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春茶笔记8】武夷山新茶季前夕,茶农们都在忙什么?

 小陈茶事 2024-03-27 发布于福建

《1》

最近,武夷山天气情况不错。

这对武夷山茶人们来说,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因为,距离新茶的开采时间,已经不足月。

考前的冲刺阶段,茶农们,都在筹备新茶的采制事宜。

武夷山八阿哥说,现在村里人隔三差五都往山里跑,拿当地话说是“巡山”。

观察自家茶地里茶叶的发芽情况,还有周边整体的生态环境。

并拍摄一些照片存档,把隔个三两天的照片放一起对比观察茶芽的生长速度。

海拔相对高些的岗上的早生种,茶芽已经悄悄冒出来。

正岩茶区海拔低,还在生长中。

特别是坑涧茶,因为地势,阳光照得少,环境阴凉,芽头发得更慢些。

拥有大片马头岩茶地的八阿哥极有诗意地说,他们正在“静待春天的第一抹绿”。

《2》

关于今年春茶的生长情况,根据巡山后所获知的茶树信息,配合这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武夷山八阿哥做出了乐观的估计。

他感慨,怎么也要轮到好一点的天气给我们了。前两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岩茶品质受了影响,本来行情就不好,天灾一来,简直是雪上加霜。一年比一年惨。

确实,这些年,好似武夷岩茶流年不太利。

距今最近的是去年春茶季,彼时,茶树生长发育几乎全部乱套,比往年提早了很多。

更有甚者是,某一片茶地里,有的芽长得老高了,有的则慢吞吞才开始吐蕊。

生发情况如此参差,完全没办法采。

茶农们把这种反常情况归咎为前年的大旱,并戏称说茶树是”内分泌失调“了。

今年(2024)开春以来,虽没有十分充足的雨水,但有过几轮雨,加上一月份时天赐的一阵雪,茶树得到了很不错的滋养。

八阿哥预估,只要后面这些天不出现什么极端天气,那基本可以保证今年茶叶的品质了。

应该能超过前两年。

这是他的原话。

《3》

根据巡山的结果,初步判定今年茶树采摘在4月份中旬。

不过,两位茶农给出的采摘时间有些出入。

武夷山胡一刀说,4月10~13日开采。武夷山八阿哥则预测,要到20日才能开。

这个结果,这跟两位所属的村落和所拥有的茶山有关。

前者是黄村一带的茶农,属于半岩以外的茶山,可能又海拔稍高,所以茶树成熟得早。

后者是天心村的茶农,以正岩茶山为主,每年采摘都会晚于外山、半岩一带。

至于这每家每户的农忙跨度多长,视他们茶地里的品种而定。

如果家里种了一些外来品种,例如八仙、凤凰单丛,要比高香品种更早采摘,还有些晚生特殊品种,雀舌、不知春、奇丹等,会跟最早一批采的茶相距一个月时间。

要是这户人家里只有水仙、肉桂这两个品种,那在五一前后基本做完,便可早早收工。

所以,这家里的茶树品种特别丰富的,做茶期跨度一个月,而品种单一的茶农,只需密集地做几天茶,就能结束一整年的战斗。

《4》

采茶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工厂的整理。

这要细致谨慎,不容有失。

那些做青桶、揉捻机、杀青机等闲置了一年没用,肯定要提前开机试试运转情况。

机器、设备的清理,也是一道繁琐工序。

记得有一年,一个茶农的奇丹做出了一股子油哈喇味。

后来复盘,发现是测试杀青锅时有些发涩,上了些油,工人粗心,忘了清理。

那年奇丹恰巧是第一批做的茶,估计是沾染了机油味。

这款茶一直都做得不错,李麻花每年都很期待这款茶,那年就落了空。

足见,制茶真真是个细致活,稍一粗心,就毁了一批茶。

除了设备的调试,采茶、搬运工人的人选也很重要。

由于人工紧张,工人们都要先预约好,免得到时候临时找不到人手,茶白白撂在树上,长老了。

去年就遇到这样的情况,武夷山胡一刀家临时加采一片茶山,打了很多通电话都招不到搬运茶青的工人,急得团团转。

后来借助了互联网的力量,在微信群里广发英雄帖,终于找到了工人。

大的茶厂都会有一批长期固定的做茶班底,相对从容。

小厂则比较被动一些。

一切都需要提前筹备停当。

《5》

另外,我还关心一件事,那就是茶青的预定。

在武夷山,不少茶农自家的茶山数量有限,茶不够卖,或者是品种不够丰富、茶山不够好,多多少少都要收点别人茶青。

村花就是其中的一个。

老早,早在去年,就听村花说今年要收茶青。

她说,今年准备在三姑开个店,要预备一些精品茶,自己家里的茶主要是性价比高的低端茶,所以要找别人收点青叶。

细问之下得知,这两天收青的风向和规则有些变化。

大家都不会盲目收青,市场走势理性,他们也要做出理性的应对。

不然到时候做了一堆的茶卖不出,囤积仓库,产生资金压力。

像那些普通的大众化的茶能满足基本需求就好,尽量还是要收一些高端或是有特色的茶青。

好的茶价格一直是起伏不大,甚至还有些上浮,就像市中心的房价,较为保值。

没有特色表现很平的茶,每家每户都有,不具备强大竞争力,备足一年销售的量即可。

《6》

至于茶青收购规则的变化,是随着风向的变化而变化。

以前的做法是,看中哪个茶山的青叶,必须提前打订金。

到了做茶时,无论晴天、雨天,都要去采,采到好不好都是自己的。

颇有些开盲盒的感觉。

然而,即使条款如此霸王,好茶青依然供不应求。

毕竟岩茶好卖的时候,大家一窝蜂上,有茶青就收,范围甚至扩大到建阳建瓯一带。

而现在,收茶青的人在缩量,标准也有了改变,不再那样盲目,而是精打细算地收,有选择有目的地收。

这种调整,便导致了不少要出售的青叶,滞留在茶山里,只能由青叶的原主人自行采了去做。

这也给收青叶的人创造了灵活的空间,他们可以到了做茶时,看那些没有被预定的青叶品质如何后再做决定。

盲盒开了后,卖青叶的人又占据主动权了。

他们看上的生长品质好的,又遇上大晴天的青叶,就需要加点价收了。

这是以前没有遇到的青叶买卖方式,去年才开始的,市场反响还不错。

是以,今年应该会延续下去。

《7》

一切规则的改变,皆因市场规律的变化。

对于武夷山的茶农们,应以不变应万变。

不变的就是扎实的做茶功底,以及娴熟的做茶手艺。

只有把茶做好了,才能抵御所有的风浪。

任它风高浪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