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具的选择对茶叶感官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雾霭霾 2024-04-09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前言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茶。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发酵水平将中国茶分为六类,即绿茶、黄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和黑茶。绿茶加工的第一步是在高温下破坏酶,这也是关键的一步。绿茶是一种未发酵的茶。黄茶的加工是在绿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黄的过程。黄茶是一种轻度发酵的茶。黑茶的加工包括在绿茶的基础上增加渥堆发酵的工艺,并通过微生物对茶进行发酵。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其加工主要利用阳光进行萎凋。乌龙茶加工的关键步骤是摇青过程(做青),它控制茶细胞的破碎程度,以达到控制发酵程度的目的。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红茶是一种完全发酵的茶。通过萎凋、揉捻和发酵,茶中的多酚被尽可能多地氧化为茶黄素和茶红素的物质,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风味。

每种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品质的形成与茶树的品种、茶树的环境条件、扦插、采摘、遮荫等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密切相关。酿造也是决定风味的关键步骤;不同的冲泡方法会使茶有不同的风味。水质是另一个因素;不同的pH值、总溶解固体(TDS)含量和所含离子将影响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有必要根据不同茶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冲泡参数。一般认为,绿茶可以在85°C左右冲泡,冲泡次数不超过三次;冲泡时间需要根据茶的形状进行调整。乌龙茶的特点是多次冲泡,味道浓郁,通常在95°C左右冲泡。冲泡红茶时,通常使用水提取物、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浓度作为适当浓度的评估标准。红茶宜冲泡两次以保持合适的味道,茶与水的比例的选择可能更重要。白茶的主要特点是“鲜”,因此可以在冷水中浸泡很长时间。然而,热水可以显著提高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提取率。温度对茶提取物中固有成分的浓度影响最大,白茶最适合的温度为100°C。黑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使用成熟原料的茶。由于其内部成分的浸出率较低,冲泡温度通常为100°C,冲泡时间通常超过5分钟。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茶与水的比例不应大于1:75。

除了水和冲泡方法,茶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茶因水而生,因器而养,而后者总是与茶文化的发展相结合并受到茶文化发展的影响,这赋予了茶各种特征,包括审美特征。纵观中国茶器的历史,其质地主要包括陶器、金属、瓷器、竹子、玻璃、紫砂、漆器和搪瓷,每一种都影响着茶叶冲泡的不同方面。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不同的茶具对茶的冲泡的影响。该文旨在探讨不同茶具冲泡不同茶叶的冲泡特性,为科学选择冲泡茶叶的茶具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论

结合化学分析和感官评估,该项研究确定了不同类型的茶有各自的最佳茶具搭配。锡茶具与绿茶和白茶具有最佳的兼容性,有效地增强了它们的新鲜感和活力。此外,瓷器茶具被认为最适合冲泡红茶,从而增强了红茶的甜味和丰富性。此外,紫砂茶具被认为是乌龙茶和黑茶的理想选择,有效地突出了它们独特的风格特征。该研究为科学选择合适的茶具冲泡不同类型的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来源

https:///10.3390/plants130506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