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解:中风与伤寒(条文2、3)

 西安Water 2024-04-18 发布于陕西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太阳病,这一讲我们接着看条文: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宋本的这2个条文,和康平本、桂林本也是一致的。
一、脉之阴阳
  条文3中有“脉阴阳俱紧”,只有先搞明白这句话,才能继续在下一部分解释条文。关于阴和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在这里,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伤寒论》中,阴阳代表了什么?第二,在脉法中,阴阳又代表了什么?
  我们从康平本《伤寒论》中找到所有包含阴、阳两个字的条文,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名词(如大阳、少阴、阴筋、结阴、代阴、小阴、跗阳等)之外,主要有3种用途。第一,表示脉的阴阳,这类条文占比例最多,如“脉阴阳俱浮”、“脉阳浮而阴弱”、“脉阳微阴涩而长者”、“脉阳微阴浮者”等;第二,表述生理、病理、自然界的阴阳,主要包含在低2格的条文中,如“亡阳”、“阳气怫(fú)郁”、“病在阳”、“阳绝于里”、“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退”、“夜半阳气还”等;第三,可能表示范围、位置、颜色,如“发于阳”、“其面戴阳”。我们知道,在康平本中,低2格写的内容不如顶格写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我们重点关注一下顶格写的条文。在顶格写的条文中包含阴阳的有5处,1、“脉阴阳俱浮”;2、“脉阳浮而阴弱”;3、“脉阴阳俱停”,这3处都与脉象有关;4、“阳气怫郁,不得越”,指的是表热不能透泄而上攻头面;5、“病在阳,应以汗解之”,这里的阳,说的是表里的表。所以,在《伤寒论》中,阴阳二字以表述脉象为主,其次指的是体表或者体表之热。
  再看第二个方面,脉的阴阳。对于脉的阴阳的解释,也是众说不一。第一种说法,就是在寸口脉法中,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即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较多,比如方有执、黄元御;第二种说法,浮为阳,沉为阴,不专指寸尺,代表人物是柯琴;第三种说法,就是“平脉法”篇中所谓的“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第四种说法,左手脉为阳、右手脉为阴,这个说法在实践中经不起验证,比如王雨三《治病法轨》中认为,左手脉小右手脉大阴虚为主,左手脉大右手脉小阳虚为主,有一定的正确性。实际上,我们稍微想一下,柯琴的看法和平脉法中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伤寒论》有条文“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既然阴阳都是浮脉,那么沉脉为阴就说不过去。所以,我认为,脉的阴阳,就是以尺寸而言的。
二、条文解释
  第2个条文。“发热”,就是身体发热、体温升高,是温度计可以测出来的,但不一定是自己的感受。这里叫“发热”不叫“恶热”,发热是体温升高,是客观事实;“恶热”则是怕热,是主观感受。发热不一定怕热,怕热也不一定发热,要注意区分。“汗出”就是出汗,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无缘无故地出汗,就是自汗;另一种是比平时更容易出汗,我们叫多汗、易出汗。但是总体来说,太阳中风的出汗不会特别严重,往往只是皮肤有一些潮湿,不会说汗流得像“落汤鸡”一样那么夸张。“恶风”,像之前的恶寒一样,恶就是怕,恶风就是怕风,不喜欢被风吹到,被风吹到会很不舒服。我们在实际诊病的时候,试验患者怕不怕风,可以用电风扇或者用什么东西给患者扇点风过去,如果患者感觉很不舒服,就很可能是怕风。“脉缓”,缓就是柔和、松散,脉象缺乏拘急、紧束的感觉。“中风”的“中”,在这里读四声(zhòng),意思是遭受,中风就是遭受了风邪。
