会拉肚子,容易呕吐清水,受寒容易流清水涕,二便正常,舌淡苔水滑。自己用了附子理中芄,结果口干下巴长漫肿疮痘(无钉头,按压硬痛)舌苔变黄滑,问我是怎么回事?
 
我就跟他说“燥烈之补,有碍寒湿”,怎么理解呢?身体里有寒湿,一般想到温阳利水,用补阳的办法。但如果寒少湿多,排出去是不是更快?要知道水湿和津液是不一样的,水湿是废水,只会尿多,水肿或形成痰,但阴津是有用的,可以润泽皮肤,濡养关节,供养内脏。
 
温阳能化水,但过于燥烈也伤津液,一个把握不好,水湿没化去,阴津已受伤了,所以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里说的温药,是指温+通的药,比如桂枝、生姜、麻黄、茯苓等,用温+通药在于让水湿走得更快,比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五皮饮等
 
即使是真武汤用了附子,但没忘记用茯苓、白术、生姜,而附子理中芄呢(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用了附子、白术、干姜,却没有一味或辛散或利湿之品,湿又何去?
 
当湿不去,再加上热,就变成郁热,有湿有热,底子又是寒的,用点热的就上火,用点寒的就拉肚子,怎么办?还不如先把湿去了,到时是寒底再用热药,是热底再用凉润的药,岂不轻松?
 
所以上面这个患者,我让他把理中芄中的附子去除,加上祛湿的厚朴、豆蔻、茯苓,再把补气的人参、白术去掉,加上理气行气的陈皮、木香,把它由温中补虚驱寒,变成温阳行气利水,这就是厚朴理中汤。
 
结果用了一周,舌苔就转薄不再水滑,但还是舌淡,喝点凉的还是容易拉肚子,说明还是有寒啊,这里再用附子理中芄加减两周,从此这胃寒的毛病就没有再犯了。
 
所以不是不峻补,是时候未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重也该先其标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