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武汤治疗鼻涕半年案,三诊而愈

 中医林佳明 2024-01-03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926天。

患者女,38岁。


主诉:晨起鼻涕半年余2023.10.9来诊。


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新冠后出现鼻涕,晨起尤明显,腹胀,汗多,乏力,今来就诊。


刻诊:鼻涕,晨起尤明显,腹胀,汗多,乏力,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


处方: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白芍 15g,茯苓 45g,白术 30g,桂枝(尖) 20g,细辛 9g,炙甘草 15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12.11二诊:


刻诊:鼻塞流涕,以早晚为主,咽痛,吞咽时异物感,颈部僵硬疼痛,无四肢关节痛,无发热,出汗多,怕冷,纳可,大便每日一次稍难解,舌淡润,苔白,脉沉细。


处方:桂枝 15g,白芍 15g,大枣 10g,炙甘草 10g,北柴胡 20g,黄芩片 15g,姜半夏 30g,党参 20g,姜厚朴 20g,陈皮 15g,紫苏梗 10g,葛根 60g,生石膏 45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12.18三诊:


刻诊:鼻塞流涕明显好转,无咽痛,无异物感,出汗,动则汗出,怕冷,纳可,大便每日一次稍难解,舌淡润,苔白,脉沉细。


处方:桂枝 15g,白芍 15g,大枣 10g,炙甘草 10g,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干姜 10g,细辛 9g,五味子 10g,茯苓 30g,白术 30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12.30上症愈。

按语:患者流鼻涕,晨起尤明显,汗多,乏力辨证为少阴病。腹胀,苔白腻,脉沉细辨证为太阴病。

总体考虑少阴太阴合病。

在这里用到了真武汤,加入了桂枝、细辛,是为了增强温化水饮的作用,再加入炙甘草顾护中焦,又有苓桂术甘汤的含义。

 
二诊时患者鼻塞流涕,颈部僵硬疼痛,出汗多,考虑太阳表证,咽痛考虑阳明,吞咽时异物感考虑少阳病痰气交阻于咽喉,怕冷,大便每日一次稍难解,舌淡润,苔白,脉沉细考虑太阴病。

整体辨证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合病。

选方为柴胡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加葛根,石膏。


葛根升津液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疼痛。

石膏清热散结治疗咽痛。


三诊时鼻塞流涕明显好转,出汗,动则汗出考虑太少阴病,怕冷,大便每日一次稍难解,舌淡润,苔白,脉沉细辨证为太阴病。

少阴太阴合病,拟方为桂枝加苓术附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增强温化水饮之功。


桂枝加茯苓白术附子汤:


药物组成: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苍术三钱,茯苓三钱,炮附子三钱。


主治:腰、膝、肘关节痛,头项强痛,或心悸,或胃脘痛,汗出恶风,四肢常冷,口中和,舌苔白,脉弦。


桂枝加苓术附汤是冯老基于对仲景外邪内饮证治思想的深入解读并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拟定的治疗外邪内饮证的效方。

本方证可理解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合方,或桂枝汤、真武汤的合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证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通常认为,本方证属于过汗后阴阳两伤而表未解者,仍属太阳病。

冯老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对本条的解读为,由于误汗,“使太阳表虚证还未解而陷入阴证少阴病”。

同时明确指出:“桂枝汤治太阳病即表阳证,桂枝加附子汤治少阴病即表阴证。”

并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为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对本条的理解,注家历来争议较多,有的认为去桂,有的认为是去芍,亦有认为不去桂也不去芍。

经反复探索研读冯老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写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原文是正确的。此病的主要矛盾为小便不利,水伴冲气逆于上,故心下满微痛,里气阻塞,表失通透,故形似桂枝汤证而无自汗出,这种情况治疗时,必须以茯苓、白术利其小便,同时再以桂枝去桂汤以解外,这样才能使表解水去而病解。”

方证要点为头痛、身热、小便不利者。

对于外邪内饮证,胡希恕先生曾反复强调“一个感冒要是有明显的小便不利、身上发烧等的,若不利小便,表是绝对不会解的。在用解表药同时非加利尿药不可,治小便不利,这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分析,桂枝加苓术附汤证,为少阴太阴合病方证,用于外有表证不解、内有水饮痰湿停滞,又陷于阴证者,证见头项痛、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身凉痛、四肢沉痛、四肢难以屈伸、心悸、头眩、心下满微痛,或兼腹痛、自下利者。

桂枝汤解表、调和营卫,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亢奋、振兴代谢功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证,若陷于阴证者,多适宜配以本药治之。

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证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

茯苓、苍术均利水除饮,苓、术合附子既可治小便不利,也能治小便自利。

但这两个利尿药又有不同,胡希恕先生曾解说:“白术、苍术,是温性药,偏于治胃水,所以可治“心下满,微痛”,胃里有停饮,对胃有好处,后世说术燥湿健脾(胃),要是胃没有停水,对胃是有坏处的。

术性温,刺激胃,很容易发炎、充血,所以胃要是没有停水,术要少用。

茯苓药性最平,也治胃有停饮,但是它利小便很有力。

茯苓,在水气里有一种神经官能症用的机会多,像心跳、烦躁,所以也治失眠,如酸枣仁汤里加茯苓(茯神)。


总而言之,茯苓在利尿的过程中,治神经官能症的机会多。

白术也是利尿药,但是它健胃的作用多,健胃的作用限制于胃有停水。

如果一个人小便不利,但胃里不但没有停水,上边还有热,白术这个药是不能用的,猪苓汤就没有用。

整理丨曾春

编辑丨林佳明

林佳明,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8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