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独角戏jlahw6jw 2024-04-16 发布于江西

日前,读到南宋代严粲的《诗缉》,这是一部杰出的《诗经》学研究著作。因为不为人知晓,所以光芒往往被大家熟知的朱熹的《诗集传》遮盖。这是因为严粲本身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诗人的眼光评诗,自然体悟深沉,不乏真知灼见。因为《诗经》本身就与歌密切结合在一起,在解读《诗经》时,严粲也会涉及到给文字注音的问题。他在序中提到:

直音多假借,以便初学,不拘本韵。其切字以温公《切韵指掌图》正之。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严粲《诗缉》书影

什么是《切韵指掌图》,其实就是宋人(本书旧题司马光所作,但并非确论)所做的汉语音节图。上列声母,横排韵部,分成四个等第。通过这个图标,可以知晓汉字的声母和韵母,特别是明确汉字的韵母和介母,进而正确拼读汉字。其实,要理解《司马温公等韵图表》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因为这牵涉到音韵学里的等韵学,是绝学中的绝学,非常复杂,必需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渐入门径。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宋本切韵指掌图》书影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是如何拼读汉字的?当然,你可以说,问别人,让老师教。不过,我们这里说的是表达在书面上,让具备基本语文知识的读者,能够按图索骥,不用问人而求的读音,这就离不开上文提到的等韵图。或许大家也能想到,最简单的注音方式就是直音法,比如:上文提到的严粲,这个粲就可以标注:音灿。但是,如果这个粲本身没有同音词,或标注的这个同音字你不认识,那么自然也就读不出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末时,一方面是汉语对自身认识的进步,认识到汉字中存在着合音快读的现象。比如:孔=窟窿。从窟窿连读中,上字窟就可以离析出声母,下字窿可离析出韵母。另一方面,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出于转译的需要,学者们加深了对汉字声韵的理解。根据双声和叠韵的原理,反切就被创制出来。也就是说用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上下字快速切摩,即可得出汉字的正确读音。反切读音法是汉字注音史上的一大进步,至此一直统治汉语语音史近两千年之久。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广韵》东部东小韵

魏晋以来,文学高度发展,其理论总结体现在曹丕《文论》,尤其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其中诗歌更是异彩纷呈,为了诗歌创作的需要,就出现了韵书。加上科举制度诗文取士的推波助澜,韵书的编纂日渐繁荣。到了盛唐前期,处于大一统国家的需要,隋朝的陆法言编成《切韵》,遂是天下韵书定于一尊。到了宋代经过修订,成为《广韵》,流传至今。这本书成为研究汉语语音的基础著作,和《说文解字》齐名。《广韵》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保留了中古汉字的反切读音,我们据此可以了解当时的汉字发音。

有了反切,根据《广韵》,我们就知道了汉字的声母和韵母,可以知道汉字的正确的读音。但是一方面,汉字的声母并非像今天的21个声母那样固定,中古音的声母比现代汉语复杂,有35个。同时这35个声母,由400多个反切上字表示。而反切下字所表示的韵母,更不是今天的39个,而是142个。而反切下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90个。再加上古今声韵调的复杂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类隔切,也就是说,根据古反切直接拼读,并不能得出现代普通话读音。所以,反切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李新魁《韵镜校正》

为了求得《广韵》的声母,我们就要进行反切的系联工作。比如东韵字,经过系联,下字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红类,一类是弓类。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韵的字却截然分为两类,这意味这他们之间必然有某种区别。那么这种区别困扰着我们。直到等韵图的出现,这个问题才得到明显解决。前文说过,等韵图相当于汉字的音节表,在表示韵母时,他将韵母分为四等。前面提到的《切韵指掌图》就是等韵图,而最早的等韵图是《韵镜》。等韵图将韵根据开口度和合口介音的有无分为四等。

一般来说,在等韵图中从四等往上,开口度由大变小,舌位由后向前。当我们翻开《韵镜》一查,东韵就是恰好分为两类,弓是三等。而红属于洪小韵,而洪是户公切。我们明白,原来东韵所分的两类反切下字,红属于一等韵,而弓属于三等韵。因为它们同属东韵,也就是说它们的主元音和韵尾是一致的,所以它们的区别只能是介音的不同。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但是,用普通话来读,红和公韵母一致。不过,当我们用方言进行比较的话,就发现了正解所在。拿我所处的河洛音来说,我们这里的龙,就读作liong,尤其是当询问:你属啥?答者往往回答:属liong(龙),我们这里还把十二属相中的巳,即蛇,说成是“小luer'。因此,这个弓类比红类多一个介音i而已。

因此,要得出一个字的正确读音,必须借助反切。也就是查《广韵》,第二参考等韵图,第三对比现代方言。不过,要很好的利用等韵图,特别是将反切折合为普通话读音时,必须明白等韵门法,如果不明门法,照样切不出正确读音。比如,我们在《广韵》中查到东的反切是“德红切”这个读音。我们准备拼读它。首先明确,德属于宋人三十六字母的端母,相当于汉语声母d。然后看韵母红属于东韵,我们就在等韵图里找到东韵,然后找到端母,然后在他们的交叉点就出现了一个东字。需要注意的是等韵图中的字,都是《广韵》里的小韵字。不过,我们还得了解等韵门法。

古人是怎么知晓汉字读音的?由严粲提到的《切韵指掌图》说起

《切韵指掌图》中的四等

东,今读,是阴平一声字。但是你会看到,依照反切“德红切”,反切下字的声调确是阳平二声字,根据下字取韵和声调的原则,是无法切出阴平声调的。原来,中古时平不分阴阳,到了《中原音韵》平分阴阳,分化条件是根据反切上字声母的清浊来判断,因为德属端母,是清声母,所以切阴平。

所以,你看一下,古人搞的这个反切拼音有多么复杂!他们也不想复杂,可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现在我们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经过简单的学习,一个学龄前儿童就可以根据拼音字母读书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幸福的事情,我们享有着近现代学者提供给我们的如此便利条件,一定要好好利用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