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入门的基础理论精髓

 远山天共色 2024-03-26 发布于福建

来自:AYXT

在中医理论中,涉及诸多理论概念,如精、气、血、津、液、五脏六腑、六经、卫气营血等,常引发我们思考: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通过学习,我们认为,精气血阴阳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单位。

一、气与血
何为气? 《灵枢·决气》篇云: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气是由五谷精微生发,具有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润泽皮毛作用的一种物质,由上焦开启发布。后世将气的概念扩大化、复杂化,赋予气以功能的概念,如气机、气化;赋予病理概念,如气滞、气陷、气逆、气乱等。认为气具有物质与能量二重性,气的转化等同于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气存在于机体不同的部位,我们把气分为营卫之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根据气的不同性质,我们把气分为宗气、元气、真气、阳气等。人体之外的侵害物质,我们称为邪气。

1.营卫
营卫之气行于脉中之气为营气,行于脉外之气为卫气《灵枢·营卫生会》云: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素问·痹论》云: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脏》云: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因此,卫气以温煦皮肤为主要作用,营气以充实形体,灌注五脏六腑为主要作用,卫气、营气是人体的物质基础。

2.气
脏腑、经络之气源于水谷精微之气,进入到胃中,传予肺,五脏六腑皆以受之,而成为五脏六腑之气《素问·经脉别论》云: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类经》云: “气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医学衷中参西录》云: “人之一身,皆气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区域虽分,而实一气贯之。”《重订通俗伤寒论》云: “肺主宗气而运行周身,脾胃主中气而消化水谷,肾中、命门主藏元阳而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云: “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期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五脏气之虚实,人体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灵枢·本神》云: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泾溲不利……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可见,五脏六腑、经络之气虽然部位不同,但均源于水谷及大气精微物质,散布于人体不同组织部位,构成不同的结构组织,发挥不同的作用。五脏六腑、经络之气亦是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单位,成为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

3.血
何为血? 《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血是中焦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源于气和津液,不同于气和液,具有营养滋润全身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云: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因此,营中之血,古亦称营气,今多称营血。《素问·五脏生成》云: “诸血者皆归于心……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张景岳指出: “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柔和,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唯赖此血。”《金匮钩玄》则进一步指出: “《内经》曰: 荥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然也。注之于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液汗变化而赤为血也。生化旺,则诸经恃此而长养;衰耗竭,则百脉由此而空虚……故曰: 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之则亡。”可见血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4.精
精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为精。”这是先天之精,是生命的物质来源。《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夫精者,身之本也。”后天之精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藏于肾,输布于五脏六腑。《医宗金鉴》云:“先天之精始父母,后天之精水谷生”。精血同源。《张氏医通》指出: “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张景岳认为: “血即精之属也……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所以,作为后天之精,我们在临床上归之于血论之。邓氏等人指出: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且主要通过脏腑组织机能活动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二、阴与阳

阴阳作为说理工具,广泛应用于自然规律及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如以属性分阴阳,把所有事情分类为阴阳两种属性; 不但将阴阳分类的方法用于概括天地、脏腑内外,而且用于时间过程和生理、病理、药物五味、治疗等方面的规范描述。但是,作为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阴阳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什么是人体生命物质基础的阴阳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云: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 阴人体之阴是有形物质,在中医理论中有称阴精。清代医家周学海认为,阴精有四,“曰精,曰血,曰津,曰液。”精血在前已有论述,津液也来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化生后,经肺宣发、肃降,输布于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髓,骨属曲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为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之总称,包含了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及泪、涕、汗、尿等人体分泌物。津液以三焦为通道进行循行与输布。《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总之,阴精、阴血、阴津、阴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具有互根性。《医贯砭·阴阳论》云: “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了阳气的存在和作用。作为人体生命物质的阳,就是维持生命活动功能表现的物质。我们不能明确阳之形,但我们能感受人体的功能活动,那些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活动,都是阳的外在表现。《灵枢·阴阳系日月》说: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阳化气,阴成形。”在我们临床辨证中,涉及诸多阳的概念,如心阳、脾阳、肾阳等,证明阳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总之,精、气、血、阴、阳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研究指出: 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均通过气、血、阴、阳进行;人体脏腑的病理变化亦通过气、血、阴、阳的改变而反映。

