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与地缘】1.0中唐史:前言(下)

 碧血黄沙66 2024-04-09 发布于上海
各位检史的大胸弟们,诸位吉祥,今天咱们继续戏唠中唐。
前两篇唠到了,大唐的毒基因(这个词是阁主的专利)和天宝末的党争以及简单叙述了唐王朝的官职。
今天呢,咱们唠唠大唐的财货食政以及最重要的漕运。
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知此三者,谓之治政。(通典 开篇)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说起唐王朝,大家首先会想起均田制和府兵制,这两种相辅相成的制度,而均田制则是起源于北魏时期,府兵制则是来自西魏时期。(具体的可以听阁主音频)
可以说这两种制度是将唐王朝推上鼎盛的因素之一,但唐王朝的衰落也与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先说说均田制,自北魏之后,不管是北齐、北周、以及后面的隋都有类似授田的法令,到唐之后,就此定格了下来。
初唐之时,官府会给成丁者的男性(十八岁以上者)授田一顷土地,也就是一百亩土地(如家中只剩下孤寡老疾妻妾等会逐次减少授予的田亩数),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是永业田,而口分田只能种植粟稻等谷物。当人去世之后国家会回收,并重新进行授予其他人。在初唐之时,口分田会有很多条款限制买卖,而安史兵乱后,随着两税法的执行,唐王朝对土地的限制则彻底放开。
永业田则能种植桑、枣等经济作物,这类田可以进行相应的买卖交易,该丁户去世后土地不会被收回。而官府也会根据官员的爵位、官阶等授予相应的永业田,基本上就是被授予该官员州县附近的田地,这类又称职官田。(而当官员的品级或爵位够到一定等级可以免除课税)
因各地州县的土地有限,故而就有了狭乡与宽乡之分,该州县田多可以满足该州县的分配需求则称为宽乡,不足则称为狭乡。在狭乡被新授予田地者的口分田是宽乡一半(也就是四十亩)。
为了确定地方州县是狭乡还是宽乡之分,(也就是田亩数量)就有了手实之称,手实是指地方民户书写田地的内容,再由当地里正进行监督并上报,又称乡帐,层层上报最后到户部度支司。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伴随着均田制的出现,就有了按照丁户来缴纳赋税的租、调、庸。租:被授予田地的丁户每年上缴粟(小米)两石(一石约等于125斤)或稻米两石。调:根据当地特有产物,缴纳一定数量的绫罗绸布麻等物。庸:则是每年有二十天无偿服劳役,一般不超过五十天,超出二十天以上则减免部分课税。而出现蝗、涝、旱等灾害时,按照当地受灾等级来减免租、调、庸。
除了正税(丁税)外,初唐也有附加税,如贞观二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所建议的义仓税,在各州县设置常平仓,按照每亩两升收税,(宽乡敛以所种,狭乡据青苗薄而督之)一旦有凶荒年可以赈济灾民或者贷给民户作为种子。而为了蓄养马匹,也有为各地监牧所收取的“税草”。之后有为了运输当地租米而多收取的脚直钱。
各位可以看出,在唐王朝下的均田制以及附属的租庸调,基本上是按照丁口户籍来征纳赋税,而且地方土地买卖限制也没有那么严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豪门大户的逐步并购土地,外加中央律令在地方上松懈(高宗后期和武后以及中宗睿宗时期),导致出现大量无地的人口,而无地的人口也无法缴纳赋税,只能成为逃户,这也进一步导致了王朝的衰弱。
直到唐玄宗上台,任用监察御史宇文融在各道中强行追讨逃户,数年间追回八十万逃户,各地州县则是有样学样。(如果在国家登记的田地有富裕,将这些非本地人就地编户授田,一年之后,帝国税收比之前多了数百万缗)。