  合在一起,条文2翻译过来,就是说,在第1条所描述的太阳病的基础上,体温升高,自汗或者多汗,怕风,脉象缓和,这就是太阳病中风。
  第3条中,“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已”就是已经出现过了,表示过去式。“或”,意思是“也许、可能”。是不是说,在太阳伤寒的症候群中,发热是可有可无的?是的。但是,这只是说当下没有发热,不代表不发热,因为,有可能之前已经发热过去了,有可能还没有出现发热,只是说在我们遇到患者的那个时刻,发热是可有可无的。太阳伤寒,发热是必然症候,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体痛”,“体”和“身”所指的范围不一样,古人所说的“身”主要是身体的躯干,古人所说的“体”指的是身体全部。所以这里的体痛,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即后文麻黄汤证中的“头疼、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当然,肌肉也会疼痛。“呕逆”,呕,就是反胃、干呕,胃里面的食物突然恶心感觉一下子要涌出来一样,太阳伤寒的呕逆比较容易出现饭后突然间一阵恶心。“呕逆”的“逆”字在这里有点意思,食物吃下去从胃入肠最后从肛门排除,这个路线为顺,如果粪便或者食物从肠胃中涌吐出来,这个顺序为逆。“逆”字在这里,指明了是一个反方向的事情。
  这一条翻译过来,也是在第1条所描述的太阳病的基础上,不论体温有没有升高,只要有怕冷、身体疼痛、恶心干呕、脉象寸关尺都浮紧的话,就是太阳病伤寒。
  这两个条文一开始都有“太阳病”,所以,表述的症候都是在第1个条文症候的基础上继承而来的。我们知道,条文1有3个症候,脉浮、头项强痛、恶寒。那么,条文2在条文1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症候,总共7个症候,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就是太阳中风。在条文3中,恶寒与太阳病提纲重复,所以条文3实际上是在条文1的基础上也增加了4个症候,总共是7个症候,脉浮、头项强痛、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在这一讲中,我们先不对出现这些症候进行解释,在后边讨论到方药的时候再进一步讨论。
三、太阳病中风和伤风感冒
  我们不能否认,中医的名词是比较混乱的。“中风”的字面意思是遭受风邪,但是在中医里,遭受风邪至少有3种解释。第一,《伤寒论》太阳篇中的中风,第二,我们平时说的脑卒中的“中风”,第三,伤风感冒中所说的“伤风”。对于“伤风”、“中风”的“伤”、“中”两个字的解释,明朝戴元礼《证治要诀》说:“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他在区分的时候又说,“《伤寒论》中的中风证,是伤风的重证,后世的感冒乃伤风中的轻证。”对此,我不敢苟同。太阳中风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伤风感冒完全是两码事,伤风感冒的伤风是太阳伤寒的浅证。陆九芝说“世俗所谓伤风者,不发热,但咳嗽、清涕鼻塞、身重而已,非《伤寒论》之中风也。不发热,故无传变。”
  我在早期读中医书的时候,看到很多人都说桂枝汤证是麻黄汤证的浅证,我当时就知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伤寒论》中反复强调,桂枝汤和麻黄汤不能误用。后来,我就想,这么明显的错误大家却浑然不觉,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很久之后,有一天,我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实际上,就是把《伤寒论》中的“中风”和我们平时说的伤风感冒的“伤风”混在了一起。感冒伤风的这种风,用理气解表的药物就可以治愈,甚至太阳伤寒也可以这样治愈。比如,我们看一下《傅青主男科》和程国彭《医学心悟》治疗外感病的套路。
《傅青主男科》
伤风
风人初伤风,必然头痛、身痛、咳嗽痰多、鼻流清水,切其脉必浮。
方用:荆芥、防风、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各等分,水煎服。一剂即止,不必再剂也。

