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寻新玉

 河滨散人 2024-03-27 发布于安徽

清溪文苑

闲寻新玉

      文/江咏萍

老家的屋后有片竹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每年立冬后,总想抽空回去,“寻”点笋子。

竹笋分春笋和冬笋。春笋应春风春雨而生,多半待成林后用来编制各种用具或用作它用。而冬笋就不一样,只要一出土就会因天气寒冷半路“夭折”,不能成林成材,于是,顺理成章成了桌上的“座上宾”,成了舌尖上的“宠儿”。

冬笋是埋在土里的“宝贝”,集鲜、嫩、脆于一身。“土里的货,识不破”,对于我这个零基础的人来说,只能采取“地毯式搜寻”。进入竹林,我俨然成了一位“扫雷手”,目不斜视,压低身腰,一边移动着脚步,一边扒拉着地上厚厚的竹叶与枯枝,除了贴着地面几根“生姜”似的竹鞭 ,连个笋影子也没见着。看着四周被我挖得大大小小的坑,一旁的先生打趣道:“你这哪是挖笋子,倒像是挖坑种土豆”。

一同前来挖笋的侄女婿小梁,从不远处几棵修长且竹叶稠密的竹子后面走出来  ,瞧他那得意的神情,一定是挖到了冬笋。果然,竹篮里,几根笋子像是裹紧金色包被的玉娃娃 !我有些诧异,同一片竹林,我怎么就挖不到呢?  只听他笑呵呵地说道:“挖冬笋的窍门很多,看凸起的鼓包且有裂缝的,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除外还要看竹叶的稠密、竹节的间隔、竹鞭的走向, 综合这几种方法就会很快找到冬笋了”。

按照小梁现说的方法,我向几棵植株浓密、叶色深绿的竹子走过去,选一颗竹节间隔很近的,再俯下身子仔细甄别竹鞭的走向,顺着竹鞭的走向细心查看附近土壤状态,果然发现离竹鞭一码(约五寸)的地方,有一块凸起的土包,拣开附在上面的腐叶,几条细小的裂缝呈现眼前,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喊我家先生:“快过来看看,这里肯定有竹笋”。先生将信将疑地走过来。我先用锄尖轻轻地掏了几下隆起的土壤,“嘿,还真是笋子呢”!顺着锄头的方向,一根嫩黄色笋尖豁然于眼前。我怕伤着笋子,示意他来挖。只见他撸了撸袖子握紧铁锄弯下身子,沿着冒出“笋尖”的四周,小心翼翼地边挖边掏开土,当整个冬笋完全露出时,活脱脱像个襁褓中的金娃娃!

竹笋素有“金衣白玉,蔬食一绝”之称。苏轼有诗赞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白居易在《食笋》中形容:“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经时不思肉”。挖回的冬笋,一层层剥开,玉色的笋肉酷似一座座玲珑的“玉塔”,无论切片、切丝还是切块,用炒、炖、煮、焖、煨等皆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荒寒的冬季,游走在葱翠的竹林中,清新淡雅的竹香溢满鼻尖,沁人心脾。头顶上滑过竹梢的风声,阳光斑驳,心静如水。挖冬笋不仅仅是为了解馋,更是为了远离喧嚣的俗世、享受闲静、让人神骨俱清的这份美好。

作者简介


江咏萍,女,专营女装。池州市作协会员,喜诗歌,爱散文,作品散见于报刊与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