开元二十二年朝廷下诏令男十五岁、女十三岁以上就可以结婚,州县的地方官员每年去各地登记户口,各道采访使去督察地方官吏的实施。唐帝国重新对地方户籍以及土地的强力控制促成了开元盛世。之后玄宗在开元末到天宝年间开边建功之心四起,便有了天宝十大节度,各地节度衣粮开支不足以养本地兵卒,所以就有了“长行旨”,即是开元二十四年中书令李林甫所建立有关“租庸、丁防、和籴、春彩、税草”的总帐目,各地节度皆有度支使上报到尚书省户部度支司会计。
直到安史兵乱,唐帝国对户籍以及土地彻底失控。(自两京陷落,民物 耗弊,天下萧然。)至德元年(756年)逃往蜀地的唐玄宗下诏:诸道应须士马、甲仗、粮赐并当路自供给。随即打开了各地开始割据的潘多拉魔盒。
肃宗灵武即位后,为了补贴军用,派出御史郑叔清视察江淮、蜀地的富商其财货,有十收其二,故称率贷。诸道加税商贾,超过一千钱者都有税。随即第五琦任江淮租庸使,吴盐、蜀麻、铜冶都有税,收上来的税都从江陵、襄阳直到上津路送抵凤翔前线。第二年宰相裴冕与郑叔清建议将官身在市场上售卖,从而得到的钱财充实国库,外加各地有功之臣太多,官身、爵位已然烂大街了。
在天宝以及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而到乾元元年(757年)第五琦开始适用变盐法,就是在各地盐池、盐井处设置监院,将那些自行挖盐的游民设置为亭户,免除其徭役,实行官府营销,而私自偷盗盐者受到律令的惩戒。政策在中原大地上铺开后,盐价一路狂飙,直到每斗一百一十钱。
在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授首后,代宗皇帝下诏:诏一户三丁免一,凡亩税二升,男二十五成丁,五十五为老,以此忧民。广德元年十月吐蕃攻陷长安,京畿屯兵数万,百官进俸钱,也只能强行收缴民户米粮,以供给军粮,后驱逐吐蕃,至大历元年(766年)重授流民逃田,并新征青苗钱与地头钱以供给百官俸,每亩二十钱。大历五年:诏始定法,按亩收税,上亩税五升,下亩税三升。(每石十斗,每斗十升,每升十合)
在剿灭安史叛军之时,回纥立有大功,随即唐王朝与回纥进行相当亏本的绢马交易。且河湟六镇沦陷,每年需要从内陆调兵数万防御吐蕃进攻,又称“防秋兵”,而京西北地区缺少粮秣,故每年唐王朝就需要从江淮调集粮草至京西地区,每年资助花费一百五十万缗。
代宗皇帝本人的生活相当俭约,身上的衣服一般浣染数次才换下,但其生日、端午等各类节日各地官员上供的财货直接笑纳,颜真卿数次上书代宗皇帝仍不以为然。
之后刘晏革新了第五琦的变盐法,罢免了各地州县对商贾的率税,随即形成官采商卖的情景,又因要卖盐的地区较远,就有了常平盐,每次商贾不到,就地减免价格卖出,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并且在各地进一步打击倒卖私盐者,至大历末,一年盐税增至六百万缗,占据全国税赋的一半。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刚即位的德宗任用宰相杨炎实行两税法:夏输不过六月,秋输不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商贾税三十之一,与居者为役,田税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德宗并向各道派遣黜陟使去督察政令的实施,到岁末税收竟达到三千万缗钱,税米一千六百万石,刨除各地州府自用外,剩余九百五十万缗,税米两百万石,到达长安。而在黜陟使整理各道户籍后,约得户籍一百八十万,其中课户就有一百三十万户,这些都极大加强了这位有志青年削藩的信心。
