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故事(32)——中国陶瓷进入彩瓷时代的标志:“元青花”

 培训班背包 2024-04-08 发布于陕西

青花瓷是元、明、清时期主要在景德镇烧制,在瓷坯上用钴料绘彩,施一层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造而成的蓝色花纹釉下彩瓷器,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性符号之一,对世界和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片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唐代时期,随着钴料在唐三彩陶器上的使用,工匠们也尝试在瓷器上应用钴料。1998年打捞的“黑石”号沉船中发现了3件河南巩县窑唐代青花瓷,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青花瓷。元代以前景德镇就开始生产青花瓷器,但用的是未经提炼的国产钴料,蓝色比较灰暗。

图片
唐  巩义窑青花花卉纹盘

人们广为认识元代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是从收藏家大维德收藏的一对有“至正十一”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开始的。1927年英国人霍布森在《老家具》杂志上发表《明代以前的青花瓷器》一文作了介绍。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国内元青花窖藏和墓葬的不断发现,特别是江西省高安一窖藏发现了19件元青花,元青花开始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的热点。

图片
图片

“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及铭文细节

元代景德镇窑制瓷有了革命性的改进,胎料配制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烧成温度,同时借鉴吉州窑绘彩工艺,从中东地区引进低锰高铁、呈色鲜艳纯正的“苏麻离青”优质青料,终于在14世纪30年代以后生产出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色泽浓翠艳丽的青花瓷,元青花成为中国青花瓷器成熟的标志。

图片
元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元青花在器型和装饰上,体现了元代多民族交融和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融的影响。典型的元青花造型大部分是中国传统造型演变而成的,如梅瓶、玉壶春、葫芦瓶等,装饰中的人物故事多出自元曲,动物和植物题材是唐宋以来常见的。但元代的青花瓷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中东地区是主要市场。因此,元青花的造型和装饰中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因素。元青花造型硕大、丰满、雄伟,器型包括大盘、大碗、大罐、扁壶,不少与中亚、西亚的陶器、金属制大盘等相似,主要使用大件器皿与伊斯兰地区围坐共食的饮食习惯相关。元青花的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使人感受到浓郁的“阿拉伯式花纹”意味。

图片

元青花大盘

元青花的成型制作,对于瓶、罐类的“琢器”,采用阴模印坯分段成型、然后接装的工艺,因此器物内壁常见抹痕;对于碗、盘类的“圆器”,则采用将坯泥置于阳模上、人工挤压拍打成型的工艺。大量采用模印方法成型,主要是元青花的胎泥中加入了可塑性较差的高岭土,增加了拉坯的难度所致。

图片

青花罐中的抹痕

元代景德镇生产青花瓷的窑口主要是湖田窑和老城区两地,2002年在湖田窑发掘出元代龙窑。由于景德镇元青花生产的时间不长,大部分出口海外,在国内流传至今的很少,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元青花不足400件,其中国内只有60件左右,大部分为考古发现。

图片

湖田窑址分布图

元青花的烧制成功,打破了青瓷、白瓷、青白瓷等以釉色、刻划、印、剔或绘黑、褐、红、绿彩的局限,以雅洁幽菁的蓝色为后世的中外陶瓷颜色画法开辟了新路。氧化钴釉下彩因耐腐蚀而经久耐用,有利健康,从而使青花瓷成为明代主流。由于青花瓷发色比较稳定,对烧成气氛的要求不太严格,所以成品率较高,促进了瓷器的大量使用,使元代以后中国陶瓷逐步进入了彩瓷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