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粪已有,必定有马

 细语如斯 2024-04-23 发布于北京

马粪已有,必定有马

作者/如斯

为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我设计了一堂《我的学习发动机》的课。其中有一个环节,让学生用符号、图形和色彩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理解。

有的学生画了一团云雾,表达对学习的迷茫;有的学生画了个三角形,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学习可以让人有稳定的立足之地;有的学生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里面分别有一个问号和叹号,他说:平行四边形是比较灵动的图形,希望自己通过学习可以更加灵活,学习就是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问题得到解决,就是惊叹号了……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有一个学生急切举手,我看他的画,画面中心似乎是一坨屎,散发着臭气,外面罩着一所房子。他忙说:“老师,我画的是类似臭豆腐一样的臭东西。我理解的学习是这样的,这所房子就像人的里面,是有臭东西的,必须通过学习,让芳香进来,才可以把臭气赶出去。”

哇,这不就是人性本恶的表达吗?好深刻!对于学习的功用,他用这样的反差表达,真形象!只不过房子里面的“臭东西”,光靠读书的芳香,仅仅掩盖一时而已,还需要更加有权柄的力量介入,才能彻底解决呢。是什么呢?唉,为师只能欲言又止。

不少学生厌学,他们觉得学习无趣,学校无聊,认为都是家长逼着自己来的,于是以相当的抵触情绪和半死不活的态度在学校混日子。

对这样的学生,我喜欢设问:

1.以小学六年级为例,你还要在学校呆多少年?

回答:至少十年。

2.漫漫十年,如果一直这么半死不活过,真是不上算。得想想为什么干这么一件不上算的事?

3.如果现在给你充分的选择自由,甚至可以不来学校,你会怎么选?

刚才还闹哄哄的学生,都安静下来。确实,为什么非要读书呢?一定是读书有点用吧?为什么家长、社会都让适龄儿童入学,不是入社会,入帮会?如果不来学校,我能去哪儿呢?

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实实在在的学生身上,并没有深思。他们个个好像随从大流,不假思索地走。尽管不乐意,但没有更好选择。

如此聚焦思考,直面困境,一起面对 “不上算”的行为,寻求解决之道,才是解决厌学的重点。

说到底,就是一个动机的问题。

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仅有习惯性动作,不厌学才怪。但家庭和学校对学习动机的教育,太过功利化,比如:考个好大学,干个好工作……这在物质丰富的当下,并不能激励学生。对美好未来、自我提升、更优平台、相对高的自由度、解决生命的贫乏等等问题的探讨,都是不错的切入与选择。

有个故事总在我心头萦绕,让人看到不同人,不同心态。

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常悲观,弟弟总乐观。圣诞节,父母特别准备了礼物。哥哥打开一看,是一辆漂亮的自行车。他非常生气,哭着说:“你们知道我不爱骑车的,况且现在是冬天,外面冰天雪地的……呜呜呜……”弟弟打开礼物,一股臭气散开,里面是一坨马粪。弟弟惊喜道:“马呢?”

生活的礼物,往往出乎意料、非你所愿,但父许可的,一定有美意。万事互相效力,叫祂的儿女得益处。

马粪已有,必定有马——我们有弟弟这样的瞬间洞察吗?

 

君着一抹凝视

还您一片宁静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