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方】 第129期 •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甘草附子汤

 金坛区 2024-04-29 发布于上海

Nov 5


每周一方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方第129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甘草附子汤

【方药组成】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参考用量】

炙甘草6克  制附子6克  白术6克  桂枝12克以上4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渣,温服200亳升,每日3次。

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100亳升,恐200毫升剂量过大,宜服120~140毫升为始。

【功用】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

骨节痛烦,掣痛屈伸不利,痛处拒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苔白,脉沉细或弦细无力,身微肿。

【解读方义】

本方以甘草附子名方,方中附子温经散寒,祛散寒湿;甘草补中益气,又能缓和诸药,便峻烈之附子缓之发挥作用;白术健脾运湿;桂枝辛温,佐术、附祛风通络,宣通阳气。

王子接:“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药,风淫于表,湿流关节者,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胜风,独甘草冠其名也,病深关节,义在缓而行之,若驱之太急,风去而湿仍留,反遗后患矣。”

周扬俊:“此证较前条更重,且里已受伤,何为反减去附子耶? 前条风湿尚在外,在外者,利其速去,此条风湿半入里,入里者妙在缓攻,仲景正恐附子多,性猛且急,筋节之窍未必骤开,风湿之邪岂能托出,徒使汗大出,而邪不尽耳。君甘草者,欲其甘缓也。和中之力短,恋药之用长也。此仲景前条用附子三枚者,分三服,此条只二枚者,初服五合,恐一升为多,宜服六七合,全是不欲尽剂之意。学者于仲景书有未解,即于本文中求自得矣。”

【应用要点】

本方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而表里阳气皆虚者。

【医案举例】

病例1 

 关节炎杨某某,男,42岁。患关节炎已3年,最近加剧,骨节烦疼,手不可近。并伴有心慌气短,胸中发憋,每到夜晚则尤重。切其脉缓弱无力,视其舌胖而嫩。辨为心肾阳虚,寒湿留于关节之证。

为疏:附子15克  白术15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6克  茯苓皮10克  薏苡仁10克服3剂而痛减其半,心慌等症亦减。转方桂枝去苟药加附子汤。服3剂而病减其半。乃书丸药方而治其顽痹获愈。

                                                  (刘舟医案)

病例2  

风湿周某,女,50岁。素体阳虚多汗,婚后经绝,终身未孕育。5年前开始患风湿,多方医治不愈。症见全身骨节疼痛,不红肿,肘膝关节难以屈伸,触之则痛甚,恶冷,虽夏日亦不能见风,周身出汁胶黏,心慌,小便清长,大便常稀溏,略食生冷则下利清谷,舌淡,无苔而滑润,脉沉迟矛无力。

此乃阳虚之人,风湿浸渍内外,流于关节筋骨之间所致。法当温阳散寒,祛风除湿。因病由来已久, 且深入关节,当缓缓图治。

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灸甘草6克  熟附片15克  白术10克  桂枝12克  防风10克  秦艽10克 薏苡仁15克  鸡血藤10克水煎,日一剂,连服5剂。二诊时告以服第一剂后,头昏,身热,汗出,服两剂后,身又热,服至5剂,则恶风轻,出汗已不如胶,身痛缓解。续前法,桂、附减量,服至半月,诸症消失,前后判若两人。                

                                         (贺有琰医案)


01

甘草附子汤用于治疗什么样的患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而表里阳气皆虚者。

02

患者初服甘草附子汤,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初服得微汗则解。

03

甘草附子汤中附子的功效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温经散寒,祛散寒湿。

图片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甘草附子汤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郑佳丽

校    对 | 李佳惠

主    编 | 李佳惠

总    编 | 杨智森

(参考书目:选自张汤敏 孙仁平主编

《伤寒论方药新解》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