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解读(十三)

 竹曳悠然 2019-03-20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一)人气与天气相通

       天地之问,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是通过“气”的作用来实现的。气周流于全身,无所不在,内则温养脏腑,外则统摄营卫,入于经隧,则出入内外,以行血气,于是人体得以实现协调统一的活动。人气与天气相通相应,即是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如张景岳说:“故凡上下之升降,寒热之往来,晦明之变易,风水之留行,无不因气以为动静,而人之于气,亦由是也”。(《景岳全书》)由于人体具有适应一切自然变化的本能,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我国古代医家所创的子午流注针法,即是以自然界时间周期变化为条件,配合十二经气血流注次序,逐日按时定穴,这可以说是对《内经》“人气通天”理论的一个有力验证。

(二)五脏之气与天地、阴阳、四时、五气相应

       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灵枢·本藏》)

       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五气相应,无论从病因学或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临床上均可得到验证。例如风气通于肝,春季易感受风邪而化热,引起头痛、目赤、鼻衄、咽喉肿痛等一系列病变。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气者,病在头”。春令阳气上升,肝肾阴亏的人,此时风阳易动,肝风上扰,则发生眩晕、耳鸣,甚至引起中风等病。如《金匮翼》说“人之为病,有外感之风,亦有内风之病。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往相因。故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即痰火食气从内发者,亦必有肝风为之始基”。这说明内风与外风的辩证关系。又如湿气通于脾,长夏湿热交蒸,最易感受湿邪,引起头重身痛、关节重痛、胸脘痞闷、下肢浮肿等症。由于脾喜燥恶湿,若脾阳不运,湿自内生,又易导致脘腹胀满,或大便泄泻等症。如林佩琴说:“湿为阴邪,其自外受者,雾露泥水,由地气之上蒸,经所谓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自内生者,水谷生冷,由牌阳之不运,经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类证治裁》)五脏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相应,故与四时风火湿燥寒五气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风火湿燥寒五气又有内外之分,内生者,属于五脏病理变化,外生者,属于自然界外在致病因素,两者的概念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三)经脉与四时、五气相应

       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歧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御。(《灵枢·五乱》)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素问·藏气法时论》)

       上面两段都是讨论经脉与四时、五气相应关系的经文。结合临床,一般有两方面指导意义:一是按五气所主的时令季节,如上述经文所说的,春为足厥阴少阳主治,夏为手少阴太阳主治等,结合相应的脏腑、经脉进行辨证论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必具体推算节气。另一是按六气所主的时令季节,结合与之相应的脏腑、经脉进行辨证论治,如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共六十天,为厥阴风木所主,此时外感病,以伤风为多见。若阳气升发太过,感受风温病邪发病的,叫做风温。从春分、清明、谷雨至立夏,为少阴君火所主,此时外感病,以火邪为多见。在温热病中,亦多见火热偏盛的证候。从小满、芒种、夏至至小暑,为少阳相火所主,此时外感病,以伤暑为多见。特别是夏至以后,湿热交蒸,因此暑热挟湿之病较多。从大暑、立秋、处暑至白露,为太阴湿土所主,此时外感病,以伤湿为多见。由于此时是多雨季节,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故常见湿热病,以及温病中的湿温病。从秋分、寒露、霜降至立冬,为阳明燥金之气,此时外感病,以伤燥为多见。由于此时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故感寒而病的,则表现为凉燥,感热而病的,则表现为温燥。从小雪、大雪、冬至至小寒,为太阳寒水所主,此时外感病,以伤寒为多见。如果久晴不雨,气候温暖,也可见外感风热,甚至与风温相似的冬温病。六气与五气的划分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都是反映常年气候运动的规律。六气中的火与暑虽有个性的差异,但都具有热的共性,所以属于同气。五气以五脏联系六气,六气以六经联系五脏,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矛盾。

