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分享】为你揭开肠系膜的神秘面纱

 xyf4345 2024-03-27 发布于浙江

英国《柳叶刀·肠胃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报告说,2012年,他们通过精细的电镜检查发现肠系膜事实上拥有连续结构;在过去4年间,他们又持续收集了证明肠系膜是独立器官的进一步证据。

主导此项研究的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医学院教授卡尔文·科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研究论文已经过同行评议,可以宣称人体内存在着这个此前未被承认的器官,“一百多年前流传至今的解剖描述是错误的”。

得益于这项研究,医学院的学生们自2016年开始就已经将肠系膜作为一个独立器官来学习研究。全球最著名的医学教科书《格氏解剖学》也已经更新了这一最新定义。

我们先来看看肠系膜是什么鬼?

图片

肠系膜是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生长在躯体左右两侧的腹膜在肠的背侧和腹侧相合,分别形成背侧肠系膜和腹侧肠系膜。腹膜的一部分,包在小肠和大肠的外面,把肠连接在腹腔的后壁上。

人类最早对肠系膜的视觉认知应该是来自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就是那个不务正业的画家)画下的肠系膜结构,500多年以来,我们都认为连接肠道和腹部的肠系膜是由多个单独部分组成的碎片结构,是一种并不重要的人体“附件”。

图片

这位来自利默里克大学医院的科学家的新研究则发现——肠系膜是一个连续的结构,是一个独立器官,需要专门学习研究。

同时,肠系膜更细分的结构亦得以确认,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右结肠系膜及直肠系膜5个结构都被Coffey团队“画”了出来。

图片

小编感觉是不是要称作“肠系膜列车”?

在未来,作为“器官”的肠系膜或许会影响目前解剖学中对腹部疾病的分类(全球著名医学教材《格氏解剖学》已经根据这一研究更新了定义),肠系膜学在临床及医学研究中也许能“自立门户”。

“如果像其他器官一样看待肠系膜,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一器官对腹部疾病进行分类,肠系膜学在医学研究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就像肠胃病学、神经学和肛肠病学一样。它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类似肠系膜学的研究领域。现在我们构建出了它的解剖结构,下一步是研究其功能。如果理解了功能,就能分辨出功能的异常,进而诊断疾病。以上加在一起就是肠系膜学的研究领域,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

可以知道的是,研究者们对于肠系膜的研究还有待进展,功能方面尚待完善。

然而,激动人心的转折来了。

我们众多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学习者对此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没有想到我们中医讲的“三焦”?

小编在这里继续啰嗦一下。

图片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

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

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

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

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三焦”到底存不存在?

如果真的存在,又指的是人体哪个器官?

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不休、各执己见的一个问题。

图片

我们下面看看中医的“三焦”与“肠系膜”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1.特点上;


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

2.部位上;


《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从此可以大致看出,中下焦的位置与肠系膜好似有些重合。

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谓:“三焦亦是膜,发源于命门,下焦为包肾络肠之膜,中焦为包脾连胃之膜,上焦为心下隔膜及心肺一系相连之膜。”

3.功能上;


关于三焦的功能,历代医家的观点可以总结为:

①通行元气。如《难经》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

②运行水谷。《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③运行水液。这在《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看到这里,连小编差点都信了。

不过其实还有很多说法,比如:

三焦“水道出焉”,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也类似胸腹腔的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沟通全身津液。

三焦与命门元气的运行相关类似于神经系统的特点,更有人认为三焦为整个“植物神经”。

小编写到这里,绝不是为了西化中医,当然我大中医博大精深,不是谁想西化就能西化得了的。

也不是为了挑起中西谁优谁劣的对比,毕竟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

我们中医学的五脏六腑,也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图片

以心肾为例,主藏神的心,既不是解剖学中的心脏,又不能笼统地说心就是脑;主生殖的肾,也不是解剖学中的肾脏。

古人所说的“有名有形”的脏腑,如果以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观点来对号,那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医脏腑的实质,也不可能找准每个内脏的形体。

因此,脏腑都可以看成是无形的,况且三焦一腑,说它有形还不如说它无形比较确切一些。中医学中的脏腑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推断出来的,包含解剖、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任何一个脏腑都不会恰好是西医学中的某一个脏器,或者是某一个生理解剖系统。

图片

三焦也不例外,只是从表面上看它指不出一个现成的同名脏器,而显得特殊,其实应当是中医学整个脏腑学说中的一部分。为此有人认为:若三焦是无形的,那么五脏六腑亦为无形,这是藏象理论特点所决定的;若三焦是有形的,那么五脏六腑亦当有形,其有形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实体,而不是西医学某一个同名脏器。

古代医家详于脏腑功能的论述,而略于脏腑形态的研究。所以,单纯追求西医的形态学与中医理论的汇通,这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对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应当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以冀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脏象体系。

用内脏松弛术松解小肠系膜根部

可以有效改善顽固性失眠问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