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年间的教堂,拆了四次建了五次,古今变化大早年的蚕池口教堂,现

 新用户8926AVU2 2024-04-13 发布于北京
康熙年间的教堂,拆了四次建了五次,古今变化大
早年的蚕池口教堂,现在的西什库教堂,有过多次重建的历史。幸亏清初开始就有图像记录了,帮我们了解一栋建筑不同时期的样貌。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法国耶稣传教士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修建救世主堂。相传当时的两位教士见过康熙帝,并用西药奎宁为他治好了疟疾,受到褒奖。这是初期十年。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救世主堂改扩建,重新开堂。经历了一个拆旧盖新的过程。当时的外貌如图所示,是一座两层小楼,与现在迥然不同。地盘很大,因朝廷重视,呈现繁华的景象。
道光七年(1827年),教堂被清政府拆除,没收全部教产。第二次拆除。
同治四年(1866年),救世主堂在原址复建,外观已经改变,参看1871年照片。
光绪十二年(1886年) ,慈禧太后以救世主堂临近三海、在钟楼顶可窥见御园为由,令拆除迁建。第三次拆除。
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拨银择西什库地8.09万平方米建西什库教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西什库教堂建成,与现在的外观十分相似,但钟楼只有两层。同年,义和团焚烧西什库教堂,遭遇第四次毁灭性灾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教堂在原址重修,并加高至三层,与今外观相同。
1958年,“献堂献庙”运动中,西什库教堂上缴国家。
1985年,西什库教堂重修,退还北京天主教会。同年12月24日,举行开堂圣典,恢复宗教活动。
2006年5月,西什库教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西什库教堂全面修缮。之后,恢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