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国政形意五形拳教学视频

 无名老熊 2024-04-29 发布于澳大利亚

我们知道,在练拳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会采取不同的呼吸方法,使腹部出现一张一弛、 一伸一缩的现象。

图片

由于在运动中或站桩静功练习中,通过意识的引导,使呼吸逐步自然深长,刺激了胸肌膈膜不断上下张弛起伏与伸缩,因此,无形之中给了腹内的内脏器官温柔的、有益的挤压按摩作用。

腹腔内感受器受到一定的刺激,转变成“生物电脉冲”,经感觉纤维被传送到脑内的感觉中枢,再通过感觉中枢转换为神经系统的活动,这些活动按照意识的引导通过气血运行系统和经络运行系统而传到小腹。因此,人们就感觉到小腹有种气一样的东西在团聚,有温热的感觉。

气沉丹田就是气沉小腹。

按先师所讲:是脐下三横指的部位,俗称丹田气海处。

气海穴是在脐下一寸三分的地方。顾名思义,丹田并非指某一点或某一穴位。根据我在运动中的体验,个人认为应是指气海穴周围的这块地方(包括气海穴在内),俗称小腹。

形意拳的练习时必须要做到要求的“头顶项直、实腹塌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溜臀提肛、气沉丹田”等等,从姿势形态上来说,不外乎要做到“中正安舒”四个字,老前辈们讲的“脚在地上落,力要四面撑,意须八面行”就有这个意思。

从理论上讲,也是拳谱中的一些论述,如“六合论、三尖法”等等。

六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外三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内三合)。

三尖即鼻尖、尖、脚尖。平时讲的“三尖照地”,就是讲鼻尖、手尖、脚尖要在一条直线上,不可左右歪斜。

总之,要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三尖对照艺相连,力学支点必恰然。

形意拳的用法“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名有相无迹之用、有有声有名无形之用、有无形无相无声无臭之用”。

拳经云:“起如钢锉 (起者去也),落如钩竿( 落者回也)。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坠子。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随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弹上如风响,起落似箭窜。进步不胜,必有寒敌之心。

此是初步明劲、有形有相之用也。

到暗劲之时,用法更妙:“起 如伏龙登天,落如霹雳击地。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一气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

是二步暗劲行迹有无之用也。

拳无拳, 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

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至饮食茶水之间,皆是用。或是有人处,或是无人处,无处不是用。

所以无人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至寂然不动,感而随通也。

此皆是化动神化之用也。

然而,所用之虚实奇正,亦不可专有意。用于奇正虚实者,并非专用虚实于彼。己手在彼手之上,用劲拉回,如落钩竿,谓之实。己手在彼手之下,亦用劲拉回,彼之手挨不着我谓之虚。并非专有意于虚实,是在彼之形式感触耳。奇正之理亦然。

奇无不正,正无不奇,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变,如循环之无端,所用不穷也。拳经云“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即此意也。

根据前人所论述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体质,复其本然之真”。

形意拳的练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通俗地讲,就是体之练、用之练和体用兼修。

第一阶段要熟练掌握拳术动作和要领,增长体质肌力,化零散为整体,锻炼刚劲,震动四肢关节,也叫“拳练人” 阶段。

就是以拳中规矩动作,锻炼和规矩人的后天散乱之劲。

第二阶段是化刚劲为柔劲、化僵劲为活劲,以意用气,神意贯通内力、内魴,内外相顾,刚柔相兼,也叫“人练拳”阶段。

就是以人后天锻炼出的悟性去衍化吸收拳术动作,以为我用,也叫暗劲。

第三阶段是探索拳中精要、“体用双修” 的高级阶段,也叫“拳人悉化”阶段。就是人和拳合为一体,精气神、意气力,全在一念收发之中。

图片

有“有形”之练,有“无形”之规律,继而“形无形,意无意,无形无意是真意”。总结而论,是以有形之练变化无形之用的高级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