3.气不是中医理论之魂从上论可以看出,人体中的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又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决气》云:“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人的生命在于气在机体内的运动,气如此之重要,但不是中医理论之魂。古代的生命观是受古代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气的理论虽然源于古代的气一元论思想,如《老子·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系辞》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地之气是万物化生的必要条件,人之气源于天地,但进入人体后成为保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张登本教授指出:气,与血,与津液一样,有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机能”(中医理中没有现代科学中纯粹“物质”的概念,所言的物质都必然“物、象~即机能表象~一体”)。

但血、津液是“纯”物质,而“气”则是在先秦时(主要道家)哲学中“气论”基础上,生命科学就在“气是构成万物本原”的哲学背景下引申和发展而成的医学意涵,如“天人合一”理念就是在这一意涵之下才有了“天人同源”(源于气)、“天人同道(规律)”“天人同化(同气化)”“天人同象(人的生理病理之象与自然界的物象、气象相应)”,所以在《内经》、在中医理论中所言“气”就是在哲学中的“气论”之下,又有“物质”(这是现代科学的概念)层面的“气”。中医理论之灵魂首先是思想方法,并在思想方法的指导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气的一元论思想是古代的哲学的思想方法,在此思想方法指导下在中医理论中气成为人体生命的物质,实现了概念的转换和融合(如张登本先生所言),与精、血、津、液等同为一个层次,犹如脏腑、经络,都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把物质基础说成理论之魂。中医理论有四条魂,贯穿于中医理论终始。四条灵魂分别是: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三阴三阳。天人相应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内经》理论的方方面面,而五运六气理论是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表达,其地位和作用被当代所弱化。阴阳、五行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当代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其内涵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经意。三阴三阳在当代中医理论中只保留了概念性的认识。

1、天人相应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之魂,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和表达,是魂中之魂,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天地整体的一个有机成分。陈无择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之常道也。”

(1)天体运行影响自然界万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㧾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说明了天地自然地生化规律。《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万物资始,天地化人,人的生存依赖天地以供养。自然之道在于天、地、人的和谐,人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在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2)自然因素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地相应:日月、星辰(五大行星、北斗)、潮汐、不同的年份、四季、五季、二十四节气、日夜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灵枢·经别》云:“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日月:日月的运动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明显的影响,人体之气与天地相通,顺应四时变化,人身之阳气靠阳光滋养以温煦,人体气血随月亮的运动而表现盈虚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又:“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因此,如果日月的运动变化出现异常,则邪气侵害人体,治疗上要充分考虑日月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辨证论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星辰八正:五大行星、二十八宿的运行,对人体经脉、气血阴阳也产生影响。人身气血运行上应二十八宿,五行之气贯通天地五脏。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圣济经》云:“五行之气,上应五星,内彻五脏。”《灵枢·五十营》云:“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五星运动亦有密切的联系,岁候太过与不及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如岁木太过,上应岁星的变化,风气流行,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木克土,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脾土容易感受邪气,产生疾病,临证应顺天而治。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又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上应岁星……化气不正……上应太白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司天之政……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岁运:岁运的变化对人体疾病也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年份,有太过不及之殊;同一年之中,主运、客运会相互作用,对气候和人体产生影响;主气、客气会化生不同的气象变化,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所以治病必须要了解每一年的岁运、客运和客气,以及司天、在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灵枢·五变》云:“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四季:生命要顺应天地阴阳,法则天地,四季变化,阴阳交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气血与之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对应人体相应脏腑,人体的脉象也随四时而变化。《灵枢·逆顺》云:“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灵枢·顺气一曰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四时的异常气候有关联,如春天生东风,如果太过异常,影响人体肝脏;夏天生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心脏;秋天生西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肺脏;冬天生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肾脏。《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又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3)养生治未病:人要顺应四时养生,和于阴阳,以防病治病。春天到来,万物以荣,要早睡早起,散步旅游,顺应春气之生发;夏天万物生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享受阳光,适当运动,顺应阳气的发散;秋天凉燥,要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态,收敛神气,勿使外泄,多食水果,清肺气,以应秋气;冬天要养精气,早睡晚起,减少运动,以应冬气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又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十二月:十二月之中,人气顺应每月的气候变化而自我调节,适应自然规律。如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这是人气与天地相应,每月的运行规律。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认识每月的发病特点,以指导治疗。

