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思明居士 2024-03-29 发布于河北

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

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文化渗透,较之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更为厉害。

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只能亡国,但文化渗透却可灭种。

自鸦片战争之后,强盗们打了进来,为了使其军事侵略、经济掠夺之恶行具备“合理性”,他们开始进行文化渗透,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很轻易便可麻醉中国人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继而心甘情愿接受他们的侵略与奴役。

对于他们来说,类似于大肆屠杀印第安人这样的做法,其实并非上策。

要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彻底洗脑,使得我们不反抗不斗争,他们才能永远控制着犹如行尸走肉一样的廉价劳动力,以达最终目的。

一百多年过去了,他们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在广度与深度上虽有延伸,但其核心就是两招。

一是传媒渗透,二是教育渗透。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首先,我们说说传媒。

西方列强之所以要以传媒作为文化渗透的途径,是因为这样的手段,可以控制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

这句话,出自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给英驻上海领事白利兰的信》,他在其中说:“别的方法可以使成千的人改变头脑,而文字宣传则可以使成百万的人改变头脑。”

所以他们觉得,虽然办医院、办教堂也很重要,但收效太慢,玛·布朗宜在《没有更迅速的道路》里说:“我们还有一个办法,一个更迅速的办法,这就是出版书报的办法。”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不到20年间,外国教会和外籍传教士们在中国开设的报社就有32家。

其辐射范围,已由最初的华南沿海,扩展到华东、华中、东北。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至19世纪末,他们在中国先后创办了160多种中文、外文报刊。

你可能觉得,160而已嘛,应该也不算多吧。

而事实上,这个数量已经占到了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95%。

包括《中外杂志》、《圣教杂志》、《遐迩贯珍》等等,这些中文报刊基本都是由外国教会、外籍传教士所创的。

这些刊物并非用来阐述基督教义,更多的是以新闻评论为主。

譬如《教会新报》,你若只看报刊名字,会以为它是用来宣传教会内容,事实上却是以刊载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

你可能又会问,清朝末期的民众,十有八九都不识字,他们办这些报刊真的有影响力么?

太有了,而且是精准拿捏!

清朝作为一个封建帝国,士大夫们的地位高,普遍受到民众的尊敬,而士大夫阶层即代表了清朝的精英阶层,实际上控制、统治着清朝,只要这些报刊洗了士大夫的脑,再由士大夫去影响亿万民众,就可轻而易举地实现他们的目的。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文化渗透并非军事侵略,它主要就是靠着一个潜移默化,所以它不会一上来就很狂很急很暴躁。

因此,带有传教性质的渗透方法,就是最为适合的。

我们并非说这些报刊一无是处,其中确实也有部分有益的内容,譬如最初把马克思以及《资本论》介绍到中国的就是《万国公报》。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但其夹带私货,竭力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其侵华行为强行辩护,这才是这些报刊的创办初衷。

他们如清风拂面般,宣传“万民皆是一家”这样的调调,宣传他们不远万里而来就是为了“和中国敦和好之谊”,宣传不平等协议为“通商好事各得其所”,等等。

在制造“侵略有理”舆论的同时,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炮制所谓“黄祸论”,宣扬黄色人种对他们构成了威胁,企图以此论证他们的“正义”,譬如《中外新报》、《万国公报》等。

当中国的仁人志士逐渐醒觉,这些报刊又装出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反咬中国人民对他们是“不以为德反以为仇”,他们污蔑反清起义的农民为“奸人莠民”,他们咒骂领导民主革命的孙中山为“孙贼孙逆”。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那么,为何在控制了这么多传媒、输出了这么多内容之后,他们并未成功呢?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者,是因为华夏文明的悠远与璀璨,我们曾经领先了世界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到了清朝因闭关锁国而落后,我们的文明是耐得住腐蚀的,他们想彻底地洗掉,没那么容易。

二者,中国人并非愚民,我们有着与他们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群靠着烧杀抢掠、夺人领土而起家的强盗,怎知数千年前的中国就已有了百家争鸣的璀璨?

因而他们的报刊,反倒为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中国人开了一扇“窗户”,使得仁人志士在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也激起了救国自强的决心。

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他们这些侵略者,最终也被赶了出去。

但显然,人虽然是被赶走了,但其通过传媒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想想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纸媒,有没有一些杂志经常告诉你,别人搞的下水道不渗水,别人的街道很干净?

想想看,这个世纪初的互联网,有没有一些“大咖”经常告诉你,别人的制度很先进,别人的自由很香甜?

再到如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你所能搜到的、被严厉惩处过的、被勒令整改过的、被永远封禁账号的,多得我都数不过来。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还记得日本外务省在中国收买的那些人么?仅是名单披露出来的就有那么多,那些还未曝光的呢?又会有多少?

那么多的知名学者,那么多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必然也能够影响到不算少的中国民众。

以收买公知作为手段,以收买中国的报刊作为手段,这不就是他们以前自己开设报刊的升级版么?

