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传》隐公二年讲座内容

 昵称503199 2024-03-27 发布于湖北

原创 龙田有雨 南山古社 2019-05-19 20:59

原文:

◇隐公二年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隐公二年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1、戎。戎狄蛮夷是先秦时期中原各国对周边部族的称呼。据《礼记·王制》,中原各国东方的称为夷,西方的称为戎,南方的称为蛮,北方的称为狄,所谓“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概分布,在先秦春秋时期,并没有严格按照这样的划分来称谓。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主要是以控制城邑等“点”的形式来控制国土,在各诸侯国之间,还散居着若干部族,这些部族,有些被称为戎,有些被称为狄,不一而足。以“戎”为例,据姚磊《先秦戎族研究》,东周都城洛阳及其周围为中,齐、鲁等国为东,东方的戎族占28%中部的戎族占22%北方的戎族占19%西方的戎族占12%,南方的戎族占9%,不明方位的占10%,打破了“戎必西方”的说法,从名称来看,有犬戎、义渠戎、山戎、骊戎等,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此处所说的戎当为今山东省曹县西北方之戎。潜,在今山东省济宁市西南。

图片

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

1、莒国,据逄振镐《莒国史略》,是东夷少昊部落后裔建立的古国之一,历夏、商、周三代,西周初年,三监之乱期间,曾于东夷诸国一起参与叛乱,后在周的连续征伐之下,由今费县一带而东迁至今胶县城西的计斤一带。纯秋时,莒国曾灭两国,一国即为此处提到之向国,另一国为地处枣庄市东的鄫国。战国时期,楚国持续伐莒,加之莒国统治者暴虐,政局混乱,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 ),楚发兵攻莒,一举灭之,莒地尽为楚国所有。向,姜姓小国。

图片

2、无骇。据郑樵《通志》,无骇父亲乃鲁孝公子公子展,柳下惠(展禽)是其子。据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只有担任一国之卿的人,其名才会被写入《春秋》。据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以宗法礼治社会为背景》及刘芮方《春秋时期鲁国的官爵关系探析》,考春秋鲁国官制,从级别来分,有卿、大夫、士等阶层,其中,卿分上下两等(另说三等,或先是两等,后三等),上卿由周天子册命,称为“命卿”,这个制度叫做命卿制度,太宰、司徒、司马、司寇、司空等属于卿。太宰为百官之长,但后来很可能被削弱乃至取消了,改由司徒执政。司徒本为掌土地钱粮之官,后来季氏一族长期占据此位专权,操持国政,司徒就成为了实际上的百官之长。司马掌军马士卒,司寇掌刑狱,司空掌工程营造。由下文可知,无骇担任的是司空。

在《隐公元年》部分,我们曾提到,国君子称公子,国君孙可称公孙,国君孙子的儿子则称氏,氏由国君赐予,称为赐氏、赐族,伴随着赐氏,标准着被分封为一个新的“族”。此处只称无骇,据杜预注,是因为此时无骇尚未被赐族。

3、极。鲁国附属小国。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1、庚辰。干支起源何时已不可考。据陈久金《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通过《史记》《说文解字》《释名》等文献记载,干支的含义可解释为: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文献对于干支含义的解释只是汉代时候的观念,干支的起源以及本来含义,目前尚存疑,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根据考古发现的甲骨文记载来看,我国最晚从殷商就已经使用干支纪日。即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得到六十组组合以纪日,六十天轮一周。

图片

不过据考证,当年距离该时间最近的庚辰日在九月而非八月,因此《春秋》这个日期可能是搞错了。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1、逆女。迎亲的意思。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1、归。女子迎娶到婆家称为归。此处言鲁国长女嫁到纪国。

2、纪子帛。此处“子”非指爵位。《春秋》里面称纪国国君皆称“纪侯”而不称“纪子”,据杜预注,此处子帛乃前文纪国大夫裂繻之字。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1、乙卯。十五日。

2、夫人。指鲁桓公母亲仲子。春秋时,诸侯死曰薨,诸侯正夫人死亦曰薨。

3、军队带着钟、鼓进攻曰伐。《庄公·二十九年》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鲁国在鲁惠公时即与戎交好,值此隐公之时又会见交好,所以说“修惠公之好”,戎请求结盟,但隐公没答应。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莒国国君娶了向国女为妻,然而此女却在莒国待不住而回到了向国。于是,莒国人就出奔入向,并将姜氏带回了国。

关于“入”,有两种意思,一是出兵并夺取城邑,一是出兵但并未夺取城邑。有说法认为此处莒国仅仅是出兵进入向国将姜氏带回国而并没有灭掉向,不过根据后面内容来看,其实是灭了向国的。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司空无骇率军攻入极国,并派费伯庈(音琴)父(音甫)灭掉了极国。“胜之”为灭国之意。此处费庈父即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之费伯。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春,戎请盟,但隐公不允,或再请盟,至秋,乃盟之。

据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先秦名为“唐”的地方有五处:一为古唐国,相传为商末尧后裔所建立之国,故地在今山西省翼城县,西周初年,被周攻灭,而改封周成王弟叔虞于此地,国号同样名唐,其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即春秋时晋国。二为唐国,故地在今随州市唐县镇。三为周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四为燕地,故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五为鲁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

图片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卿为君逆。按周礼,诸侯娶妻,一定要派出卿前往迎亲。同时,据桓公三年传“凡公女,嫁于敌国,姐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则女方也会派卿相送。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纪国大夫裂繻代表纪国迎亲,纪国鲁国结成姻亲,而鲁国、莒国不合,所以裂繻就从中劝和两国,所以称“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据隐公元年传,郑国太叔段之乱之后,太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卫国为其出头,出兵攻打郑国,夺取了廪延。此处说郑国攻打卫国,正是为了报此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