伤寒
凡伤寒初起,鼻塞目痛,项强头痛,切其脉必浮紧。
方用:桂桂、干葛、陈皮、甘草各等分,水煎服。一剂即愈。

外感
凡人外感,必然发热。
方用:柴胡、黄苓、荆芥、半夏、甘草各等分,水煎服。
四时不正之气,来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人营卫,故用柴胡、荆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人内?又有半夏以祛痰,使邪不得挟痰以作祟:黄苓以清火,使邪不得使火以作殃,甘草调药以和中,是以邪故而无伤于正气也。若内伤之发热,则不可用此方。

程国彭《医学心悟》
加味香苏散
有汗不得服麻黄,无不得服桂枝。今用此方以代前二方之用,药稳而效,亦医门之良法也,不论冬月正伤寒,及春、夏,秋三时感冒,皆可取效。
紫苏叶一钱五分,陈皮、香附各一钱二分,炙 甘草七分,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一钱,川芎五分,生姜三片。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微覆似汗。

柴葛解肌汤
治春温、夏热之病,其证发热头痛,与正伤寒同,但不恶寒,而口渴,与正伤寒异耳。本方主之。
柴胡一钱二分,葛根一钱五分,赤芍一钱,甘草五分,黄芩一钱五分,知母一钱,贝母一钱,生地二钱,丹皮一钱五分。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谵语加石膏三钱。

  我们看到,在后世医家中,加味香苏散是治伤风感冒和伤寒感冒的代表方。但我们也要知道,程国彭的加味香苏散能够治伤风感冒和太阳伤寒,不能治《伤寒论》中的太阳中风证。
  为什么要把傅青主和程国彭治疗外感病的方法节录出来,一方面是为了说明感冒伤风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就是说,咱们学习《伤寒论》一定不能只看仲景范围之内的书。
四、脑卒中之中风
  明白了太阳病中风和伤风感冒的区别之后,我们再看看“脑卒中”的这种中风。一般表现为卒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就是西医所谓的脑出血、脑梗这类病。因为我母亲也得过脑出血,所以我对这个病非常熟悉。从病因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风导致的,就是外感病,另一种是内风导致的,就是内伤疾病,张山雷《中风斠诠》中(jiào quán)对这个问题辨析很明确。从类型来说,热证、寒证、痰证和淤血为主,热证最为常见。从症状来说,有中经络、中血脉、中腑、中脏之说。从治疗阶段来说,早期以闭证为主,后期以醒脑通络为主。
  我们现在常见的中风,绝大部分都是内风,几乎属于纯粹的内伤疾病。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讲这种病?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引子,避免望文生义。因为这个病在目前非常常见,而且治疗方面也是很容易误治。所以我认为,需要告诉大家几个重点。第一,要区分内风和外风,如果是内风引起的,那么很大可能性是热证、实证,如果能够认定,那么在闭证的阶段,应该及时使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在患者苏醒之后,前期以苦寒药为主,后期以甘寒为主,慎用麻黄、黄芪、防风、川芎、附子一类比较刚燥的药味;第二,如果有兼证,气血上涌加牛膝、代赭石一类,热痰加竹沥、胆南星一类,血瘀加丹参、红花、赤芍一类;第三、在康复期,如果没有明显的体质问题,则以虫类药物通络为主,有体质偏差,需要继续调整体质;第四,这个病,一开始发作就需要及时调理体质,调理体质着手越早,后遗症的程度低病、程越短,并不是说只要中风就一定会有多么严重的后遗症。
  现在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或者视频都在说中风以后使用大小续命汤或者还阳补五汤,我只能说,十之八九都不是这么回事。

附录
  康平本《伤寒论》包含“阴”、“阳”的典型条文(名词除外):
(顶格)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低2格)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顶格)太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低2格)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燥,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半夜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而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顶格)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
(低1格)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如此者,阴阳自和则必自愈。
(顶格)大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下之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若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低2格)藏结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顶格)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xùn,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mí,更加)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少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
(低2格)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大过。阳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大过。大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低2格)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低2格)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低2格)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三阴不受邪也。
(低2格)大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低2格)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低2格)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低1格)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低2格)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低1格)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低2格)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以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后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