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20):新课标背景下说课到底该怎么“说”?(附有说课模板)

 leeechen64 2024-03-26 发布于重庆

推荐阅读: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17):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附有各种课堂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16):评课究竟应该怎么“评”?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14):教师有效听课“三部曲”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10):公开课课前预热的“八个策略”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8):用好期末复习“八字诀”,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6):如何上好练习课(附有练习课教学模式)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5):如何上好复习课(附有复习课教学模式)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4):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说课,作为一种推动教学及教研革新的重要手段,其概念起源于1987年,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率先提出。说课活动在促进教师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论学习、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以及提升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培养具备研究精神和学者气质的青年教师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因此,说课已然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在师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说课,作为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其活动的开展已经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近年来,随着各校年轻教师比例的不断提升,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说课活动正成为培养新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说课是什么
(一)说课的概念
说课,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教研形式,是指授课教师在限定的时间(通常为一节课的1/4至1/3)内,以口头表述或书面讲稿的形式,系统地阐述其对于某一节课或单元的教学设想、教学设计以及背后的理论依据。这一活动通常发生在正式授课之前,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规划教学程序,从而构建出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说课不仅是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教师间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说课过程中,教师以言语为媒介,以教学理念为灵魂,精心描绘出教学蓝图,并通过与听众的互动、评议和答辩,让知识在交流中得以深化,智慧在碰撞中得以升华。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本质上看,说课是教师在特定时空内,以言语为工具,编织出的教学设想的精彩篇章。它涵盖了教材分析的深度、目标设定的清晰度、过程设计的巧妙性、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以及效果评价的客观性等多个方面。说课作为教师教学准备的关键环节,犹如导演在影片开拍前对剧本的精心打磨,旨在确保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和合理规划。

此外,说课还被视为教师运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全面阐述教学思路和设计的教研活动。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理论与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同时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

笔者认为,说课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解:
首先,从形式上看,说课是同行之间进行教学研究、交流互动、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的一种活动。
其次,从教师工作的性质来看,说课是在备课基础上的再次备课和深化思考的过程。
第三,从内容层面分析,说课包括了对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环节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全面阐述。
最后,从依据层面来看,说课活动需要依据课程理念、认知心理学理论、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辅助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
简而言之,说课旨在使教师自己成为教学的“明白人”,不仅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更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教。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二)备课、上课、说课三者的关系

(1)相同点

◆ 内容一致性:说课与备课都围绕相同的教学内容展开,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 任务共同性:两者都属于课前准备活动,旨在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 做法相似性:说课与备课都需要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2)不同点
概念内涵

◆ 说课:属于教研范畴,更侧重于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 备课:属于教学范畴,更强调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

对象指向

◆ 备课:主要面向学生,注重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 说课:主要面向同行或教研人员,阐述教学设计的理由和依据,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

目的差异

◆ 说课:旨在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备课规律,提升备课能力,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备课: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旨在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基本要求

◆ 说课:不仅要求说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阐述设计背后的理论依据和意图,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 备课:更注重实用性,强调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实施步骤,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1)相同点

◆ 目标一致性:说课与上课都旨在实现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 教学设计基础:两者都基于深入的教学设计,都强调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的合理性。

◆ 相互补充:说课可以为上课提供更为明确的教学方向和策略,而上课的实践经验则可以为说课提供实际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2)不同点
活动要求

◆ 上课:主要关注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 说课:除了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还需阐述“为什么这样学”的理论依据,强调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活动对象

◆ 上课:直接面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

◆ 说课:面向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进行教学设计的展示和探讨。

活动形式与灵活性

◆ 上课:受到空间、时间、教学进度等实际教学环境的限制。

◆ 说课:形式更加灵活,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可在不同场合、不同规模下进行,便于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评价标准

◆ 上课: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活跃和情感的发展等。

◆ 说课:主要评价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创新性、教学理论的运用以及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等。

二、说课的类型
说课的类型很多,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说课类型的划分可以更加具体和明确,以便于实践中的操作与应用。下面笔者根据说课的目的、内容、形式等维度,对说课类型进行进一步细分。
(一)目的维度