汤换药不换,他们只是做得更加隐蔽了,更加阴险了。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其次,我们说说教育。

相比起传媒,教育更为重要。

因为传媒所影响到的多是大人,教育就是对小孩下手了,荼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下一代,还有什么手段比这个更阴损的么?

鸦片战争之后,在创办报刊的同时,他们通过教会在中国办学,以培养亲近西方的“精英人士”,企图在意识形态层面,更加有效地影响中国,以达他们全面掌控中国政治、外交、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目的。

凭着坚船利炮的军事威胁,凭着不平等条约的各种特权,凭着割地赔款的经济压迫,西方列强开始以“教会大学”为基本框架,进行教育方面的文化渗透。

1882年,美国长老会在山东将登州文会馆正式升级为学院,由此开启了他们的计划。

到上世纪20年代末,西方列强在中国所开办的各类“教会大学”,已是遍地开花。

彼时的中华大地上,由外国人开办的学校,其学生数量占据了整个中国在校学生的32%,而这其中,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占比,更是高达80%以上。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譬如金陵、齐鲁、协和、岭南、雅礼等,都是“中华基督教大学联合会”的成员,其所投入的办学经费,几乎也与我们的国立大学一样。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时候,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曾致函罗斯福,他在信中如此说道:“如果美国在十五年前就做到把中国学生之潮流引到美国来,并使这个潮流不断壮大,我们今天就一定能够通过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们,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最令人满意又最为巧妙的控制。”

以教会大学为途径,渗透西方文化,奴化中国人的思想,这就是他们在20世纪初最为重视的渗透手段。

解放前夕,协和医学院美国校长顾林,曾写信给国民党卫生部的美国顾问兰安生:“用一百万美元支持教会大学,比用两百万美元帮助蒋介石更有用,军队会叛变,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们更驯服更可靠。”

由此可见,他们之所以开办大学,绝不止于教育本身,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教,这其中实在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政治目的。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西方列强在华开办的刊物与学校,很快也就成为了历史。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没能再进来,直到80年代之后,当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他们对于中国教育的渗透,也就有了新的途径。

这一方面的案例,我们无需过多赘述,轰动一时的“毒教材”、“毒试卷”说明了什么?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我们当然希望那些“毒教材”、“毒试卷”的出现是因审核不严而导致,因为这是我们比较能接受的。

如果说是有人故意为之,那我们就该保持十二分的警惕了,这说明了他们在这方面的渗透,已经是无孔不入。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所以我们为什么说,敌人亡我之心不死。

从以前的军事侵略,到如今的“和平演变”,哪一样不是欲致我们于死地?

近些年来,东欧、中亚的颜色革命,北非、中东的政局巨变,又有哪一件事的背后,离得开网络上的信息传递与煽动?

以传媒、教育两方面为主攻方向进行渗透,宣传其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诋毁我们的主流意识与民族文化,意图颠覆我们原有的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

这,就是他们正在做的、以后也还会继续做的事情。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而这其中,又不外乎三种手段。

其一,利用互联网与其他传媒渠道。

如文化交流、电影电视、学术研讨、报刊杂志、艺术表演等,他们以软性攻击形式,进行强制性的灌输。

其二,以宗教为手段进行渗透。

以宗教交流为掩饰,为他们的价值传播进行掩护,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占领并控制我们的思想阵地,消融瓦解我们的意识形态。

其三,通过资助、扶持中国的“西化精英”,意图“和平演变”中国。

如日本外务省的那些手段,如通过一些基金会对“西化精英”进行扶持,收买走狗。

所以我们为什么说,要文化自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那么,对于他们几乎无孔不入的渗透手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不外乎,也就这么几点:

其一,道德上的教育。

一个人无才,至多只是平淡一生,这并不可怕,因为世上99%的人都不是天才。

一个人无德,才是真的可怕,缺少了道德约束,什么事干不出来?无德之人若是刚好有才,流毒更甚。

因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与道德认同感,实是重中之重。

其二,法律上的健全。

文学创作要有底线,艺术创作要有底线,划定底线以加强对不良文化的监管,狠狠打击那些胆敢放肆之人。

搞“毒教材”的,伤害民族感情的,诋毁英雄先辈的,绝不能轻轻放过。

其三,传播上的监管。

尤其是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很快就能迅速于网络上传播开来。

如果内容审核不严,一些不良的文化观、价值观就可迅速弥漫开去。

其四,文化上的自信。

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点底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如果我们只看到一些传统陋习,就以偏概全,全盘否定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都不需要等人渗透了,自己就已经把自己搞没了。

已经一百多年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还用这两招

文化,向来是多元的、包容的。

我们防止渗透,并不是说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如果是那样,就与狂妄自大的满清无异了。

了解不同的文化,为我所用者即用,这向来也都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包容所在。

坚守住底线,不符我价值观者、颠覆我世界观者即舍,能够做到如此,也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