《灵枢·五乱》云:“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素问·脉解》云:“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椎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昼夜:我们知道,日夜的变化在于地球随太阳运动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以分为阴阳。面向太阳则为白天,阳气生发;背向太阳,则为夜晚,阳气潜藏。人体的阳气呈现阳光规律,因此我们在养生、防病、治病过程中,要顺应阳气的特点,适阴阳而安居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人体发生的疾病,有旦慧、午安、夕加、夜甚的特点,提示我们要预判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前采取措施,以治未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2、阴阳远古对自然界的认识应该是基于阴阳,阴阳源于古人对日月昼夜的认识,阴阳本原为地球的自转。这在《内经》中可以有所体现。《灵枢·阴阳系日月》云:“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灵枢·营卫生会》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的这些认识,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认识的肇源。阴阳观念的萌生可远溯至伏羲、尧舜时代,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步扩大,把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山之南阳光多为阳,山之北阳光少为阴;把男人为阳,女人为阴。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传说伏羲发现河图,大禹发现洛书。二者皆是以符号标注阴阳。大约4000多年前,古人发明了圭表,并以圭表测影,观察一天、四季、一年阴阳变化,于是产生了太极图,并由此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四象、八卦,以先天八卦对应河图,说明天道;以后天八卦对应洛书,说理地道。在夏商之际出现了三易:连山、归藏、周易。连山、归藏已失传,留给我们的《周易》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肇源。《周礼·春官宗伯第三·筮人》云:“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帝王世纪》云:“庖犠作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黄帝、尧、舜引而申之,分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连山》,殷人因黄帝曰《归藏》,文王广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谓之《周易》。”创制“阴阳”一词,明确阴阳概念,则是殷周时代才有的文化特征,殷代龟甲卜辞里就已有大量关于“阴阳”、“晦日”的记载。由于古人对二十八宿的认识久远,此时古人以阴阳描述二十八宿的运行是可能的。《灵枢·卫气行》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观念始发展、演变成一种概念形态。《诗经·公刘》云:“既景遒岗,相其阴阳。”阴阳成为阴阳家、道家、儒家、法家、农家等诸子百家普遍的理论基础,成为古人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并把阴阳赋以象数的内涵。此时《易经》理论诞生,《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各有卦辞和爻辞,可能写定于周初至春秋。

《传》是解释《经》的,相传孔子所作,今人研究,大抵系战国及秦汉之际的作品,是以阴阳说理,以卦、爻、象、数作为基本要素。《黄帝内经》应用了阴阳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继承了传统阴阳的认识,阴阳应天地之象为主,用阴阳以说医理,《内经》中的阴阳具有象、数、物质以及古代哲学指导下的说理方法,阴阳理论贯穿于《内经》全篇,成为中医理论的灵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明阴阳是天地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纲领,运动变化的源泉,生克亢害的肇始,是天地之大道。其后《素问·天元纪大论》在五运六气理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五运阴阳:“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3、五行五行概念的提出和形成,目前通常认为,先有殷商五方概念,后春秋有五材说,多以《尚书·洪范》提出“五行”的概念为五行源头。

《尚书·洪范》云:“木火土金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嫁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形态象来说理五行。五行概念源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吗?非也。《五行大义》云:“五行因何生?曰:因天地而生。”董仲舒也明确指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医圣张仲景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可见,五行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事物记源》引史记历书曰:“黄帝建立五行,起五部”。应劭注曰:“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轩辕……治五气。”《集解》引王肃言注解“五气”为“五行之气”。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览《太始天元册》文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已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白虎通·五行》云:“五行者,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为天行之义也。”王冰曰:“五运,谓五行之气,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五运更始,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五行关键在行、动(传)、运。《素问·藏气法时论》云:“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1)行的含义有二:一是运行之义。《汉书》:“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二是具有行列的意义。《尚书·洪范》曰:“汩陈其五行。”我们目前的教材取其行列之意,即以五行类比自然界万事万物及人体发病与脏腑、经络等,更多地忽视了五行之运行。

