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卷6》 23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琴诗书画情 2024-04-24 发布于山东


原文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妇人病,四物良,月信准,体自康,渐早至,药宜凉,渐迟至,重桂姜,错杂至,气血伤。归脾法,主二阳,兼郁结,逍遥长,种玉者,即此详,经闭塞,禁地黄,孕三月,六君尝。安胎法,寒热商,难产者,保生方,开交骨,归芎乡,血大下,补血汤,脚小指,艾火炀。胎衣阻,失笑匡,产后病,生化将,合诸说,俱平常,资顾问,亦勿忘,精而密,长沙室。妊娠篇,丸散七,桂枝汤,列第一,附半姜,功超轶,内十方,皆法律,气后篇,有神术。小柴胡,首特笔,竹叶汤,风痉疾,阳旦汤,功与匹,腹痛条,须详悉,羊肉汤,污痛谥。痛满烦,求枳实,着脐痛,下瘀吉,痛而烦,里热窒,攻凉施,毋固必,杂病门,还熟读。二十方,效俱速,随证详,难悉录,惟温经,带下服,甘麦汤,脏燥服,药到咽,效可卜。

分段解读

妇人病 四物良: 与男子同,唯经前产后异耳。《济阴纲目》以四物汤加香附、炙草为主,凡经前产后,俱以此出入加减。(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月信准 体自康: 经水一月一至,不愆其期,故名月信。经调则体自康。

渐早至 药宜凉:血海有也,宜加味四物汤,加续断、地榆、黄芩、黄连之类。

渐迟至 重桂姜: 血海有也,宜加味四物汤,加干姜、肉桂之类;甚,加附子。

错杂至 气血伤: 经来或早或迟不一者,气血虚而经乱也,宜前汤加人参、白术、黄 之类。

归脾法 主二阳:《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宜归脾汤。

兼郁结 逍遥长 郁气伤肝,思虑伤脾,宜加味逍遥散。

种子者 即此详: 种子必调经,以归脾汤治其源,以逍遥散治其流,并以上诸法皆妙,不必他求。唯妇人体肥浓者,恐子宫脂满,另用二陈汤,加川芎、香附为丸。(见卓注)

经闭塞 禁地黄: 闭寒脉实,小腹胀痛,与二阳病为女子不月者不同。虽四物汤为妇科所不禁,而经闭及积瘀实症,宜去地黄之濡滞,恐其护蓄,血不行也。加醋炒大黄二钱、桂一钱、桃仁二钱,服五六剂。

孕三月 六君尝; 得孕三月之内,多有呕吐、不食,名恶阻,宜六君子汤。俗疑半夏碍胎,而不知仲师惯用之妙品也。高鼓峰云∶半夏合参术为安胎、止呕、进食之上药。

(六君子汤主要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半夏.四君子汤是补气的代表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主要的功能是补气健脾)

安胎法 寒热商: 四物汤去川芎为主。热加黄芩、白术、续断,寒加艾叶、阿胶、杜仲、白术。大抵胎气不安,虚寒者多。庸医以胎火二字惑人,误人无算。

难产者 保生方: 横生倒产、浆水太早、交骨不开等症,宜保生无忧散。

开交骨 归芎乡 交骨不开,阴虚故也,宜加味芎归汤。

卓注:加味芎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具有补益气血,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产后子宫不收,产门不闭。人参、当归各二钱,升麻八分,川芎、黄芪各一钱,炙草四分,五味子十五粒。加减化裁:再不收,加半夏八分,白芍八分(酒炒)。使用注意1.产后子宫再不收,加半夏3g,白芍(酒炒)3g。2.肝旺多怒者忌服。)

血大下 补血汤 胎,犹舟也。血,犹水也。水满则舟浮。血下太早,则干涸而胎阻矣,宜当归补血汤加附子三钱。欲气旺则血可速生,且欲气旺而推送有力,加附子者取其性急,加酒所以速芪 、归之用也。保生无忧散治浆水未行,此方治浆水过多,加味归芎汤治交骨不开。三方鼎峙,不可不知。

卓注:当归补血汤:歌诀: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组成:黄芪一两(30g),当归(酒洗)二钱(6g)。)

