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诊式”交流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4-04-13 发布于福建

今天我没有讲课,而是开展了“问诊式”面批交流,客观上这种方式平时我并没有多用,主要是因为时间有限,而且交流的对象有限,效果也不一定,但到了这个时候不能不采取这样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对一。

    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析、释疑,针对性强是自然的,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单独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梳理与传递,同时还能与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心理与思想的疏导,特别是应试方面的指导是要比在全班上的讲解更有效。“问诊式”交流目的性明确,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老师指点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展开的,时间不长,但效果明显,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交流对话过程中,一节课下来,大概有十几个同学,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得到了满意的帮助。这正是我希望完成的工作。

     “问诊式”交流最大的遗憾就是一节课只能十几个,人数太少了,要想完成整个班级的“问诊式”交流是得花上三四节课才可能完成,而这样的工作似乎有点艰巨,有点辛苦。而且学生是否将老师传递的这些正能量信息与方法持续保持,并真正完全转化为自己的学习实际,这,还是值得考究的。以我的经验来看,仅仅一次显然是不够的,全部都来,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而是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其中急需老师指点的那些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问诊式”交流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