(2)动(传):五行之气在动,在人体表现为五脏之气相传,《内经》以生克乘侮表现。《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难经·五十四难》:云:“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传其子也。”《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脾气。”

(3)运:即五运,是五行之气运,其客观基础是地球的公转。运气理论以生克乘侮、亢害承制来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在音为角;南方生热,热生火,在音为徵;中央生湿,湿生土,在音为宫;西方生燥,燥生金,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寒生水,在音为羽。”《素问·六节脏象论》“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用以说明五运的相生、相胜运化。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用以说明五运的相乘、相侮、相承之机。五行理论贯穿《内经》,贯穿中医理论,是以五行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之魂。

4、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中医古籍里有多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抵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时间周期类等。最早的对三阴三阳记载的文献可能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脉死候》:“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命名的经脉名称,是目前中医医籍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阴三阳术语。在中医理论中,三阴三阳也是贯透《内经》,张仲景更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发展了《内经》临床应用。三阴三阳在《内经》理论中大体可分为三种内涵:

(1)天之三阴三阳: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元为本,三阴三阳为标,中气与之相承说理六气天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2)地的三阴三阳:以木火土金水阴精与天之三阴三阳相承,以说理地道。《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3)人的的三阴三阳:《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脏腑、经脉、经筋、皮部之中,各部也以三阴三阳命之。其离合出入,升降沉浮,数之可得,合于阴阳变化规律。《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经者,不得相失也……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行表而为相成也”。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三阴三阳在人体中除了归纳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时间周期类等内涵之外,更多地是探讨天、地、人与自然、疾病的关系,说明人体结构和气化,贯穿中医理论,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是以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之魂。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伤寒论》是对《内经》三阴三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伤寒论》三阴三阳源于《内经》三阴三阳,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几无异议,且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有明确交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阐明了《伤寒论》与《内经》的学术渊源关系。

(1)六病:把《伤寒论》中的论述归于六病,历代有之。《伤寒论》是讲六病吗?非也。首先《伤寒论》不只六个病,也不是六组病,大家可以找一找《伤寒论》里究竟有多少病。其次,《伤寒论》讲的不是六病,是伤于寒的各种病。第三,看《伤寒论》的论述,如太阳之为病,少阳之为病等等,讲的都不是太阳病、少阳病。

(2)六经:《伤寒论》讲六经是正确的,在伤寒例中已有明确交待。《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三阳经“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三阴经“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因此六经是存在的。后世刘河间在《伤寒直折》所言亦是。那么是六经病吗?也不是。《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讲的是六经受病,六经是病位,严格来讲不是六经病。
(3)六气:《伤寒论》讲六气吗?仲景非常重视运气学说,在其原序中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载有《六气主客第三》一篇,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讲得非常清楚。《伤寒论》的六气是天之六气吗?六气是什么?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各篇题目中交待很清楚,乃人身之六气,与天之六气相应。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说:“六经传变,三阴三阳之气皆和,大邪之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因此,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伤寒论》始终,存在于《伤寒论》灵魂之中。且在各卷之首业已明确交待清楚。六气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是人之六气,非天之六气,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六气而进行。六气存在于六经之中,是六经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构成人的基本生命。如《素问·六徵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六气在六经中传化,如发病则表现出各经症状特点,这也是后世把六气为病理解为六经病的根本原因。三阴三阳理论贯穿《内经》《伤寒杂病论》始终,故为中医理论之魂:《内经》最早论述了天地阴阳、人体时间节律,如六十年甲子节律、年节律、五运节律、六气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脉象变动节律、疾病的时间节律等,一部《内经》,约有四分之一的篇幅论述各种时间节律。中医时间医学是研究时间节律与疾病关系的学说。中医时间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对人体时间节律规律诊断和治疗、用药的时间规律、时间预防和养生、采药的时间等研究内容。

一、天地阴阳节律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历经春夏秋冬,年年如此,岁岁不移,因此,地球上万物也随地球的运动而受影响,地球自转产生日夜二十四小时,地球公转是产生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1.六十甲子节律《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会,命曰岁立。”《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又云:“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六十年又为气令变化的一大周期,每年各有不同,充分说明了天地阴阳的运行规律,古人用甲子记年、月、日,这与现代天文学所论太阳、地球、月亮的周期规律是一致的。