◆ 教学示范型说课:侧重于展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教学范例和借鉴。

◆ 教研探讨型说课:旨在通过说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共同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 考核评估型说课:用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二)内容维度

◆ 学科说课: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如语文、数学、音体美等,进行有针对性说课活动,突显学科特色和教学要求。

◆ 跨学科说课: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展示跨学科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形式维度

◆ 现场说课:教师在现场进行说课展示,通过口头表述、课件展示等方式,向听众呈现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 线上说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说课活动,通过视频录制、在线直播等方式,实现远程教学和交流。

对于理论型说课,可以进一步强调其深度和广度,确保内容充实且具有指导意义。具体来说,理论型说课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理论阐述:清晰、准确地阐述相关的教育理论和观点,确保听众对理论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 实例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理论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读,使理论更具说服力和实用性。

◆ 实践指导: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基于理论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以上维度的划分和内容的完善,说课类型将更加具体、明确,有利于说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说课总体的原则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和展示的方式,确实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融入艺术性的表达。
首先,“贯穿一个'线’字”,说课应有一条清晰、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可以是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逻辑推进。通过这条主线,教师可以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其次,“突出一个'新’字”,说课的创新性。这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说课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第三,“体现一个'美’字”,说课的艺术所在。说课不仅是一种教学展示,更是一种美的创造。说课者应通过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案例、结构化的思维导图和形象的比喻,将教学内容呈现得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欣赏中感受到教学的魅力。
第四,“强调一个'说’字”,说课的基本形式。说课者需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将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描述出来。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方面的阐述,让听众能够全面了解教学思路和过程。
第五,“力求一个'实’字”,说课的基本要求。说课者需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教学情况,不夸大其词,也不缩小问题。同时,说课者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希冀一个'活’字”,说课的最高境界。说课者应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根据听众的反应和提问,及时调整说课内容和方式。同时,说课者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热情,让说课过程充满活力和感染力。

上述七个字既是说课的总体原则,也是说课的艺术追求。说课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将这些原则和艺术融入到说课过程中,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
四、新课标背景下说课到底该怎么“说”
(一)
在新课标背景下,说课作为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应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并具备可操作性和详尽性。下面将按照“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三个环节,对说课内容进行阐述(参看下图)。

1.教什么:课程要素分析
(1)课标分析

◆ 查阅课程标准文件,明确本节课内容在体系中的位置与功能,比如是属于哪个学段、哪个领域或主题。

◆ 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列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清单。

◆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评估课标要求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距,为后续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单元认知基础分析
◆ 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绘制知识图谱,明确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确定其在单元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它是单元的开始、中间还是结尾部分,以及它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

 通过摸底测试、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的认知基础,包括他们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可能存在的认知误区,为后续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路径,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3)教学目标

◆ 根据课标要求和单元认知基础分析,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知识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某一概念或原理”;技能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或解题步骤”;情感态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培养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明确学生达成目标后的具体表现,即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或测试来评估他们是否达到了目标。

◆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教学重点与难点

◆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常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或关键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或障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

◆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重点进行重点关注和深入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同时,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2.怎么教:教学流程呈现
(1)教学策略分析

◆ 策略选择: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类型(如概念性、操作性、问题解决型等)和学生特点(如年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概念性知识,可采用讲解与讨论结合的策略;对于操作性知识,则可采用示范与练习结合的策略。

◆ 资源准备:根据所选策略,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确保教学策略能够顺利实施。

◆ 学生参与度:分析教学策略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何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合作,以及如何通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

◆ 导入环节: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导入活动,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 新知传授: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连贯性,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 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如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提升:在课的结尾部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或拓展学习。

(3)板书设计

◆ 内容选择: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关键知识点进行板书。确保板书内容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 布局安排:合理安排板书的布局,注意字体的大小和间距,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板书内容。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或标记笔进行区分,增强视觉效果。

