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入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第一性原理》分享

 HNYZL 2024-04-18 发布于上海

    “混沌”一词在中国古代,指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现在,用于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之意。

    今天的分享为何以“混沌”这么一个奇怪的词组作为关键词,主要缘起李善友老师的《第一性原理》专著,也是混沌学园创新必修教科书。关于第一性原理的浅层认知是在此前关于美国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为何在短时间内具有如此众多的科技创新,其核心是马斯克善用了“第一性原理”。

图片

    其次呢,把“混沌”作为关键词,是在回顾阅读234页后,发现依然对“第一性原理”半知不解,或者说是对第一性原理内容的系统性贯通不到位,何为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的内核是什么?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对于个人需要做出哪些颠覆性的改变?创新思维与第一性原理之间的关系?

     最后呢,以“混沌”为切入点,试图把“混沌”联想到人生,人生的发展本就是一个混沌状态与清晰状态的无限交替过程,会有无序、混乱的时候,也会有秩序、深邃的时刻。我们常说:人生不可预测。人生从一开始的混沌未开状态,会通过成长走向笃信笃定前行的状态。

  “混沌”,非线性状态,或者说是一种非连续性,“曲线”或许才是走出“混沌”的唯一路线。如何跨越“混沌”,从繁乱复杂的“混沌”事物中寻找不变的东西,顺利走出“混沌”,其本质就是利用好“第一性原理”。下面,就书中核心观点作简要概括。

01.创新的核心是哲科思维。

     柏拉图把人类的认识分为4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想象、信念、理智和知识。同样,人类的思维分为4层,由低到高依次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哲科思维和觉性智慧。我们每天学习的一切内容,实际上都在帮助我们从较低的楼层上升到较高的楼层,感性思维更多的指向实践课程,理性思维基础类课程,哲科思维的核心就是第一性原理,而觉性思维是“理念世界”,静能生慧。

真正的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唤醒,正如柏拉图所说,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墙上被投射出来的光告诉洞穴里的人,而是把洞穴里的人带到洞穴之外,让那个他们自己沐浴在真理的阳光之下(洞穴隐喻)。

02.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归纳法和演绎法。

      书中重点详解了何为归纳法、何为演绎法以及两者的区别。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形式,是从具象的经验中归纳出抽象的知识,或者说从规律性的经验中,归纳提炼。

   归纳法是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我想99%的日常知识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之上,即建立在归纳法之上而获得知识。那么,当下世界的规律在未来世界中是否依旧成立?如果在一定程度或范围上不成立,那么归纳法的可靠性是否依旧存在?其实对于创新或者从无到有的发明中,我们往往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因为人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即使在跨越边界之后的处事,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过去的经验在未来依然有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实践操作在先,经验总结在后,这种典型的归纳法,我们需要摆脱思维惯性、经验惯性,重新建立更高维度的思维模型,那便是演绎法。

   演绎法是一种逻辑自证的学问,只要具备元起点,就可以通过演绎法一步一步推演出未来,从中,人可以获得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演绎法的关键词是“逻辑”,从一件事物推导出另一件事物,中间存在一个必然的导出,而这个导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逻辑。

     在哲科思维中,最底层、最根基性的算法公式:第一性原理+演绎法→理性系统。

    对于理性系统而言,找出第一性原理的元前提,即大胆提出假设,并用实践去验证,这个元前提是游离在系统之外。

图片

  书中例举: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命题中,元前提即为所有人都会死。演绎法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只有前提正确,才能保证结论正确,所以,演绎法的前提的正确性不能来自归纳法,需要往前追溯,即一个能够自确定的元起点——第一性原理。

03.跳出原有系统,看系统。

   “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我们首先必须打破自身的认知边界,然后才能进入一个更大视野的真理时空,从更高的维度去建立更庞大的系统。

   如何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作为已有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必须从系统中跳脱出来,从外部发现第一性原理,然后合理地打破它,塑造新的第一性原理,构筑新的系统。如果我们始终紧盯系统边界里面的问题,往往很难突破不了边界。

04.战略变革不是从内容着手,而是从结构着手。

    书中以时任微软CEO的纳德拉刷新微软的案例,完整诠释了破解创新在组织层面的应用。

   面对组织而言,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而存在?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公司明天消失了,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影响吗?(其实,对于学校而言,也是如此,这就是构成一所学校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的问题)

   战略变革的结构性思考往往就是关注使命、文化和战略的过程。使命的定义往往是一种最自然的、内在的声音的表露,没有修辞与装扮,即我们为什么而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有了我们的存在,这个世界会更美好,还是会更坏?

   下面,重点谈一下文化。按照纳德拉所言,文化最重要的特质是思维。文化或许是一个模糊、难以捉摸的词,往往在一个单位中,隐约能被看见或被感受得到,文化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坚守的价值观、风俗、信仰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实践,文化呈现的样态是一个组织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但塑造它的是每一个个体。

   谈到个人与思维,《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一书中,把世界的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化型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前者会限制人们的发展,后者会推动人们不断前进;前者是看结果,而后者是看过程。所以,一个单位要形成一种所谓的文化,需要每个个体具备成长型的思维,包括生活与工作。

05.第一创新: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创新。

   前面谈了诸多第一性原理,那么第一性原理如何实施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基于基础学科,找到系统最基础的理论,然后通过演绎法,推导出一些可用的模型。

    基础学科不是指向一个或两个学科问题,而是多元融合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很多问题并不能通过一个狭窄领域的工具轻易解决,而是广泛地学习熟悉、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将其融会贯通,然后基于这些思维模型和理论建立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书中提到: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已经被植入了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型,所以在离开学校之后,大多数人很难快速地融入社会。他们往往还要经过社会的“再教育”才能摆脱原有的思维模型,成功地在社会上立足。】

   那么,如此之多的学科学习如何达到融会贯通呢,美国著名投资家芒格认为:在每个学科中,真正的大道理可能只占全部内容的5%,但它却代表着95%的重要性。每个学科都是一种思维的视角罢了,就像一个个功能不同的眼镜,有的是近视镜,有的是是远视镜,有的是显微镜,有的是是望远镜。而我们就是通过功能各异的眼镜研究这个世界,从而形成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综合认知,这才是学习不同学科的要义所在。

   在李善友老师看来,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他认为: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内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维的信息和知识。

   那么如何提升思维水平呢?实际上就是第一创新:利用人类的元知识(个人认为源自于学科)作为第一性原理,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将这种思维模型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书中以马斯克的第一创新为例,无论是马斯克拆解电动汽车电池、拆解超级隧道、拆解运载火箭还是拆解火星移民,他都不是把不同领域里的经验归纳出来运用,而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思维的拆解,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打破原有的群体认知,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去建立新的更好的系统。

   当你把一件事情深挖到最基础的根源时,你会发现所有具象的东西对你而言都是同样的事情。正如马斯克上面的案例一样,他只是将同一种思维方式运用于不同的领域而已。在教育领域,这种方式就是“迁移式学习”。

   我们应该敢于敲碎每一个人的玻璃罩子,敲碎每一个生命的局限性,敢于去碰触那些大问题和本质问题,敢于在无限的思维张力中去呈现生命的无限精彩。

      美国企业家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细细品味,这个认知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周期。

   在书的后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或重新定义。过去,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老师,只要把课讲好,是从自我出发思考何为教师;而今,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摆渡人,重要的是学习者有没有真正的收获,有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是从他利角度出发定义做怎样的教师。

走入混沌,漫谈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   走入混沌,漫谈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而走出混沌的唯一方式,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就是转变思维方式,运用第一性原理,跨越常规与边界。

记于浙江·海宁,2024.2.19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