2.日月运行节律《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云:“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素问▪厥论》云:“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内经》指出,人体机能随月盈亏而变动。《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认识到人体与日月的运动、潮汐涨落有相关性。现今已证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不仅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而且对人体的代谢确有影响。如妇女月经最能说明问题,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9.53天,而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女性月经周期平均是29.50天,基本上等于一个朔望月。

《内经》指出:人体机能与月盈亏而变动,“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内经·岁露》曾说“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其死暴疾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说明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与人体息息相通,人的各种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受到天地令节律等因素的影响。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虚,形独居。”并以此而提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的治疗原则。即提示治疗疾病时须参考每月的月相盈亏圆缺变化规律,这在妇科的月经病治疗规律中较为常用。养生原则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顺从阴阳的动态去进行养生,春生夏长,动态是阳;秋收冬藏,动态是阴。《内经》制定了时间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法天则地,随应而动”;“时必顺之”;“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无失天信,无逆气宜”,针刺补泻,因时随迎等治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也是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不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各异,而使用不同寒热温凉的药物治疗。

3.岁节律在我国古代,岁与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岁是指365天5小时48分的太阳回归年;年是指354日的太阴年。《史记·月令》注疏中说:“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谓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五运六气理论是以岁为基础。每岁之运气是起始于甲子,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为岁立,每年各有所主。《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始于甲,地气治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人要适应天地运行规律,必先掌握每年的运气变化规律,适应天地之气的常化和变化。《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先应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灵枢·五变》云:“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医者必明岁运与气候对人体发病的影响。《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4.季节律《内经》中有四季、五季的不同概念,四季是根据天地阴阳消长规律而定,五季则是根据天体运行与五星定位、五行、五运规律而联属,五季与十月太阳历有关。《鹖冠子·环流》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天地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存的根本。《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与天地阴阳相应,四时之气相通。《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四季:生命要顺应天地阴阳,法则天地,四季变化,阴阳交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气血与之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对应人体相应脏腑,人体的脉象也随四时而变化。

《灵枢·逆顺云》:“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灵枢·顺气一曰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四时五季六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人的生理病理也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疾病与异常的气令相关,四季的变化对人体发病是有影响的。《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医者要知四时阴阳为万物的根本,治病之道在于顺应天时,否则灾害至,疾病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四时的异常气候有关联,如春天生东风,如果太过异常,影响人体肝脏;夏天生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心脏;秋天生西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肺脏;冬天生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肾脏。《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人要顺应四时养生,和于阴阳,以防病治病。春天到来,万物以荣,要早睡早起,散步旅游,顺应春气之生发;夏天万物生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享受阳光,适当运动,顺应阳气的发散;秋天凉燥,要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态,收敛神气,勿使外泄,多食水果,清肺气,以应秋气;冬天要养精气,早睡晚起,减少运动,以应冬气闭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又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5.月节律《内经》中有十二月节律、十月节律,主要以十二月节律,并与十月太阳历的十月节律有机结合。十二月:十二月之中,人气顺应每月的气候变化而自我调节,适应自然规律。如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这是人气与天地相应,每月的运行规律。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认识每月的发病特点,以指导治疗。《素问·诊要经终论》云:“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灵枢·五乱》云:“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素问· 阴阳别论篇》云:“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

《素问·脉解》云:“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肿也。”《素问·脉解》云:“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于藏于中……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

6.二十四节气节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共二十四节气指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确定月名月序和设置闰月的凭藉,节气由太阳位置决定,反映太阳视运动。《淮南子·天文训》云:“两维之间九十一度(也)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北斗斗柄日行一度,十五天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而产生二十四节气。

