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兵基本战术与武器的演进

 xiaopanglang 2024-04-05 发布于山东

自从火枪时代以后,对于步兵战术的使用,出现了数次大的变化。

火枪的基本成熟阶段是火绳枪。

在更早的火门枪时代,由于射击方式很难无依托下独立完成,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完善的单兵武器。

火门枪时代的火器使用更多是袭扰类,也就是在正式接战前先行扰乱对方。或者作为守城战中的纯粹防御手段。

但是火绳枪因为有了点火装置,所以双手据枪击发成为可能,其武器射击方式已经接近现代枪支了。

早期火枪的使用特点,是威力大,射程较远,但是精度差,速度慢。

基于这种武器特点,火枪兵的使用模式是在长枪兵掩护下,分段射击。

防御作战使用高栅栏作为掩护。

多段射击的好处是弥补射速慢缺点,在面对骑兵时能保证火力的连续性。

同时齐射能弥补精度差的问题。

并且充分利用了火枪相对冷兵器的持续作战更好的优势。

这个时代典型战术就是西班牙方阵,通过长矛兵和火枪手的混编,基本淘汰了战场上的冷兵器兵种。

但是此时的火枪手还没有完全的线列步兵,其主要原因是火绳枪安全性低,毕竟是明火,靠近容易引燃队友。同时火绳枪射速还是太低,所以整体需要较厚的阵线来保证整体火力密度。

随着燧发枪的普及,射速增加了,并且相对安全度增高,火枪枪兵可以靠得更近,于是步兵队列厚度变低,一般只需要2-4排士兵分段设计就能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

这样火枪兵使用宽正面横列,就很容易在正面形成持续火力杀伤。

于是线列步兵诞生了。

燧发枪早期精度还是太低,所以使用密集射击方式,就要足够的火枪同时使用,所以横列长度就要足够长了。

同时,有一种线列步枪的经典战术,就是抵近射击。

燧发枪虽然相对火绳枪射速略高,但是其实还是不够高,所以线列步兵尽量前进到对让足够近的距离,只要顶住对方先期远距离射击的伤亡,抵近齐射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亡,很大概率因为其抵近射击的高伤亡迫使对方无法维持战线。而无法维持战线的火枪手,对于骑兵就是轻松收割的对象了。这个战术英国人很擅长,电影《爱国者》中,对此有过很完整的再现。

但是,这些都是基于早期燧发枪使用滑膛,弹丸精度太低,有效射程不足。

线列步兵被淘汰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有米涅弹、后击针装枪共同完成的。

在早期线膛枪开始逐渐进入军队中,就出现了一种使用这种武器的兵种:散兵/猎兵。

实际上是使用较好远程精度武器的,不参与线列作战的士兵。

但是早期线膛枪装填困难,成本高,并没有成为主流。

但是在米涅弹出现以后,其装填难度降低,精度大增,有效射程大增。军队中的散兵配置增多。

但是对于主流几个大国其军事技术的惯性犹在,所以即使在米涅弹普及中,只是增加了散兵的数量,但是线列步兵依旧没有淘汰。

虽然米涅弹基本还是前膛枪,装填还是要站姿,但是其射程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步枪,对敌打击已经完全不用线列抵近射击,合理的战术就不应该是线列作战了。

但是战斗方式的转变,从来就具有非常大的惯性,没有足够的多鲜血不能扭转这个惯性,就如同一战法国士兵在马克沁机枪和铁丝网面前还要集群冲锋一样,所谓血的教训总是比较深刻。

各国的线列步兵战术基本都是在后膛针发枪普及以后迅速淘汰的,诸如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以后才彻底淘汰线列步兵,使用散兵作战。

这里关于线列步兵淘汰的过程,除了后装线膛枪,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火炮技术的进步,让线列阵型很容易被火炮打乱。

线列步兵战术的替代者,是散兵线和密集冲锋。

在没有速射武器的时代,局部采用足够的兵力反复冲锋,就能撕裂对方的防线,属于集中兵力和火力形成局部优势获得突破。

但是随后出现的速射武器,彻底淘汰了密集冲锋。

以马克沁机枪为代表的速射武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无视个体堆叠带来的兵力优势。

也就是说,局部堆叠兵力获取优势突破的战术无效了,这个大大强化了防御方的优势,于是一战进入了蹲坑模式。

直到全新增强防御力能无视机枪火力的武器出现,才让运动作战成为了可能,这个就是后话了。

当然,甲与盾之间的演进,也让战场弱化了单兵能力,最终让纯步兵这一战场主力逐渐边缘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