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6岁。高血压病8年。今早与人吵架后头痛如裂,眩晕欲跌,呕吐频频,呼吸喘促。随后神志模糊,呼之不应。急唤余出诊。诊见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呼吸气粗, 呼之不应,双手抽动,测血压28/20kPa,心率122次/分。唇红,舌红绛、苔黄干,脉洪大弦数。 乃为肝阳暴张,气血逆乱之危候。 急治以镇肝熄风,潜阳制痉。 处方:羚羊骨(先煎)、石决明 (先煎)、白芍、生地各30g,磁石(先煎)60g,钩藤 25g,天冬、菊花、牛膝各15g,甘草10g。 1剂水煎服。
次日神志已清,仍头痛头昏,胸中烦闷,耳鸣口苦,咽干渴饮,舌红、苔黄干,脉弦滑。 证属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治宜育阴潜阳、滋水制火。 处方:鳖甲、龙骨、牡蛎、白茅根、生地各30g,旱莲草18g,山萸肉12g,女贞子、白芍、菊花各15g。加减调治15剂,诸症好转,血压恢复正常。随访半年,血压在18 ~20/11~12kPa之间。间以滋肾养肝之剂调之。 体会:患者血压突然暴升,伴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符合西医“高血压危象”的诊断。由于患者平素阴虚阳亢之体,现因肝气横逆致使肝阳暴张,气血上逆,变化迅速,病情急险,故需以重剂镇摄暴张之肝阳,清泻肝火,归顺逆乱的气血。急以羚羊骨清肝平干,熄风镇痉:磁石重摄,增强羚羊骨熄风镇痉的作用。两者合用,能增强熄风潜阳作用。再以石决明、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生地、白芍、天冬育阴潜阳;牛膝引上逆之血下行;甘草缓急。合而奏镇肝熄风,育阴潜阳之效。以上诸药,用量甚重。余认为此证邪气鸱张,非重剂不能折其亢盛之邪,实为治疗急症之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