昼夜节律一天之中,人的气血阴阳亦随天地阴阳的影响,我们知道,日夜的变化在于地球随太阳运动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以分为阴阳。面向太阳则为白天,阳气生发;背向太阳,则为夜晚,阳气潜藏。人体的阳气呈现阳光规律,人体的阳气亦随天地阳气而变化。因此我们在养生、防病、治病过程中,要顺应阳气的特点,适阴阳而安居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昼夜:《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日夜阴阳之气变化不同,人亦应之,因而某些疾病,如阴虚的午后发热,湿温的身热不扬而午后加重,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等,也具有日夜的时相特征,亦当考虑择时治疗。在治法上强调“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法天则地,随应而动”,“时必顺之”,“热无犯热,寒无犯寒”等,都是时间医学的具体体现。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人体发生的疾病,有旦慧、午安、夕加、夜甚的特点,提示我们要预判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前采取措施,以治未病。

7.五运、六气节律古人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甲子六十年,以五运五行为说理方法,探讨天地人相互关系,发现了天六、地五的运行规律,以木火土金水统运,以三阴三阳统气,运气相合,形成五运六气理论。广义的五运六气节律包括六气大司天节律、六十甲子节律、岁节律、司天在泉节律、五运节律、六气节律、初中节律等,狭义的单指五运节律、六气节律。五运节律实指一岁五季节律,只是起始点不同。五运份主运和客运,以分主一年五季的气令不同变化,以角、徴、宫、商、羽分别建于木、火、土、金、水五运之上,根据五音之太、少,推主时五运的太过不及,表现自然气化规律。六气节律是把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令配以三阴三阳,分为六气,以大寒日始为初之气,顺序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每气各主60.875天。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六气亦凤主气和客气。主气年年不变,岁岁不移。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太阴湿土;四之气,少阳相火;五之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太阳寒水。《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水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客气随年支的不同而变化,如客之往来,岁岁有变,反映三阴三阳之气变化,以说明一年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特殊气化。以三阴三阳变化规律,周而复始之周期性变化,按六步气化排序: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客气六步的名称:司天、在泉、左右二间气。六气运行有确切的时间规律。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8.六气大司天节律《内经》运气理论研究了60年甲子周期规律,后人将其扩大,形成了六气大司天理论,它把运气理论中逐岁变化的司天之气扩大为60年为一变的大司天。所谓六气大司天,即将《内经》60年甲子周期扩大至整个宇宙时空以研究五运六气,借助天干地支符号作为推演工具,以天干纪年确定某一时间段的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以探讨该时间段的运气规律。陆懋修以60年为一气,一气为一元,分上中下三元,自黄帝八年起第一甲子下元,至今已历经七十九甲子。自1984年至2043年,处于第七十九甲子下元,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对元的记载在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在论及金星运行状况时有“其纪上元”之说。西汉刘歆在《三统历》中提出“三统两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

北宋哲学家邵雍作《皇极经世》以“元会经世”理论以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受邵氏影响,明代汪机、王肯堂、张介宾等人将其观点引入运气理论,至清代王丙、陆懋修逐步发展形成了六气大司天理论邵雍曰:“元之元一,元之会十二,元之运三百六十,元之世四千三百二十。会之元十二,会之会一百四十四,会之运四千三百二十,会之世五万一千八百四十。运之元三百六十,运之会四千三百二十,运之运一十二万九千六百,运之世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世之元四千三百二十,世之会五万一千八百四十,世之运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世之世一千八百六十六万二千四百。”(《皇极经世·观物篇之六十》)。邵雍的思想,对后世哲学家、思想家、医学家都产生了影响。明代医家汪石山首次在运气理论提到了元会运世。

《运气易览·论五天五运之气》云:“一说自开辟来,五气秉承元会运世,自有气数,天地万物所不能逃,近世当是土运,是以人无疾而亦痰,此与胜国时多热不同……读医书五运六气,南北二政,岂独止于一年一时,而烦忘世运会元之统耶?”王肯堂做“元会运世论”和“三元运气论”,全面将邵雍理论引入运气学说,并做“洛书三元九宫图”,以易理阐述运气之理。指出了天地阴阳之运气,《内经》之所载或有未备,并以元会运世理论分析了金元四家之说之不同是因为同会而不同运所形成的,并提出研究运气学说,要“先立其元,而后明其气”的新观点。张介宾也非常重视元会运世理论。他在《类经图翼》以邵雍《皇极经世》为依据,附“元会经世总数”。并指出:“如一岁之统十二月,一月之统三十日,一日之统十二时,一时之统三十分;故一元之统十二会,一会之统三十运,一运之统十二世,一世之统三十年,而天地气运之道,盖乎此矣。惟是数之为学,圆通万变,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悉秋毫。”明末清初医家费启泰(1590—1677年)阐发、扩大了大运、小运的概念。