(四)顺应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夫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荷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对养生和指导临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自然界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是地球在绕日公转的周期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半球接受日光的多少也随着变化而形成的,由于一切生物都需要适应自然变化才能获得生存,所以人体阴阳的消长同样存在相应的节律。基于此,《内经》认为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法则,目的在于使人体阳阳保持互为生长的连续性,以适应四时阴阳变化,与外在环境保持平衡协凋。根据这个原理,在临床上结合时令季节,气候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有这样的记载:“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认为失血而面色反见微赤,又非气候炎热之时,当是血去阴伤,虚阳浮越,阴阳不能相互交纽的危笃之症。这是色不应时,与时令相反,所以是病情危重的表现。脉诊也是这样,《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结合四时阴阳变化进行病机分析,了解机体与外在环境保持协调统一的情况,这在诊断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五)适应寒暑的生理变化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眺,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

       人体适应外界寒暑变化,主要依靠卫气的调节作用,如果卫气开合失常,则卫外功能低下,容易感受外邪的侵袭,轻者为伤风感冒之类,病在皮毛,重者为外感六淫重症,病邪深入经脉脏腑。由于疾病的形成,往往是内外因素招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预防外邪的侵袭,一方面需要维护正气以增强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要慎寒暑、注意生活起居。就临床来看,因表卫不固而易患感冒者,常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以实卫固表;若因下焦阳虚而表卫不固者,当以芪附汤(黄芪、附子炮)温阳固表。但是,表卫不固,不完全由气虚或阳虚引起,亦有因痰饮内阻,或湿热稽留,致使卫气不能护卫于外,引起反复感冒者,又当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六)人体与昼夜阴阳相应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素问·金匮真言论》)

       昼夜阴阳消长与人体的关系,无论在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反映。不如《内经》有许多具体论述,而且两千多年的医学实践,又大大丰富了它的内容,并显示出它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继《内经》之后,仲景早已把这一理论运用于临床,提出了六经病欲解的具体时间,这对于把握病理机转,大有裨益。如明代医家赵养葵说:“阳病则昼重而夜轻,阳气与病气交旺也。阴病则昼轻而夜重,阴气与病气交旺也。若夫阳虚病则昼轻,阴虚病则夜轻,阴阳各归其分也。治之者既定其时,以证其病,若未发之时,当迎而夺之,如孙子之用兵,在山谷则塞渊泉,在水陆则把渡口。若正发之时,当避其锋锐;若势已杀,当击其惰归;恐旷日持久,反生他患也。至于或昼或夜,时作时止,不时而动,是纯虚之证,又不拘于昼夜之定候,当广服补药,以养其正,如在平川广漠,当清野千里。又以十二时,分配五脏六腑,自子自午,行阳之分;自午至亥,行阴之分。仲景云:少阴之病欲解时,以子至寅,乘此阳道方亨之时而投之,药易以入,故仲景《伤寒论》中,逐时分治,不可不考。”赵氏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所作的具体分析,都很给合实际。

(七)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相应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故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素问·八正神明论》)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瞧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灵枢·岁露》)

       人体气血活动与天时变化密切相关,潮水的涨落又直接受月相变化的影响。因此《内经》认为人体血气也同潮水一样受月球的影响,形成有规律的盛衰变化,后世的子午流注针刺疗法,就是在《内经》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子午代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阴阳两个对立面,如一天之中的子午两个时辰,一年之中的夏至,冬至两个节气,都是阴阳盛衰变化的转折点。子和冬至,都是阴板转阳,一阳初生,午和夏至,都是阳极转阴,一阴初生。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的先后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象潮水定期潮落一样。潮水涨落的原因,是由于日月吸力的影响,其中尤以月球的影响为大。在一昼夜中,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周,日月所行的度数,和地球常有背向的不同,向则吸力较大而潮涨,背则吸力较小而潮退。在阴历的朔望两天,日月两种吸力相合,潮最大;上弦和下弦两天,日月两种吸力互消,潮最小。古人掌握了这一规律,从实践中体会到,人体的气血和各部分组织的生理活动,对此有着一定的感应能力和不同的反应,于是指出“因天时而调血气”的针刺原则。

