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着苏轼徐州行迹去探寻(二)

 新用户82177594 2024-04-08 发布于江苏

桓魋墓中弹琴而歌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李六如

“他来了,他来了......”清明时节,春和景明,“苏迷三人行”团队,再次踏上了苏轼徐州行迹的探寻之旅。4月6日一早,各小组自四面八方来到徐州经开区霖雨山庄集合。
在霖雨山庄小区的南侧,经开区为了纪念苏轼为民祈雨在这里修建了祈雨亭和长廊水榭等景点,景点占地面积不大,亭子与水榭之间是一个水塘,怪石纵横,碧水清幽,长廊柱子上挂着一幅楹联:“霖雨春秋布甘露,龙泉昼夜润苍生。”水塘的东侧是一座六角亭,亭中立着一方两米多高的石碑,上刻“霖雨苍生”四个大字,背面记述苏轼石潭祈雨、恩惠苍生的事迹以及“霖雨山庄”命名的含义。

霖雨山庄位于青龙山的山阴,而苏轼真正祈雨的地方实际上在青龙山东侧的老龙潭山上。
老龙潭山,海拔近百米,潭内终年有水,大旱不绝。宋神宗元丰元年春,徐州大旱,苏轼听说这里有口神泉,于是前来这里奉命为民祈雨,他在《起伏龙行》叙言中讲到:“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并命名这口泉水为“徐门石潭”。

祈雨不久,果然得雨,旱情解除。待到初夏,苏轼照例又来谢雨,沿途所见一片令人欣喜的和谐景象,不由一口气写下五首《浣溪沙》。
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说明苏轼是下午去谢雨的。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接着转笔写人,儿童黄发,老人白首,故称“黄童白叟”,这是聚观谢雨的人群中的一部分,此处暗用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句意,也寄寓了作者“乐人之乐”的情怀。
词写到日、村、潭、树等自然景物,鱼、鸟、猿、鹿等各类动物,黄童、白叟、采桑姑等各色人物及其活动,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
第二首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写自己进村之后出现的一个热闹场景。首句写村姑匆忙地梳妆打扮一番去见太守。“旋抹”刻画出少女第一次得见州官的急切、兴奋心情。接下来二句,写村姑们争看太守,连心爱的茜罗裙被拥挤的人群踏破也顾不得了。这样写既烘染出场面的热烈,又表现出围观少女精神的集中。
这几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给北宋文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为农村诗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表现了农民大旱得雨、幸免饥馁的喜悦心情以及词人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重新走在苏轼走过的路上,感受着苏轼的感受,去畅想更美好的生活。

探寻团一行来到了徐州大运河荆山桥遗址。荆山桥原来坐落在徐州东北十公里处荆山口,横跨于京杭大运河,建成后,历经战乱,屡遭厄运,到新中国成立时已面目全非,仅能勉强通过行人。1958年,因疏通大运河,主桥体被拆除,目前看到的荆山桥遗址保留有石牌坊。该坊原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结构,今已残缺不全,仅剩三柱二间。其中间大字板题刻"荆山桥''、"利涉大川"。次间大字板题刻"望岱"、''就日"。东次间荡然无存,据考证,原来东次间大字板题刻"朝宗"、"瞻云"。正面题刻楹联:山近彭城,人遵玉路,虹影飞空,湖光澄碧,彩映云龙瞻瑞霭;功成砥柱履周行,百世津梁歌利涉。

荆山与苏轼有着不解之缘。宋1078年,荆山附近暴雨成灾,苏轼与同僚吴正字、王户曹一起去视察,看到被淹的大片土地,想到了西汉时期御史大夫张汤建议开凿“褒斜道”的典故,就想在荆山下开凿一条田间水道,把荆山东西的两条河流贯通起来,积水就会自然而然消退,终因“地多乱石”,工程巨大,无法实施。开凿田间水道的想法行不通,苏轼又问同僚:“用车水的办法是否可以排涝?”由于涝灾面积过大,这个想法不亚于天方夜谭,所以被同僚报以雷鸣般轰笑。虽然苏轼的想法最后都没有行得通,但是却体现了苏轼心系百姓和为民解忧的高贵品质。然而,苏轼的愿望还是在在明末实现了,至明代,由于黄河夺淮,水位抬高危及徐州城,遂于上游北岸丁楼、孤山、苏山头等处分水,汛期引入微山湖,枯水期自微山湖引水经不老河于荆山桥等处入河济运。