《救偏琐言》云:“天以阴阳而运六气。运有大小,小则逐岁而更,大则六十年而易。”以六十年为运的基本单位,去探讨更为广泛的运气规律是为大运。其在《救偏琐言·治痘须知大运论》中说:“尝稽东垣一以保脾为主,河间一以滋阴为重,子和一以涤荡为先,皆能表于世,总得挈领提纲,故得一本万殊之妙。不则当年岂无岁气而各取其一耶?至于痘症,有独取于辛热,有得意于寒凉,有扼要于保元,是亦治痘之明手,何不见有逐年之分别耶?要知大运之使然,非三氏之偏颇也。”费氏认为:“民病之应乎运气,在大不在小……病而于大小俱和,无论矣。有于大运则和岁气相违者,自从其大而略变其间也,此常理也。间有于小则和于大则违,更有于大运岁气俱违者,偶尔之变,亦当因其变而变应之。”

清代名医王丙(1733—1803年)则在《内经》基础上,发展了运气大司天理论。《伤寒论附余》云:“愚常思之,《内经》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凡三十岁而为一纪,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可见矣。今宗斯训,扩而大之,以三百六十年为一大运,六十年为一大气,五运六气迭乘,满三千六百年为一大周。”王丙的外甥陆懋修(1815—1887年)继承了六气大司天之学并予以发扬。陆氏作大司天三元甲子考,排列了自黄帝八年到淸同治三年的干支纪年序列,按照六气之序(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分别标记了各个甲子的司天、在泉之气,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历代医家的临床用药特点,明辨了医家流派的形成与六气大司天的关系。指出:“由是而知仲景之用青龙、白虎汤也,以其所值为风火也;守真辟朱肱用温之误,申明仲景用寒之治,为三已效方,三一承气也,以其所值为燥火也;东垣以脾胃立论,专事升阳者,以其所值为寒湿也;丹溪以知柏治肾,专事补阴者,以其所值又为燥火也。明乎此,而知古圣昔贤著书立说,都是补偏救弊之人。”因此,他强调“欲明前人治法之非偏,必先明六气司天之为病。”

二、人体时间节律
1.人体生命时间节律《内经》论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以及养生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歧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歧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灵枢·天年》云:“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踈,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2.营卫气血运行节律《内经》对营卫气血的生理病理规律论述非常透彻。《灵枢·五十营》云:“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灵枢·营卫生会》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灵枢·卫气行》云:“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上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二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昐昐,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灵枢·根结》云:“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踈也。”

3.经络补泻节律《内经》还制定了时间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如因时针刺补泻等。《素问·痿论》云:“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难经▪七十四难》云:“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针灸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即是后世根据不同时辰而有取经与取穴的特异性,是时间医学的具体表现。

4.脉象节律《内经》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与天地阴阳脉象节律,所论甚多,简要举例说明。《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A2T9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藏见,皆死……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内经》通过论述天地阴阳时间规律和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时间规律,指出了疾病的发生、缓解、传变、加重、死亡时间规律,指导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因此研究中医时间医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时辨证是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临床应用可以简单的掌握发病时间、疾病加重时间、疾病传变时间、了解病欲解时间,就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子午流注等临床方法,深入开展中医时间医学研究。