脚小指 艾火炀: 张文仲治妇人横产手先出,诸般符药不效,以艾火如小麦大,灸产妇右脚小指头尖,下火立产。

胎衣阻 失笑匡: 胎衣不下,宜以醋汤送失笑散三钱,即下。
卓注:(汤头歌20经产之剂增辑 失笑散 血瘀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
失笑蒲黄及五灵   晕平痛止积无停
山楂二两便糖入   独圣功同更守经
【组成】蒲黄五灵脂各等分【用法】共为细末,每服二钱(6g),黄酒或醋冲服;或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之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或产后血晕。【方析】瘀血停滞为本方主证。方中五灵脂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行血止血;共为君药。佐以醋及黄酒活血通络,行散药力,加强止痛。)


产后病 生化将: 时医相传云,生化汤加减,治产后百病。若非由于停瘀而误用之,则外邪反入于血室,中气反因以受伤,危症蜂起矣。慎之,慎之!
卓注生化汤(傅青主)产后祛瘀。(《傅青主女科》【歌诀】
生化汤宜产后尝   归芎桃草炮姜良
倘因乳少猪蹄用  通草同煎亦妙方
【组成】当归八钱(25g)川芎三钱(9g)桃仁十四枚(6g)干姜,炙甘草各五分(各2g)
【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适量同煎。【功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方析】产后血虚受寒为本方主证。方中重用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引血归经为君。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为臣药。炮姜走血分,温经散寒,黄酒温通血脉,童便益阴化瘀,引血下行,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合诸说 俱平常 以上相沿之套法,轻病可愈,治重病则不效。

资顾问 亦勿忘 商治时不与众医谈到此法,反为其所笑。

精而密 长沙室: 《金匮要略》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义精而法密。

妊娠篇 丸散七: 《妊娠篇》凡十方∶丸散居七,汤居三。盖以汤者,荡也。妊娠以安胎为主,攻补俱不宜骤,故缓以图之,即此是法

桂枝汤 列第一; 此汤表症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症得之为化气调阴阳,今人只知为伤寒首方。此于《妊娠篇》列为第一方以喝醒千百庸医之梦,亦即是法。师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注∶阴搏阳别为有子,今反云阴脉弱小,是孕只两月,蚀下焦之气,不能作盛势也,过此则不然。妊娠初得,上下本无病,因子室有凝,气溢上下,故但以芍药一味固其阴气,使不得上溢。以桂、姜、甘、枣扶上焦之阳,而和其胃气,但令上焦之阳气充,能御相侵之阴气足矣。未尝治病,正所以治病也。
卓注: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组成】桂枝三两去皮(9g),芍药三两(9g),甘草二两炙(6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3g)。

【方解】本方证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所致。风寒束表,卫气与邪抗争而浮盛于外“卫强”,致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营弱”,故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即所谓“营卫不和”,又称表虚证;邪气郁滞,肺气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治宜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祛邪与扶正兼顾医学|教育网整理。方中桂枝为君,辛甘散寒以调卫,用治“卫强”。白芍为臣,酸寒敛阴以和营,用治“营弱”。君臣相配,一则邪正兼顾,调和营卫;二则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制相成。生姜辛温,既助桂枝发汗解表,又温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助白芍益阴和营以助汗源。姜枣相配,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药对,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且甘草与桂枝相合能辛甘化阳以实卫,与白芍相合能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柯琴称本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附半姜 功超轶 时医以半夏、附子坠胎不用,干姜亦疑其热而罕用之,而不知附子补命门之火以保胎,半夏和胃气以安胎,干姜暖土脏使胎易长。俗子不知。

内十方 皆法律:桂枝汤治妊娠,附子汤治腹痛少腹如扇,茯苓桂枝丸治三月余漏下、动在脐上为,当归芍药散治怀妊腹中(xu) 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妊娠小便难,当归散妊娠常服,白术散妊娠养胎,方方超妙,用之如神。惟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恶寒、起即头眩,用葵子茯苓散不能无疑。

卓注瘕指的是癥瘕积聚.癥瘕积聚一般是指某种病邪引起聚集成块的病症

产后篇 有神术 

共九方。
小柴胡 首特笔 :妊娠以桂枝汤为第一方,产后以小柴胡汤为第一方,即此是法。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产妇郁冒、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者,以小柴胡汤主之。

竹叶汤 风痉疾 《金匮》云∶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钱院使注云∶中风之下,当有病痉者三字。按∶庸医于此症,以生化汤加姜、桂、荆芥、益母草之类,杀人无算。