(八)阳气的昼夜消长规律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体阳气昼行于表,夜行于里。早上由内达外,故卫外的功能就增长,日行中天,阳气就旺盛;日西时,阳气由表入里,故体表的阳气相对减弱,汗孔也因之紧闭。临床实践证明:一般疾病多是清晨减轻,下午相对加重、夜间更甚,这是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来。人体病情变化的昼夜节律性,可随邪气的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医铃》说:“昼夜最可辨病之阴阳,然而最难辨也。阳病昼重而夜轻,谓阳气与病气交旺也,然亦有阳病而昼不重者,盖阳气虚之故耳。阴病昼轻而夜重,阴气与病气交旺也,然亦有阴虚而夜反轻者,盖阴气虚之故耳”。可见阴阳虚实不同,病理反应也不一样。

(九)气候因素的致病作用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在外来病邪伤害人体的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六淫侵袭人体引起的病变,各有特点,一般说来,偏于阳性的,易伤人体之阴液,偏于阴性的,易伤人体之阳气。但又可因个性的差异(偏阴、偏阳)或病理转化而发生变异,例如风邪侵袭人体,阴虚者多从热化,阳虚者多从寒化,《素问·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湿邪伤人也是如此。《景岳全书》说:“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阳者为湿热。”即如湿热侵犯中焦,也是因中气的虚实而异,中气实,则病多在胃,表现为热重湿轻;中气虚,则病多在脾,表现为热轻湿重,正如《医宗金鉴》所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譬诸水火,水盛则火灭,火盛则水耗。物盛从化,理固然也。”懂得上述道理,治疗六淫外感病才能知常达变。

(十)正邪消长的昼夜节律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歧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歧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病在一日四时中,病情表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等不同变化,是正气(阳气)与邪气互为消长、进退的反映。《伤寒论》指出:“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六经病的欲解时,取决于人体阳气获得天时之助后的变化。三阳病的欲解时,发别以卯(少阳)、午(太阳)、酉(阳明)为中心;三阴病的欲解时,分别以子(太阴)、丑(少阴)、寅(厥阴)为中心,正以夜半子时一阳初生,阳气自此逐渐增长,各经之气应时而旺,抗病能力增强,因此邪气遂渐减退,病情得以缓解。其中阳阴病为什么有在本经气旺之时缓解,有在本经气旺之时加重,如所说的“日晡所(申时,黄昏时候)发潮热”呢?原因是前者病势处平衰退,后者病势处于发展。如尤在经说:“阳明病,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戍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伤寒贯珠集》)“邪气于是发,”指阳明腑热正盛,邪气得阳气之助而病势更强,“正气于是复”,是阳明邪气巳衰,正气得阳气之助而病情缓解。总的来说,都是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的具体划分虽与本文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则是一致的。

(十一)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为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营卫生会》)

       营卫皆为水谷精气所化生,但卫气根源于肾中之阳,营气附丽于脉中之血,营气虽与气血有密切关联,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气血。《医宗金鉴》说:“卫即气中慓悍者也,营即血中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营行脉中,故属阴也,卫行脉外,故属阳也。然营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肾中先天之一气,故又皆以气言,曰营气乎、卫气也。”可见营卫的实质不离乎气血,其作用又有别于气血。卫气之所以能护卫于外,营气之所以能营养于内,主要是通过它们的运行作用来实现的。由于营卫之气出入表里,流布经络,如果在病因作用下,一旦出现偏盛偏衰,运行失常的病理状态,在内则可影响脏腑,在外则可影响皮毛,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仲景常以桂枝汤增损治疗多种外感、内伤疾患,正是着眼于调和营卫阴阳,如在《伤寒论·太阳篇》中明确指出:“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则云:“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也说:“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说明人体表里上下,无论是卫病影响及营,或营病影响及卫,一旦营卫失调,则阴阳不和,寒热偏盛,邪气留着,百病丛生,因此,在临床上要探明病因,不得见寒治寒,见热治热,也不能见邪攻邪,见虚补虚。如果确因营卫失调所致的病变,往往调和营卫,而后阴阳自和,寒热自平,邪气自去,所以桂枝汤在临床上用途比较广泛,前人谓:“外证得之调和营卫,内证得之调和阴阳。”这不无一定的道理,但也应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