建中二年正月(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故,其子李惟岳上表代其位,而德宗皇帝断然拒绝这项要求,战争的浓烟随即在两河大地中蔓延。忠于朝廷的各镇出兵与河朔之敌展开战争,每月耗费一百三十万缗。开战时间一久,国家府库已经见底,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等人建议可以向京师富商借钱,最终收获商钱五百万缗,但也只够半年之需。在德宗皇帝的默许下,京兆少尹韦桢、长安丞薛萃(资治通鉴里写的是判度支杜佑),按照之前的借贷所书写的条陈,逐人再次反复调查,唯恐他们少上报钱财,最终收到八十万缗钱,这也导致了长安城中人人自危。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六月,两河(河南、河北)战场已形成僵局,为了进一步供给前线军需,判度支赵赞随行间架税与除陌钱以及: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所谓间架税就是,每个屋子里前后的两根柱子为一间,上好的屋子收二千钱的税,中屋收一千,下屋收五百,署吏手持笔,拿着小本子,直接进屋按间收税,敢隐瞒一间,杖六十。而除陌钱更简单,只要是有跟钱有关系,不管是公私给予还是买卖交易,每缗官府收税五十钱,敢隐瞒一百钱,杖六十、罚钱两千,而检举揭发的人赏十缗,而赏钱都是被罚者承担。
最终在建中四年十月,爆发“泾原兵变”,兵变的士卒冲到城里高喊着:汝曹勿恐,不夺汝商货僦质矣,不税汝间架陌钱矣。
“泾原兵变”打破了两河战场上的僵局,最终德宗在兴元年间(公元784年)赦免并承认河朔地区藩镇的半独立,之后才堪堪镇压了这场叛乱。长达近五年的叛乱,中原地区的人口消耗三分之二,且在平定之初,各地灾荒不断,德宗不仅减免各道的税赋还赏赐粮米于各道,其中还包括了大乱的始作俑者,河朔诸藩。
王朝逐步稳定后,在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德宗下诏天下两税审等第高下,三年一定户。每到三年就要取确定,每户该缴纳多少赋税。但伴随这西北边境吐蕃的不断入侵,在常规的赋税之外,还常常鼓励各地节度上供钱财,曰“进奉”,这就导致了地方上借用进奉之名,从中加税。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而在两税的实施时,就出现了货比钱贵,主因使在收税的时候,只会已钱而计账,并拿度支司省估的价格来去交换绢帛等物,这就导致了如果当地物价下降,民户上缴的绢绫越多。度支司到了地方去收税就会出现,地方州县不断的压价,从而赚取好处,曰“折纳”,
德宗在宫里设置宫市使,也在东、西市设置“白望”数百人,每次宫市使去东、西市购买物品,都会以皇帝的名义各种压低价格,并且还让商贩送至宫内,在其中索要进奉门户钱和脚直钱。当御史谏官上书请求罢免宫市使,户部侍郎苏弁还美其名曰:京师游手数千万家,无生业者仰宫市以活,奈何罢?
直到顺宗(公元805年)即位之初,便任用王叔文等人,开展了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但最终因顺宗在即位前已中风瘫痪,导致了最后革新的失败,但其罢免了宫市、盐铁使的进奉等诸多弊政,也堪称唐朝版的百日维新。
公元805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宪宗李纯登基,将天下的赋税分为三种:上供(供给京师)、留州(留在地方使用)、送使(交付节度或观察使用),从而进一步约束了地方藩镇的权力。:宪宗又罢除官受代进奉及诸道两税外椎率;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日上供,二日送使,三日留州。宰相裴珀又令诸道节度、观察调费取于所治州,不足则取于属州,而属州送使之余与其上供者,皆输度支。
之后的穆宗、敬宗、文宗朝则逐步改善了赋税以计钱为主要“两税法”,改为部分计钱,部分计布帛的法子,半钱半帛税收体制。:由是两税、上供、留州,皆易以布帛、丝分,租、庸、课、调不计钱而纳布帛。唯盐酒本以榷率计钱,与两税异,不可去钱。
