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清明节,读完《西藏生死书》,了悟生死两大命题

 青白眼e1vedie6 2024-04-01 发布于江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很多人又在忙着祭祀扫墓,荒野墓地袅袅纸烟四起,寄托着对祖先和亡人的无限追思(慎终追远)。

清明前因为又有身边的战友走了,悲痛之余,也不得不让我面对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自己与亲朋好友的死亡?其实,这两年我一直关注一本叫《西藏生死书》的书,这也是网上热门书籍,反响也错。

此次读书会恰逢清明节,我们就选定这本书作为书社的共读书目,作者是西藏上师索甲仁波切,深受藏人的爱戴,他为众多死者及家属给予终极关怀。藏传佛教有转世灵童之说,作者 “索甲”指的是上师“托顿·索甲”的转世,“仁波切”意为“尊贵者”。

我特别喜欢作者书中引用了法国作家蒙田这段话,这也是我们对待死亡应有的态度:“我们不知道死亡在哪儿等待着我们,就让我们处处等待死亡。对死亡的修行,就是解脱的修行。学会怎样对待死亡,就学会了怎样不做奴隶。”

其实,庄子在他的《庄子·至乐篇》说过同样的意思的话:“人这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至。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中国人历来讲究死者为大,但从古至今就把死看成是禁忌,经常掩耳盗铃似的回避死的话题,甚至根据生前政治地位把“死”字避讳:“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我们面对死亡通常有两种态度: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我们很多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活在死亡的恐惧之中,甚至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认为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

我们越是对生抱有怀恋,就会对死越产生无限恐惧。可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走向死亡,只不过有的人走得快些,有的人走得慢些罢了。生与死,这两大人生命题总是相生相灭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当然也有第二种“不怕死的”,认为死算不得什么,“头掉了也不过碗大个疤”,“两眼一闭,两腿一蹬”这就了事。其实死亡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生命的死亡,二是精神死亡。很多人生命的死亡只是一瞬之间,但是人死后还会有思维,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生前不对死亡有足够的觉悟,那么我们死时就会很大的恐惧与痛苦。很多人对自己很残忍,从不考虑死亡的问题,这是反人道的行为。

要知,在藏传佛教看来,死亡并非终点,今生之后还有来世,如果人们丝毫不信这一世后还有来世,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多加考虑。

如果对生命对来世存有敬畏,这个世界就没那么残暴与冷血。佛教把生死看成是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它是反映生命的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

那么,我们如何对自己和身边亲朋好友实现终极关怀呢?敬请关注我的下次分享,更多精彩的内容也可参阅原著。这也正如书中的扉页所说:

“愿此书能成为生者、濒临死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愿此书能对所有读者有所帮助,并引领他们迈向证悟的旅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