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禅宗,为何今天衰弱到几乎绝迹!

 凤凰山居士 2024-04-28 发布于江西
许空聊情感2024-04-26 20:47河北

禅宗,这朵盛开在华夏大地上的千年莲花,从默默无闻到如今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它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与儒家、道家并驾齐驱,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探寻禅宗的历史脉络时,那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在禅宗的初创阶段,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达摩祖师,这位禅宗的始祖,曾在南梁和北魏四处游历,却屡屡碰壁。与佛教天子梁武帝的交谈无果后,他毅然渡江北上,来到北魏。然而,即便在北方,他依然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传播禅宗的理念,于是,他选择了在嵩山少林寺的后山静坐,这一坐便是九年。这九年,被人们传颂为“达摩面壁”,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达摩其实也在等待着那个能够真正领悟禅宗精髓的传承人。

终于,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出现了。他早年便精通儒教和道门的学问,辩才无碍,文采斐然。他怀着对禅宗的好奇和向往,前来拜见达摩祖师。然而,达摩祖师却对他冷漠以待,甚至提出了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条件——除非天降红雪,否则不会传授他禅宗法门。这个年轻人,名叫慧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求法之愿,毅然挥刀断臂,以示决心。他的虔诚和决心感动了达摩祖师,终于得到了祖师的衣钵传承。

慧可,这位禅宗的二祖,在禅宗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没有他,禅宗或许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慧可的命运却并不平坦。由于禅宗作为一个新兴的教派,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他常常遭受排挤和打压。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退缩,反而选择在酒肆、市集等地公开讲法,将禅宗的真谛传播给更多的人。他的讲法深入浅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影响力逐渐扩大。然而,这也引来了某些僧人头目的嫉妒和仇恨,他们视慧可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慧可依然坚定地走在传播禅宗的路上。他的精神和毅力不仅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的禅宗弟子树立了榜样。正是有了像慧可这样的伟人,禅宗才得以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隋朝时期,当慧可大师有意煽动民众之时,隋朝政府得知此事后,立即派遣官员深入调查。结果,这位备受尊敬的二祖被当局下令斩首,他的生命因此戛然而止。据传,在二祖遭受斩首的那一刻,他流出的血竟呈现出奇异的白色。这一情景中,他留下了一句震撼人心的禅语:“虽将头颅临白刃,犹如利剑斩春风。”这句话深刻展现了二祖面对生死时的从容与坦然。

因二祖之事,后续的禅宗高僧如三祖僧璨和四祖道信纷纷选择南下发展。他们之所以选择南方,是因为当时南方地区的中央统治相对薄弱,虽然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这对于弘法而言并不利,但却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这些高僧的南迁,标志着南禅宗的起步,并涌现出前五位杰出的祖师。

到了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禅宗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天纵奇才的六祖惠能大师。尽管六祖的文化水平并不出众,但他却以独特的方式弘扬佛法。在得到衣钵后,五祖深恐六祖受到其他宗派的迫害,因此急忙将他送走。六祖聪颖过人,连夜逃离,最终隐居四会之地长达十五年之久。

之后,六祖离开隐居地,前往广州开始弘法。他的弘法方式通俗易懂,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尽管当时读书人少,但六祖的教法却能够触及大众的心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信仰禅宗。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位南方的顿教法门弘扬者,多次邀请他北上。然而,六祖慧能洞悉朝廷的真实意图以及各宗派之间的矛盾,因此三次婉拒了朝廷的邀请。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将达摩的木棉袈裟交给官吏带回,以此作为交代。

在六祖圆寂多年后,唐宪宗赐予他“大觉禅师”的谥号,这标志着唐代官方对禅宗传播的认可。然而,禅宗的黄金发展期并非始于六祖时代,而是在其之后逐渐到来。六祖门下,有三位杰出的弟子,其中菏泽神会禅师虽然常被忽视,但他对禅宗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菏泽神会,虽被誉为唐王朝的第七祖,因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贡献,然其菏泽宗却后继乏人,传承不过数代便烟消云散。因此,后世的南岳与青原两大派系皆不认可他为祖师。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作为六祖惠能的另两位高足,他们的门下传人众多,后世的五家七宗皆源于此二人,故在禅宗信徒心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七祖。但不容忽视的是,菏泽神会在弘扬六祖禅法上厥功至伟,他尤其批判了神秀的传承,使官方承认了六祖的正统地位,这是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而南岳与青原两大派系,其传人如繁星点点,尤以南岳的马祖道一最为显赫。马祖门下三杰,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百丈怀海,均为后世所传颂。百丈怀海因居百丈山,法号怀海,故得此称。他主张“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此理念深受后世尊崇。他的弟子黄檗希运与沩山灵祐均为禅门龙象,禅宗五家中有两家便源于此。

青原派系的传承则更为曲折,传至石头希迁手中,他与黄檗同期,为一代大禅师。石头希迁的传承衍生出了法眼宗、云门宗和曹洞宗,这一时期禅宗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众多祖师纷纷开悟,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正如抛物线达到顶点后会自然下落,禅宗在巅峰之后也迎来了衰落。沩山灵佑等人的时代,虽有大范围开宗创派,如曹洞宗、临济宗等,但禅宗的衰落已初见端倪。虽然云门宗的云门文偃、法眼宗的清凉文益等祖师仍有所建树,但禅宗的衰落已如断崖般迅猛,昔日的辉煌已逐渐黯淡。

究其原因,众多祖师认为,此时代的人根器不如古人,用功不勤,开悟者渐少。至南北宋交接之际,禅宗更是陷入了巨变之中。学说纷杂,口若悬河者众多,而真正修行者寥寥无几。此时,大慧宗杲挺身而出,力主参话头之法,以期挽救禅宗于危难之中。然而,参话头原本只是众多法门之一,却被大慧宗杲视为唯一,禅宗之路愈发狭窄,如同原本多条的归乡之路,如今只剩一两条可走。

禅宗余晖:明清之交的黯淡与余晖

谈及禅宗的余晖,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明清时期。随着净土宗的蓬勃兴起,禅宗的光芒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黯淡。越来越多的信众投身于净土修行,而禅宗的影响力则日渐减弱。与南北宋时期的禅宗盛况相比,明清之交的禅风显然已显颓势。

此时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三教合一的呼声日益高涨。无论是道士还是儒生,都对此表示赞同。虽然这一提法的正确性有待商榷,但无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宗教融合的一种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禅宗的大师们愈发稀少,憨山德清等少数几位高僧成为了禅宗在明朝的代表性人物。

到了清代,禅宗的衰落更为明显。一个值得一提的事件是清世祖顺治福临皇帝跟随玉琳神秀出家。这一事件引起了雍正皇帝的好奇心,他阅读了玉琳神秀的语录后大为赞赏,并找到了神秀的徒孙天慧实彻。这位高僧后来被誉为南怀瑾所讲述的那位受到雍正皇帝特别眷顾的人物,他的修为和影响力都极为显著。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人物出现,禅宗的衰落之势已难以逆转。近代以来,虚云来果等几位高僧虽然为禅宗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禅宗已经走在了危险的边缘。传人难寻,传承断绝,成为了禅宗面临的严峻问题。

综上所述,禅宗的衰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传承断绝、方法失传以及人才匮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逐步走向没落。如今,净土宗盛行而禅宗式微,实乃禅宗之悲哀,亦是我们这个时代宗教文化的一种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