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麦天险上“短命桥”

 永声树 2024-05-03 发布于四川

#记录我的2024#

通麦天险上的“短命桥”

袁廷掌

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一年盛夏八月天,我们驻后藏日喀则的西藏军区后勤部第二独立汽车营(56153)部队二连车队,战友们驾驶CA-10B型解放牌载重汽车,从林芝八一镇启程,向海拔4728米的云雾缭绕的色季拉山垭口挺进。

车队战友们战高反,攻坚克难,翻山越岭穿行在色季拉山莽莽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午后来到了海拔3285米的鲁朗林海,大森林涛声阵阵,微风习习,给人以心旷神怡十分惬意的畅快满足。

战友们心情愉悦地驾驶着战车沿着鲁朗河谷左侧一路下行,一边聆听着林中鸟儿的歌啼和林海深处轰鸣的涛声;一边谨慎驾驶车辆在林海中穿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佳景,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海拔2100多米通麦天险的102亚洲第二大泥石流滑坡群体面前。

通麦天险,又称“通麦坟场',它由102亚洲第二大泥石流滑坡群及迫龙天险组成,俗称:通麦天险,全长14公里多的“死亡路段'。据有关部门资料:建成通车60年来,牺牲在天险的军地人员就达70人之多(军人要占牺牲人员的三分之二多)。天险14公里多长的道路,仅宽2米多的破、碎、烂土路,(而解放牌大卡车的宽度就是2.46米),全程都是单行道,有的地方是用圆木横卧靠江边一侧的简易临时便桥。道路一侧是刀削斧砍般的石壁,另一侧是万丈悬崖深渊与滔滔江水的奔腾咆哮怒吼的帕隆藏布江。即使是天公作美的日子,车辆也只能紧贴山壁慢腾腾地在道路上挪动通过。我们的解放牌大卡车,在有的地方上面岩石刮棚布棚杆,下面也只能一个轮胎悬空通过。

如遇雨雪天气,路面狭窄泥泞溜滑,会车(错车),车辆通行就更加困难重重,异常艰险。盘踞在通麦天险的另一个拦路虎一一死亡地带叫“102滑坡群',它是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这条路上,一旦逢雨雪天气,便险象环生。因为道路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破碎,再加上附近遍布的雪山河流,雪山冰雪融化或降雨充沛时,极易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和塌方。轻则冲毁公路桥梁,重则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看吧:通麦桥头的烈士纪念碑,就是最直观的历史见证。

车队等齐后面车辆到来后,带队干部再部署动员全体驾乘人员,要提高警惕,防止麻惫畏难思想情绪,检修车辆排除故障,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路精神,坚决做到车不掉漆、人不掉皮安全顺利通过通麦天险14公里多的漫长天堑。

车队前行一会就发现有一座建成通车不久的简易公路桥横跨鲁朗河,把公路伸向右岸边傍山势顺河流而下。这条道路虽说急造道路,但地势较为平坦路面较宽,行车速度也相应提高,一个小时以后,就来到了横跨帕隆藏布江的钢索斜拉公路吊桥。

只见大江两岸山体上建了高高的桥塔,用无数根钢索连接起来,大桥虽然不宽,承重能力不強,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处于物资匮乏科学技术落后,又无大型施工机械等设备条件下,能够在遥远的边疆,天上西藏的大江上建筑起一座公路桥,那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大桥左右两边都有军人手拿红绿相间两面小旗帜指挥车辆单行道通过。车辆通行必须听从指挥,两车之间大约要求间隔二十多米的距离,挥绿旗车辆才能缓慢起步驶上索桥通过。虽然载重4吨的解放牌卡车行驶在吊桥上,驾乘人员也明显感觉得到吊桥在晃动,但比起行驶在102滑坡群、老虎嘴等便道上安全快捷舒适多了。

可是几十天以后,我们车队在四川内江某部下货后,又返成都,再经乐山峨眉县,在当年号称亚州最大水泥厂装货返藏,准备运往日喀则地区亚东边防前哨修筑地下工程时,车队战友们一路征战穷山恶水,经历了千辛万苦,踏平了千难万险,驰骋到达波密县(扎木)通麦兵站时,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前段时间,因发源于色季拉山的鲁朗河、发源于然乌湖大雪山冰川帕隆藏布江、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迫隆藏布江等流域,因极端气候天气变化,造成江河湖泊洪水猛兽泛滥成灾,山体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驻西藏海通至波密(扎木)地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852大队,才建成通车几个月的帕隆藏布江公路斜拉钢索大吊桥也未幸免于难,只剩下江岸左边山坡上孤零零的,残缺不全的桥塔基座及数根钢索在江水中挣扎呻吟,无声地向人们数说着,它们招遇大自然造成的巨大苦难与悲伤!

我们都感叹:真是一座“短命桥”!

在大自然的无情袭击摧毁之下,人类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我们车队在通麦兵站等待通车的那一天。只因通麦天险“肠梗阻”,兵站车多人多,吃住都成了大问题,就只能把车辆停靠在公路边上,晚上打开背包,辅在解放大楼高低不平的水泥包上面睡觉,养精蓄锐准备江右岸的便道抢通后,驾车驶离通麦天堑。

通过驻川藏公路沿线852大队官兵们,不怕流血牺牲,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的艰苦卓绝多日奋战,便道终于抢通了,并组织军地车辆依次有序通过。

当我驾驶车辆,思想高度警惕,聚精会神地操作,经过迫隆天险老虎嘴、号称102亚州第二大泥石流滑坡群14公里多路段时,在两个多小时的行驶中,既要预防高山上的泥石流滑坡塌方落石突袭,又要注意坎坷崎岖不平的泥宁不堪的道路艰险,尤其是在通过悬空圆木搭成的独木桥时,硬是吓得脚杆打闪闪,屁眼都夾紧了。

在艰难高危行车中,有时也瞅瞅江对岸的险情,瞧瞧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想想我们人类在大自然害灾面前,是何等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啊。

我们车队又闯过了一道天路鬼门关,敢为人先地续写雪域高原汽车兵,驰骋征战在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脉、珠峰大地千里边防钢铁运输线上的辉煌传奇!

再见了,通麦天险的“短命桥”!

再见了,通麦天堑的“死亡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