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居正《陈六事疏》,向隆庆皇帝陈述改革主张

 凤凰山居士 2024-05-01 发布于江西
隐真历史2021-10-10 08:50


高拱下野,郭朴致仕,徐阶引退后,内阁中只剩下首辅李春芳、次辅陈以勤和张居正三人。首辅李春芳,虽是状元出身,但工作能力一般。次辅陈以勤是老好人,善于讲经学,和稀泥。真正能担当重任的只有张居正,张居正年富力强,成为内阁的实权人物。二十多年的磨砺与等待,只是为了今天,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付诸实施。

首辅李春芳与张居正谈心时说,徐阶去职后,自己很吃力,不宜久留,想尽快辞职。
隆庆二年八月,张居正向隆庆皇帝上书著名的《陈六事疏》,主要包括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和饬武备等六项治国纲领。

第一条省议论

当下朝廷作决策时,总有很多人反对。无论有多完美的方案,他总能挑出不少毛病,批驳得一无是处,你让他说出对策时,他又说不出来。只顾将别人贬损得体无完肤,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本事。让陛下拿不定主意,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任何一种决策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应该看主流,要权衡利弊,经过努力,只要能做到利大于弊就行了。如果事事斤斤计较,成天陷于无休止的争论,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激化矛盾。臣工们上奏章时,要直奔主题,不绕圈子,专心本职工作,少争论。

张居正针对的是明朝盛行的言官制度,朝廷专设了御史和给事中, 这些官员品级较低,却拥有监督和弹劾高官的权力。前朝嘉靖皇帝很强势,废话过多的言官受到过打击,气焰有所收敛。而隆庆皇帝个性懦弱,这些言官不是骂首辅,就是骂皇帝,让高拱不得不淘汰出局。在张居正看来,大多数言官都是为了一己私利,真正为国为民的很少。 严嵩当权时,他阴险毒辣,没有言官敢弹劾他。现在如果放纵这种风气,就会干扰皇帝的判断,要坚决打击这些议论。

第二条振纪纲

嘉靖皇帝当政四十多年时间里,赏罚不明,凭他的喜好,将大臣们升官或下狱。朝廷臣子们不看谁能做出更多功绩,而在于谁更能摸清皇帝心思构陷对方。张居正在嘉靖一朝二十年,见得不可谓不多,他提醒隆庆皇帝一定要正义公道。

第三条重诏令

各部门接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如果完成不了,就要局面说明理由,并拿出解决方案。对各种命令要登记造册,完成后勾销。没有完成的,要追究责任,根据官员完成任务的效率来考评优劣。
张居正的办法就是斩断各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接到了命令就必须给出严格的说法,然后按照你的说法监督你执行,谁也不许消极应对。换种说法,就是通过标准的文件格式来明确责任,量化任务,既便于督促,也便于考核。张居正后来的考成法,便是由此而来的。

第四条核名实

国家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靠名气判断人才的方法,会造成那些踏实做事的人得不到晋升,相反那些夸夸其谈的我,往往能升官。长此以往,大家都不愿意做事,办事效率低下。 对于任满一定年限的官员,要进行精准考核,综合其各方面的政绩,按照“称职”、“平常”、“不称职”的等次,调整职位,奖罚名爵。

对于各部门的二把手,也要选择有才干的人。如果表现不错,干满一定年限就要升官,而且尽可能在本部门系统内升官,而不必刻意更换单位。如果部门一把手因为某种原因缺了,直接用二把手顶上,也不必从其他地方平调。

第五条固邦本

财政是国之基石,老百姓的经济状况和合理的税制,又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嘉靖朝的后十多年严嵩把持朝政,疯狂贪腐,嘉靖皇帝潜心修道,不问政事,民穷财尽。地方豪强兼并田地,将赋税负担转嫁给底层民众,使国家财政雪上加霜。张居正希望抑制豪强, 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主张厉行节约,崇尚简朴,以民为本。

第六条饬武备

边防是大明朝当前最大的短板,蒙古铁骑随时可能入侵。军队不怕人数少,怕的是没有战斗力。清理吃空饷,兵员全部补足,严加训练。把钱省下来练兵打仗,重赏有军功的人。

现在京城的军队有八九万人,如果训练有方,至少能够对首都形成强有力地拱卫。历次来犯的蒙古骑兵,最多也不过几万人。现在守卫京城部队的最大毛病,缺乏训练,没有战斗力。北京城距离蒙古不远,如果边境突破,京城就十分危急。建议皇帝经常检阅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陈六事疏》是张居正继二十年前《论时政疏》之后,抛出的第二个重磅炸弹。如今四十四岁的张居正,既体会到民间疾苦,也了解朝政的运转。正是这种情况下,张居正写出了更加成熟可行的《陈六事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