阳旦汤 功与匹 即桂枝汤增桂加附子,《活人》以桂枝汤加黄芩者误也。风乘火势,火借风威,灼筋而成痉,宜竹叶汤。若数日之久,恶寒症尚在,则为寒风,宜此汤。二汤为一热一寒之对子。师云∶产后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

腹痛条 须详悉 :此下八句,皆言腹痛不同,用方各异。

羊肉汤 (xu)痛谧 (xu)痛者,痛之缓也,为虚症。

痛满烦 求枳实 满烦不得卧,里实也,宜枳实芍药散。二味无奇,妙在以麦粥下之。

着脐痛 下瘀吉: 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而痛,宜下瘀血汤。

痛而烦 里热窒: 小腹痛虽为停瘀,而不大便、日晡烦躁、谵语,非停瘀专症也。血因热裹而不行,非血自结于下,但攻其瘀而可愈也。《金匮》以大承气汤攻热。

攻凉施 毋固必:攻有大承气汤,凉有竹皮大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金匮》云∶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又云∶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又云∶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读此,则知丹溪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余以末治之说,为大谬也。

卓注:大承气汤: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主治: 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实热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解:
君: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臣:芒硝-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佐:厚朴-下气除满。佐:枳实-行气消痞)

杂病门 还熟读 《金匮》云∶妇人之病,以因虚、积冷、结气六字为纲,至末段谓千变万端,总出于阴阳虚实。而独以弦紧为言者,以经阻之始,大概属寒,气结则为弦,寒甚则为紧,以此为主,而参之兼脉可也。

二十方 效俱速
随证详 难悉录
唯温经 带下服 

十二 、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共三十六种。因经致病,统名曰带下,言病在带脉,非近时赤白带下之说也。温经汤治妇人年五十,前阴下血、暮发热、手掌烦热、腹痛、口干云云。其功实不止此也。

甘麦汤 脏躁服 《金匮》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药到咽 效可卜: 闽中诸医,因余用此数方奇效,每缮录于读本之后,亦医风之将转也。余日望之。

道中人 须造福

(卓注1:归脾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出自《济生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          

 【歌诀】 
归脾汤用术参芪  ;  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  ;  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①健忘俱可却 ;  肠风②崩漏③总能医
【注释】
①怔忡(zheng chong):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
②肠风:因风热客于肠胃或湿热蕴积肠胃,久而损伤阴络,致大便时出血。
③崩漏:是指女性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

【白话解】
归脾汤由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炙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组成,加生姜、大枣煎服,健脾养心。可除去心悸怔忡、健忘不眠,也能治愈肠风崩漏。     

 【组成】
白术一两   人参半两   黄芪一两   当归半两   炙甘草二钱半   茯神一两   远志半两   酸枣仁一两   木香半两   龙眼肉一两
【用法】
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  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症见便血,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等。
【方解】
本方治证系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或脾不统血所致,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补脾益气,补气以生血,补气以摄血;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当归活血配伍,使补而不滞;炙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和胃,以资生化。全方诸药配伍,心脾同治,气血兼顾,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效。         

【应用】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以及脾不统血证的代表方。临床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道溃疡出血、慢性胃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眩晕等;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心脾气血两虚或脾不统血证者。

【文献】
1、《济生方》:“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2、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3、《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卓注2:逍遥散  

 原文: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抟,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歌诀: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
调和肝脾功效卓。

配伍特点:当归、芍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解析: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卓注3:保产无忧方  (傅青主(汤头歌诀)   安胎保产催生。(《傅青主女科》)
【歌诀】
保产无忧芎芍归  ; 荆羌芪朴菟丝依
枳甘贝母姜蕲艾  ; 功效称奇莫浪①讥
【词解】①浪:孟浪,有唐突、鲁莽之意。
【组成】当归 川芎各一钱半(各4.5g)荆芥 穗炙 黄芪各八分(各2.4g)  艾叶 厚朴各七分(2.lg)    枳壳六分(1.8g)   菟丝子一钱四分(4.2g)   川贝—钱(3g) 白芍—钱二分(3.6g)   羌活 甘草各五分(各1.5g)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功用】理气安胎。
【主治】胎动不安,腰酸腹痛,及胎位不正,难产等。
【方析】气血不和致胎动不安或胎位不正为本方主证。方用川芎、当归、白芍和血,厚朴、枳壳理气,黄芪补气,共为君药。臣以荆芥、羌活泻肝经气血,贝母寒润并化痰,生姜温中,艾叶暖宫。合方看似杂乱,但安胎催生效甚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