◆ 辅助工具:利用图表、图形、符号等辅助工具,使板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例如,可以使用流程图展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使用表格对比不同概念或方法。

3.为什么这样教:教学意图分析
(1)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指导思想,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 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教师应深入学习并理解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核心理念。这些理念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是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准则。
◆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教师需要将新课标理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教学理念如何在本节课中得以体现。
◆ 明确教学目标与策略:基于教学理念,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些目标和策略应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确保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相一致。
(2)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实践的开展是确保教学理念得以落实的关键环节。

◆ 分析教学策略的适用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析所选教学策略的适用性。这些策略应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详细描述教学实践:教师应详细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实施这些策略。这包括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展示教学策略的实际效果。

◆ 反思与调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整。这有助于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3)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应变和创新能力。在确定核心目标和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应展现教学智慧,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 用“i+1”理论确定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潜力,运用“i+1”理论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能够确保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 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和策略。这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等。通过灵活应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任务链与学生活动设计
任务链和学生活动设计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 梳理知识点与逻辑关系:教师应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其逻辑关系,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

◆ 设计问题与任务:基于知识点和逻辑关系,教师应设计一系列问题和任务。这些问题和任务应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能够将本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安排学生活动:针对设计的任务和问题,教师应安排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5)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 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教师应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确保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 选择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内容和标准,教师应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包括观察记录、作业分析、测试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

◆ 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师应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并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单元说课

1.课标与教材分析

◆ 深入解析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和重点。

◆ 分析教材结构关联与整合,提炼单元主题和核心概念。

2.学情分析与策略

◆ 多维度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的前知、兴趣、能力等方面。

◆ 针对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素养目标与检测

◆ 确立单元素养目标,并细化检测指标,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 阐述如何确立单元大概念,以及大概念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4.核心任务与课时分解

◆ 设计单元核心任务,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

◆ 将核心任务分解为课时任务,确保任务的连贯性和层次性。

5.活动与评价匹配

◆ 设计与课时任务相匹配的活动,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 实施嵌入式评价,使评价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6.学习策略与资源

◆ 思考并阐述单元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 提供课内外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和体验。

7.作业设计

◆ 阐述单元作业设计理念,设计符合单元目标和学情的作业。

◆ 举例进行试题赏析,展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8.思维导图与工具设计

◆ 构建单元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

◆ 设计辅助学习工具和量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我评价能力。

附:单元说课注意事项

1.确保说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 说课内容应涵盖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制定、大概念提炼、课时规划、评价策略等方面。

◆ 确保说课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2.突出说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 在说课过程中,应明确阐述所依据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 结合具体案例或实例,说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注重说课的说理性与可操作性

◆ 说课不仅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内容,更要解释设计的原因和依据。

◆ 说课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听众理解并实施。

4.关注说课的语言表达与形象展示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说课,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晦涩难懂的术语。

◆ 借助课件、图表等辅助手段,形象展示说课内容,提高说课效果。

5.遵守说课的基本规范

◆ 说课应遵守规则,按照要求完成说课任务。

◆ 注意时间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课内容。

6.持续反思与改进说课水平

◆ 在说课结束后,及时反思自己的说课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 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说课内容和方法,提高说课水平。

(二)课时说课

1.教材与学情分析

◆ 从微观和细节的角度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 分析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点等,为制定教学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

2.课时目标与达成指标

◆ 根据单元目标,解构并明确本节课的具体目标。

◆ 描述目标的理解性表现及达成指标,确保目标可观察、可测量。

3.情境链与问题设计

◆ 创设与驱动问题相关的情境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 设计本节课的主干问题,构建问题化系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4.学习设计与实施

◆ 阐述学习设计流程,特别强调学科实践活动的创意和实施。

◆ 说明主干问题的研学突破策略及动态生成的应对方法,突出学习、思维过程的可视化。

5.评价与反馈

◆ 预设课堂研学备份问题及模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或意外情况。

◆ 强调思维的内化与迁移,关注学后反思中前后关联与概念的迁移。

6.作业与板书设计

◆ 创意设计板书和作业,使之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确保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