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针疗法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野李子 2024-03-26 发布于陕西

耳穴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摘 要] 笔者结合多年来在耳针临床及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围绕耳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阳性反应与疾病的关系、取穴要点以及标准耳穴的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指出耳针的疗效具有有效率高、治愈率低、有一定复发率的特点;耳穴中阳性反应点与疾病的关系存在着“一穴多病反应”和“一病多穴反应”;取穴要点是指准确选穴和合理配穴。提出标准耳穴仍未能很好地推广应用以及耳针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图片

笔者作为全国耳穴专委会委员和原治疗组组长,多年从事耳针教学及临床工作,现对耳穴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供同道参考。

1 客观评价耳针的临床疗效

耳针疗法具有适应证广、奏效迅速、操作简便、节约经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其有效率高、治愈率低、有一定复发率的特点却往往在耳针教学的过程中被忽略以致其疗效被片面地夸大,使初学者误入歧途。

例如,麦粒肿初起时,使用耳尖放血,大部分患者 1~2次能治愈[1],但后期麦粒肿已成脓,甚至出现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时,应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切不可单独使用耳针治疗,延误疾病的治疗时机。此时可配合耳针治疗,以清热解毒,缓解临床症状。

图片

又如耳针对失眠的疗效较好,已被业内所公认,但患者若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切不可突然停药,单用耳针治疗。应在原有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耳针,奏效后缓慢减量至停药,停药后继续使用耳针一段时间巩固疗效,这样方能将失眠治愈。因此,客观地评价耳针的临床疗效,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或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是耳针教学的首要任务。

2 合理认识阳性反应点与疾病的关系

耳郭诊断(耳诊)是耳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耳诊的理论根据是内外相关论,也就是说,当人体的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出现反应,也会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上出现变色、变形血管充盈、脱屑、丘疹等变化,以及压痛敏感、皮肤电阻改变等,这些变化称为阳性反应。人们利用这些特点,应用耳郭的视诊法、触诊法、压痛法、电测法等,就可以粗略地了解人体内脏、躯体、五官病变,为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般认为,机体某个部位有病时,在耳郭的相应穴区上肯定会出现阳性反应点,但在耳诊中发现有阳性反应的点,却不一定说明该器官有病变,可能是某一相关症候群,或某一系统的功能失调的表现。

所以,临床上会出现“一穴多病反应”和“一病多穴反应”。例如肾穴出现阳性反应时,可能是肾脏本身的病变,如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能是肾虚腰痛、肾不纳气的气喘、心肾不交的失眠等;又如心脏病时,不但心穴有阳性反应点小肠穴也会出现阳性反应,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

此外,在耳诊过程中不能忽略生理良导点。有学者[2]研究表明,内生殖器、艇角、大肠、膀胱、食道、贲门、内分泌、锁骨及肩这些耳穴,经常会出现阳性反应,但患者却没有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理化检查结果亦不支持其相应病变,有学者将这些耳穴称为“正常敏感点”。

因此,在耳诊过程中,应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一视、二压、三探、四辨,并结合患者的主诉,与中医的望、闻、问、切及西医的视、触、叩、听相配合,必要时借助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后方可得出一个疾病的确切诊断。

3 取穴要点

耳针治疗的取穴要点是指准确选穴和合理配穴。准确选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选取行之有效的治疗主穴的处方;二是指在耳穴上刺激时选准敏感点。

耳针的取穴原则有:①相应部位取穴:例如胃类取胃穴,颈椎病取颈椎穴;②根据脏腑辨证取穴,例如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因此对于皮肤病,均可选用肺穴作为主穴;③按现代医学理论的发病病因取穴:例如月经病往往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故可选用内分泌穴作为主穴;④依穴位的功能取穴,例如耳尖穴有清热解毒之功,故辨证为实热证者可放血泻之:⑤按临床经验取穴:例如下屏穴又名饥点,有刺激丘脑饱腹中枢从而产生饱腹感的作用到[3],被广泛运用到肥胖症的治疗中。

人体耳郭的神经、血管丰富,但其体积较小、穴位分布密集、主治各异,加上耳穴与体穴不同,有的是一个点,有的是一个区,因此,取穴必须准确,方能取得疗效。例如耳穴之肺,是美容当中常用的穴位但其分布在心穴的周围,如不找准敏感点,则徒劳无效。在临床应用中,可先观察其穴位在外观上有无变色、脱屑或结节等病理变化,或借助探棒均匀用力找寻其压痛点,或配合耳穴探测笔或探测仪,找准敏盛点进行治疗方可奏效。

辨证施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内容,在拟定耳针治疗处方时,切切不可守着基本穴位处方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加减。例如痤疮患者,有体实症热,痤疮色红,伴有黄色头,口干便秘者,宜加耳尖放血泻其实热,加用大肠穴通肺之腑;若痤疮多次复发,愈后皮肤凹凸不平,舌淡、边有齿印者,宜加用脾穴以健脾实肌肉。

4 耳针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在耳针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不能只强调耳针的疗效,而忽视耳针的不良反应。目前,耳针的不良反应尚未被记载到教学课本中,但长期从事耳针临床的老师,或多或少会有这方面的经验,亦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报道。

神门穴有镇静安神、解痉止痛之效,可用于失眠、神经衰弱及各种痛证,而镇静太强解痉过甚则会出现嗜睡与肠蠕动减慢等不良反应影响夜间工作及正常消化,出现神疲嗜睡、腹胀乏力等弊病; 内分泌穴有调节内分泌功能、通经止痛之效,故可用于痛经、闭经之症,若通之太过则会出现经血过多、流血不止等,因此又非崩漏之所宜;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而临床经验表明该穴以舒张功能为主,多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血管闭塞性病症,而非出血性疾病之所宜;耳尖穴独有泻实之功,而无补虚之效,不应用于虚证等[4]。

图片

因此,如何与学生分享这些经验,总结归纳上升到更系统的层面,是耳针教学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

5 标准耳穴的推广应用

1992 年国家标准方案《耳穴名称与部位》(CB/T13734)制定,目前许多教材及学者发表的论文仍没有完全使用标准耳穴的穴名,这对耳针学习者造成了一定困难。

例如,治疗痛经使用子宫穴,应使用标准耳穴的内生殖器穴;治疗乳腺增生使用乳腺穴,应使用标准耳穴的胸穴;治疗肥胖症时使用饥点,应使用标准耳穴的下屏穴。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标准耳穴的推广应用,若学者使用经验穴时,至少应注明相当于标准耳穴的哪一穴,或指出其准确定位,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交流和学习。

耳针这门既新兴、又古老的医学分科,是不能仅仅通过十几个学时的课堂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在学习耳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及西医基础知识,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多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不断总结提高,方能将其更好地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