三、《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是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的典范,《伤寒论》治病用药、诊病防病均注重时间性,全书三百九十七条,与时相有关就有近百余条。“六经病欲解时”其实是三阴三阳病欲解时。有人指出:“仲景以'欲解时’标志'六病’,让我们从中窥得'三阴三阳’的本质就是邪气中人深浅的阶段标志,即病位。此病位非指脏腑,非指经络,但与之均有关。”那是什么呢?就是藏于六经中三阴三阳六气。我们来看三阴三阳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早上9点至下午3点,包括巳午未三个时辰,这是一天太阳最盛的时间,阳气最隆。“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是下午15点至晚上21点,此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生,包括申、酉、戌三个时辰。“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时”,是凌晨3点至上午9点,此时阴阳交接,阳气生发,包括寅、卯、辰三个时辰。“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时”,是夜21时至凌晨3时,此时阴气最盛,包括亥、子、丑三个时辰。“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时”,是夜半23点至早晨5点,此时阴气较盛,阳气渐生,包括子、丑、寅三个时辰。“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时”,是凌晨1点至上午7点,此时阴气渐衰,阳气渐生,包括丑、寅、卯三个时辰。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可见仲景对三阴三阳的认识,是基于阴阳气之多少而顺《内经》之意的。《伤寒论》三阴三阳之本质即在于此,有其深层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的六气,也是仲景在《伤寒论》中重视阴气、阳气的原因。但此阳气的顺应关系是一天之中天气的阴阳气之盛衰与人之三阴三阳之相应,而非六气气化学说中天之三阴三阳的气化运行变化规律。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之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可见,阳之所主是白天,阴之所主是夜间。属于阳的三经欲解时是从寅至戌。阳经欲解时间较长,阴经欲解时间较短。各经皆解于所旺之时,而少阴独解于阳生之时,此乃天人感应之理,阳进则阴退,阳长则阴消。正所谓阴得阳则解之意。如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凡症状主要在这个时段出现的病,均可从厥阴病论治。

当代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体系。当代体质理论扩大了《黄帝内经》体质的内涵,融多种科学于一体,以研究人类体质的形成,体质的特征,体质的类型,个体的差异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关系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内经》和当代对体质学的认识,我对中医体质学说有如下归类和认识:

一、象体质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将体质分为和平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九种。作者把九种体质定义为中医象体质,是以人体的各种表现归纳九种象的类型。这是大家当前公认的体质理论。应当指出,体质分类上所使用的阴虚、气虚等名词,与辨证论治中所使用的证候名称是不同的概念。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的分析和概括,而体质是非疾病状态下就已经存在的个体特异性。

1.平和质是正常的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精力充沛,性格随和开朗,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气虚质的人,肌肉松软,讲话声音低弱,容易出汗,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大就容易累。防御能力下降,容易感冒。
3.阳虚质的人,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性格多沉静、内向。
4.阴虚质的人体形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容易失眠,性情急躁,外向好动。
5.湿热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脾气比较急躁。
6.血瘀质的人,面色偏暗,舌下的静脉淤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淤青。
7.气郁质的人,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容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失眠。
8.痰湿质的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容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脸上容易出油,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
9.特禀质就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交替过敏。

二、形态体质
《灵枢》提出了五态人。《灵枢·通天》云:“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灵枢》还提出了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五行理论,把人分为二十五种体质形态。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又云:“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根据二十五种人体质形态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相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岐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作者把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体质定义为形态体质,是以人体的某种形态来分类人体不同的体质。

三、年龄体质
不同的年龄体质不同。《灵枢·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四、运气体质
即运气影响所形成的人体体质。对于运气体质的论述,《黄帝内经》有论述。《素问·厥论篇》云:“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灵枢·本脏》云:“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一日之中,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人体阳气随之变化,影响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不同的体质在不同的时期对发病可能有特殊的易感性。如痰湿体质的人,如遇土运太过的年份,或太阴湿土为主要运气表现的节气,都易发病。在运气体质辨证过程中,以出生日的干支来推求其体质与发病,其理由是人出生时体质受到运气因素的影响。除了要考虑全年的运气影响,应该进一步推求其受精时的运气因素,还有十月怀胎过程中,每个月的运气都会对各个脏腑器官的发育产生影响;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运气体质基因都会对其的运气体质因素有关联,也许会对运气体质的推算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运气体质学和运气发病学一样,存在着同样推演的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大数据的科学研究。

五、环境体质
不同的地域环境对体质的形成有影响。《素问·异法方宜论》云:“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不同地域的人相貌各异,同一地域的人相貌相似,也可以说明地域对人体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六、精气体质
即遗传体质。人的体质主要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禀赋于父母的精气化合,禀天地之气,合而成人,这是中医体质学不能忽视的研究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