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张庆军老师打开中医这扇门读书笔记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02 发布于江苏

中医是可以治好病的
学习中医的关键是诊断
中医的成功之路是学习
中医的出路是专科
脉诊入门
脉很重要,但是我们只学习两种,脉有力和脉无力。以脉定虚实,以脉定治法
脉定虚实
脉有力为实证,实则泻之。
脉无力为虚证,虚则补之。
一只手脉有力,一只手脉无力为虚实夹杂证。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治疗虚证,再治疗实证。另外一种方法是虚实同治。
注意对于同一只手来说,脉有力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有力,脉无力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无力。
沉取为判断标准
沉取有力为实证,沉取无力为虚证
寸关尺整体沉取用力按压至骨,到骨头以后轻轻抬起来一点,此时去感受脉是有力还是无力的,不用刻意去区分寸关尺,以整体沉取为要点。是三根手指的整体感觉,而不是一根手指的感觉。
治疗原则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脉和六经辨证
在经方六经体系中,脉有力为三阳病,脉无力是三因病
太阳病,脉浮有力
阳明病,大便干,脉有力
少阳病,口苦,脉有力。患者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可以称之为少阳病。患者既怕冷也怕热,也可称之为少阳病。
太阴病,脉无力,吃凉东西难受。
厥阴病,手足凉,脉无力。
少阴病,四肢凉,脉无力,精神差。
中医主要是学习诊断,至于处方,很好调整,但若诊断不正确,往往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靠蒙、靠猜,是治不好病的。我钻研中医已经二十多年,你们走过的路,我大部分早就走过,临床之初也是靠蒙、靠猜、靠运气,最后发现不行,治疗有效率太低了,后来一步一步走到了病脉证治这条路上。
临床中有的患者饭量超级大,但是不方便,即使排大便,量也很少,哪吃进去的东西到哪儿去了?这时候就要用抵挡汤。
少阴病是精神系统有问题,精神差,失眠,睡眠障碍。睡得多和睡得少都可以称之为睡眠障碍。
腹诊入门
心下胃部压痛为小结胸病,用小陷胸汤治疗。
心下无压痛,无饱胀感,总觉得不舒服为痞证。
心下满痛为大柴胡汤证。
肚脐上压痛为膈下逐淤汤证。
肚脐左侧压痛为桂枝茯苓丸证。
肚脐右侧压痛为当归芍药散证。
肚脐中部压痛为当归芍药散证。
肚脐以下压痛为下瘀血汤证。
左侧少腹部压痛为桃核承气汤证。
右侧少腹部压痛,脉有力为大黄牡丹汤证。
右侧少腹部压痛,脉无力为附子薏苡仁败酱散证。
耻骨上压痛,脉有力用抵挡汤,脉无力用大黄蛰冲丸
瘀血属于中医学的概念。脑梗死不一定有瘀血,即使是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或者诊断为动脉栓塞、静脉栓塞,如果腹诊没有压痛,就不要用瘀血剂,用了就错了,应该按照中医学的标准来进行治疗。
学习病脉证治时大家一定要抛弃西医的固有观念,按照病脉证治的程序辩证处方,疗效就非常好。
下瘀血汤的煎药方法特殊,它不是用水煎药,而是用酒。大家看书的时候要仔细,起码要每个字都要读一遍,如果要用苦酒的,苦酒就是米醋。肾气丸要用黄酒送服。
临床中发现好多人爱上火,吃点辣椒,吃个羊肉串就上火了。此类人群可以用下瘀血汤。
桃核承气汤患者无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暴脾气、急脾气、翻脸不认人,左少腹压痛。
温经汤的腹诊压痛在肚脐得到一侧,如左侧腹直肌压痛。
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详解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
(1)头痛不痛?脖子难受不难受?怕不怕风?怕不怕冷?爱不爱出汗?