武宗即位,在会昌年间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得到了田地数千万亩,但这也只是救了唐王朝一时。在懿宗统治时期,西南的南诏数次寇边,外加上中原内的各类灾害,导致了在边疆地区服兵役时间无限期延长(往往在中原募兵,去边疆服兵役),且王朝内部党争不断,长期在西南服兵役庞勋等人逃回徐州而造反,数万人跟随,后被残酷剿灭。乾符初年,关东大旱,饿殍遍地,王仙芝、黄巢等人揭竿而起,彻底搅乱唐王朝的经济命脉,江南八道以及维持漕运的中原诸藩,最终唐王朝(907年)被黄巢曾经的部下朱温(朱全忠)代替,改元开平,并定都开封,史称后梁。
唠完唐王朝财货食政,那咱们继续唠唠漕运(隋唐大运河)。
有唐一代基本上都是以关中制天下,但关中的土地、人口有限,不足以慑天下,而且关中及西北地区时常会出现旱灾。再有之前的秦王朝所修的郑国渠、汉朝所开的白渠,在当时的关中地区一共能灌溉四万顷田地,而辗转到唐初永徽年间(650年到655年),也堪堪能灌溉一万顷左右,而到大历年间(766年到779年),更是减少到六千二百顷土地。(当然这也离不开高宗之后唐中央官属吏员增多,府兵已然败坏不堪用等问题)
:秦开郑渠,溉田四万顷。汉开白渠,复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关中沃衍,实在于斯。圣唐永徽中,两渠所溉唯万许顷。泊大历初,又减至六千二百余顷。比于汉代,减三万八九千顷。每亩所减石余。通典,卷一七四云。
这就间接的导致了唐王朝只能从关东运输粮秣,来供给人口不断激增的关中。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其实在安史之乱前,开天时期唐王朝就在不断从江淮征米帛布等物,以供给关中以及西北诸军)其主战场就在两河之地,这就导致了唐王朝只能从最后的净土,江淮之地收取粮帛等赋税,而要从江淮运输粮帛,只能用前隋时期的运河。而运河则是隋炀帝在大业元年起开凿的,其中三部分算是对唐王朝比较重要:1.通济渠,自西苑(河南洛阳县西)引谷洛水到黄河,又自板渚(河南汜县东北二十里)引黄河水到淮河,2.山阳渎,自山阳(江苏淮安县)引淮水至扬子(江苏仪征县东南)入长江。3.江南河,自京口(江苏丹徒县)引长江水至余杭,入钱塘江。通济渠,唐朝称之为广济渠,又名汴河,这些基本上都是根据旧有的河道逐步开凿的。
在初期,江淮漕米直接由船运达东都洛阳的含嘉仓,之后在由车马陆运到陕州,在走水路到关中。而江淮的运粮船经过的水路过于遥远,常常粮船倾覆在河道里,而由车马陆运到陕州,虽然只有区区三百里,(主要是洛阳、陕州间的水道中有三门砥柱等险滩不便航行)但每运两石粮米则要花费一千钱。故而,高宗在关中缺粮闹饥荒时,一般就会东巡到洛阳办公(其中不乏高宗后期、武后时期中的特殊政治意义)。
直到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宰相裴耀卿则采取分段运输法,即:在河口(汴河与黄河交界处)置二仓(河阴仓、柏崖仓),陕州以东置集津仓,以西置盐仓,并在其中凿开十八里山路用作陆用。而江南漕运船只在河口卸下租米回江南,在由新雇之船从二仓送至集津仓,(太原仓)在走陆运至盐仓,之后入渭水到达关中。这个分段运输法,既增加了效率也减轻了江南地方百姓的负担:凡三岁,漕七百万石,省陆运庸钱三十万缗。
而之后的安史之乱爆发,笔者则一直以为安禄山南下直奔东都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切断唐朝廷的江淮漕运,迫使唐王朝因内无粮饷而最终崩殂。到肃宗登基,第五琦建议改漕道而将粮饷运抵凤翔,朝廷才会有财力进而收复两京。到建中之乱时,李纳、梁崇义掐断南北运路,消息传到京师后,京师内的官属百姓则人心大乱。
由此可以说盛唐时的漕运,只是能解关中缺粮的一时忧患,而中唐之后,则是关系到唐祚能否继续延续的大问题。
——文:人未看清,绝不深交
(小编能力有限,一看那么长脑瓜子就嗡嗡的,所以,如果有啥不对的地方,请群里多批评人绝,谢谢嗷~)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

文明与地缘】系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