据史料记载,乾隆南巡四过徐州,为此桥作过《荆山桥记》、《荆山桥歌》等四篇诗文。“荆山桥”与“金山桥”为谐音,所以开发区在1992年7月成立之时取名“徐州市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来更名为“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我曾在徐州经开区工作二十年,见证一个小村庄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全过程。
沿着苏轼的行迹,继续北寻,登上位于徐州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的桓山,考察西麓的桓魋墓,今墓道壁面上有“桓魋石室”四个正楷大字,为明朝钦差曹运总兵官杨茂手书。石室内空间开阔,格局如同“两室两厅”,分为南北两耳室、中室和后室,面积约100多平方米。进门左侧是一排排石架,传说是桓魋放置兵器的地方。此墓早年遭到盗掘,目前已是空墓一座,成为爱好古迹的现代人一处“网红打卡地”。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在宋,见恒魋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工匠皆病。夫子愀然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朽之速愈。司马恒魋听到孔子如此之说,非常不高兴,又听闻宋景公想要重用孔子,于是心生不满,准备派人刺杀孔子。幸得孔子的弟子子路探听到了消息,催促孔子快快离开,孔子微服过宋,最终才侥幸逃脱。孔子与桓魋之间多年结下的梁子,这段故事却被北宋大文豪苏轼玩坏了。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正月,徐州知州苏轼带着一行八人,到此一游,挥笔写下《游桓山记》: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晦,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还在石室里开了一场曲水流觞雅集音乐会,道人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一帮人唱着苏轼现场填词的原创歌曲骂着桓魋,替孔子复仇,苏轼还感叹:“我们在这里弹琴而歌,桓魋是听不到了。如果听到我等鼓琴而歌,他能从中领悟生命短暂、一切枉然,也许愚蠢的事就会少做些。”苏轼留下的文章与诗词,令桓魋石室名扬四海。无数文人墨客踏着他的足迹前来一睹石室风貌,并留下石刻以作留念,证明自己曾经“到此一游”。

桓山之所以一度名闻天下,很大程度缘于大文豪苏轼的名人效应。今日“苏迷三人行”团队再次探寻桓魋石室石室,模拟当年苏轼一行八人在此的游园场景,探寻团成员小徐现场演奏古琴曲《兰陵王》,该曲以兰陵王高长恭的经历为蓝本创作而成,他骁勇善战,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军功显赫。尽管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现场聆听琴声,犹如拨开历史的烟尘,如回古时战场,把将战士离别、大将出阵、两军对垒等场景淋漓呈现。司马桓魋本想用石椁来防盗不朽,今天看来,还真是应了孔子的那句“若是其靡也,死不如朽之速愈”。
返程路上,途经吕梁风景区,在悬水村小憩,这里曾是苏轼工作过的地方。北宋时期,朝廷在吕梁镇悬水村设立屯田司,屯田员外郎仲伯达驻守此处。彭城大水期间,吕梁镇的大小官员全部出逃避难,惟有仲伯达坚守岗位。苏轼多次到吕梁山、吕梁洪和悬水村考察,先后四次以仲屯田为题写诗。在《答昌梁仲屯田》一诗中,有句曰:“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

放眼望去,一大片五彩斑斓的风景映入眼帘,原来是素有“苏北小婺源”的圣人窝樱桃谷。驱车走近,空气中混合着樱桃花的清香和油菜花的甜香,春天的气息直抵肺腑,令人迷醉。
苏轼在徐州任职两年,轻车简从,忙碌于徐州的东西南北,入凡尘,接地气,心中始终怀揣着百姓,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谢谢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