注意医圣在写《伤寒论》的时候遵循了大包括小,整体包括局部的原则。它写头的时候已经把整个头部包括在了里面,只要是脖子以上的部位发生的疼痛都可以称之为头痛。如鼻子痛,牙齿痛,眼睛痛,耳朵痛。同时伴随有脉浮,恶风、恶寒的就可以考虑为太阳病。
脖子难不难受
如果脖子难受需要考虑使用葛根剂,问脖子就是为了判断患者是不是 葛根剂。葛根外用也可以治疗颈椎病,用葛根煮水半小时,然后用煮好的水浸湿毛巾,在拧得不干不湿,外部热敷即可。
经方外用结合内服效果会更快,特别是一些局部的病变。如患者只有颈椎病,或患者仅仅有足跟痛。足跟痛用芍药甘草汤泡脚,效果迅速,有时候比内服效果还快,而且不会有不良反应,想用多大量就用多大量。
怕不怕冷
这里的怕冷是脉有力的怕冷。如气管炎患者,每到冬天就会发作,也叫怕冷,是患者自身的感觉,还有医者的观察,患者遇冷之后病情复发或者加重也叫怕冷。
   整本《伤寒论》讲的就是怕冷,大家在看的时候可能没有注意达到,如好多条文前面专门写了两个字伤寒。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可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能够治好,它有严格的使用标准。就是有怕冷或者遇冷天加重或者复发的,才可以使用炙甘草汤。
怕不怕风
别看“怕风”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还真得解释一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进风感就是怕风。有的胃病患者常年带着肚兜,自觉有风往胃里面钻;有的人常年带着帽子,自觉有风往脑子里面钻;有的人常年带着湖西,自觉有风往膝盖里面钻,这就是进风感,这就是怕风。
爱不爱出汗
汗包括很多种,属于津液的层面,如眼泪、鼻涕、唾液、女性白带、溃疡面皮肤的表面渗液。如流清水鼻涕是鼻子在出汗;患者不停的流眼泪是眼睛在出汗;患者身上有溃疡不停的流清水是溃疡面的皮肤杂出汗;女性白带清稀也是出汗。患者有一些老年人鼻子不痒,但是鼻涕不断的往下流也是爱出汗。
什么叫无汗?
皮肤干燥叫无汗,鼻子干也叫无汗。皮肤病灶部位干燥也是无汗,干燥综合征实际上就是无汗状态,眼睛干、鼻子干、口腔干,西医说的唾液无法分泌就是无汗。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口苦不苦?
口苦,脉有力为少阳病
口苦,脉无力为厥阴病
胸胁苦满?
按压患者的胸胁部位,询问患者是否有胀、痛、不舒服的感觉。
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大便干不干?口渴不渴?饭量大不大?怕热吗?心中懊侬吗?嗓子痛不痛?阳明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怕热,脉有力。
大便干不干
大便干燥,脉有力为阳明病
大便不干,几天才解一次,脉有力为阳明病。
胃口很好,吃的很多,但是大便量少为阳明病。
口渴不渴
口渴想喝冷水则舒服,脉有力为阳明病。
口渴,喝了水不解渴,越喝越渴叫消渴
口渴,喝了水,但不欲咽,喝了水漱漱嘴就吐,这是瘀血证。
饭量大不大
吃得多,饿的快,脉有力是石膏剂,脉无力是黄芪剂。
怕热吗?
怕热,脉有力为阳明病。
患者进入热的环境中或者进食辛辣燥火的食物后病情加重,为阳明病
心中懊侬吗?
心中懊侬就是心里面不舒服,难受。心中懊侬的患者,胃难受,说不出来得难受,就像精神病发作一样,临床中很少见到,确实有,这是栀子豉汤证。
嗓子痛不痛?
患者嗓子痛,脉有力的情况下首先生石膏
辩太阴病脉证病治
大便稀不稀?大便黏不黏?平时吃了凉东西难不难受?
大便稀,大便黏,吃了凉东西难受,脉无力为太阴病。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手足凉不凉?
厥阴病,脉无力,手足凉
厥阴病处方
上热下寒,乌梅丸
上热中寒,柴胡桂枝干姜汤。
手足冰凉,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病程时间较长的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
手掌心烦热,嘴唇干燥,足凉,脉无力用温经汤。
准确诊断厥阴病的关键是正确解毒手凉
单纯的手凉,脉无力是厥阴病。
单纯的足凉,脉无力是厥阴病。
手凉足也凉,脉无力是厥阴病。
手热足凉脉无力是厥阴病。
一手脉有力一手脉无力是厥阴病。
既怕冷也怕热脉无力是厥阴病。
注意乌梅丸中的乌梅用量一定要大,要用300枚,用10克、20克是绝对不能把息肉化掉。老老实实的用300枚,按照我的经验可以直接用80克乌梅,另外方中还加了米醋,用醋泡了一夜,可以让患者煮药的时候加点醋,增加疗效。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
精神怎么样?四肢凉不凉?
四肢凉,精神差,脉无力是少阴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