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330条

 子君zijun123 2024-05-03 发布于河北

伤寒论条文各家讲解

第330条: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阳气少而阴气多,故不可下,虚家亦然。下之是为重虚,《金匮玉函》日:虚者十补,勿一泻之。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四逆见少阴篇。厥见下。盖厥为四逆之极,阴阳既不相顺接,下则必至于脱绝,故禁勿用也。

喻嘉言《尚论篇》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即四逆之极,阴阳既不相顺接,下则必至于脱绝也。

厥阴证,仲景总不欲下,无非欲邪还于表,而阴从阳解也。此但举最不可下之二端,以严其戒耳。

手之三阴与手之三阳相接于手,足之三阴与足之三阳相接于足。阴主寒,阳主热,故阳气内陷,不与阴气相顺接,则手足厥冷也。然四肢属脾,脾为阴,与胃之阳不相顺接,亦主逆冷,所以厥证虽传经,热邪复有不尽然者,最难消悉。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此节申明厥阴不可下也。夫四逆者,冷至肘膝;厥者,冷至腕踝。少阴病四逆而厥,厥阴病亦四逆而厥,故曰“诸四逆厥”。夫四逆厥者,咸藉生阳之来复,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者,谓气血两虚之家,亦不可下,又不独厥阴为然也。愚按:四逆而厥,急温犹难,岂有下之之理,今曰“不可下”者,所以申明上文“下之利不止”之意,谓厥阴标阴在下也。或问“此节既申明厥阴标阴在下,何以言诸四逆厥,复言虚家?”曰:“仲祖之书,脉络如灰线,语意如盘珠,触类旁通,因此悟彼,处处皆然,不独此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注】此起下文诸节厥证之意。四逆者,冷至肘膝也。厥者,冷至腕踝也。诸病而凡四逆厥者,俱属阴寒之证,故不可下。然不特厥逆为不可下,即凡属虚家而不厥逆者,亦不可下也,故曰虚家亦然。

张均卫曰:虚家伤寒未必尽皆厥逆,恐人止知厥逆为不可下,而不知虚家虽不厥逆亦不可下,故并及之。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按成氏曰:四逆,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然本篇云: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云;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其他凡言厥逆之处不一。则四逆与厥,本无分别,特其病有阴阳之异耳。此条盖言阴寒厥逆,法当温散温养之,故云不可下之。前条云厥应下之者,则言邪热内陷之厥逆也。学者辨之。虚家,体虚不足之人也,虽非四逆与厥,亦不可下之。经云:毋实实,毋虚虚,而遣人夭殃。此之谓也。

按成氏曰:四逆,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然本篇云: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云;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其他凡言厥逆之处不一。则四逆与厥,本无分别,特其病有阴阳之异耳。此条盖言阴寒厥逆,法当温散温养之,故云不可下之。前条云厥应下之者,则言邪热内陷之厥逆也。学者辨之。虚家,体虚不足之人也,虽非四逆与厥,亦不可下之。经云:毋实实,毋虚虚,而遣人夭殃。此之谓也。

柯琴《伤寒来苏集》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热厥者,有可下之理;寒厥为虚,则宜温补。

吴谦《医宗金鉴》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注】此详诸条致厥之由,慎不可下也。盖厥虽阴经俱有,然所属者厥阴也,故厥阴一病,不问寒热皆有厥。若无厥,则非厥阴也。太阴寒微,故手足温而无厥冷;少阴寒甚,故有寒厥而无热厥;厥阴阴极生阳,故寒厥热厥均有之也。凡厥者,谓阴阳寒热之厥也。阴阳不相顺接者,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交通也。不相顺接交通,则阳自阳而为热,阴自阴而为寒,即为厥病也。厥者之证,手足逆冷是也。诸四逆厥者,谓诸病四逆厥冷者也。然厥病阴阳已不相顺接交通,慎不可下,虚家见厥,尤不可下,故曰:虚家亦然也。

【集注】成无己曰: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之十指。阳气内陷,不与阴阳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

喻昌曰:厥阴证,仲景总不欲下,无非欲邪还于表,使阴从阳解也。此但举最不可下之二端,以严其戒。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注】手冷至肘,足冷至膝为四逆。手冷至腕、足冷至踝为厥。凡诸四逆厥者,多属阳气大虚,寒邪直入之证,而热深者,亦间有之。虚寒厥逆,其不可下固不待言,即热深致厥,热盛于内,内守之真阴被烁几亡,不堪再下以竭之。吾为之大申其戒曰:此皆不可下之。推而言之,凡阴虚阳虚之家,即不厥逆,其不可下也亦然。

[述]此起下文诸节厥逆之意。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示不可下之禁。厥阴通篇无下法,篇首曰下之利不止,篇末曰利之则愈,利之非下之也。以利小便之法利大便,令气化能出则小便利,令津液还入则大便利也。下文曰厥应下之,下其厥,非下其热也。以辛温下厥,非以苦寒下热也。下文痈脓、脓血诸证,俱无主下之方,可概见矣。即有燥屎者仅与小承气,而不行大承气,是不独诸四逆厥不可下,诸四逆厥尤不可下云尔。推言之曰虚家亦然,缘厥阴无实证之足言,渴固虚,饥亦虚,呕食固虚,便血亦虚,汗出固虚,发热亦虚。下文脉虚下之死,证虚脉虚故主死。下利脉反实者死,证虚脉实,即不下之亦死也。独是厥阴之厥状不胜书,热状不胜书,苟误会虚家之厥皆热厥,必误认虚家之热为实热,毅然而下之者有之。岂知实家往往掩其热,虚家频频露其热,大承气证具在,何尝有炙手可热之胃家实乎?玩“虚家”二字,总束全论虚家与实家。玩“亦然”二字,总束全论治虚与治实。以虚家为厥阴之主观,以实家为厥阴之客观。就令下药不入腹,已觉险象环生矣。况下之乎?惟吐之则下文瓜蒂散,亦偶一为之,汗之则一见于桂枝,一见于柴胡,究未明言其发汗也。麻黄升麻方下,始云汗出愈耳。然吐可也,汗可也,若昧昧而下之,则违背圣训者也。

曹颖甫《伤寒发微》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张隐庵曰:四逆而厥,温之犹难,岂有下之之理?今曰“不可下”,所以申上文“下之利不止”之意。此说良是。然所以为是说者,正为后文当下者致辨。盖不可下者其常,可下者其变也。按:后文云: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必口伤烂赤。盖四肢秉气于胃,胃中寒而见厥,固当用四逆以温之。若胃中有湿痰遏其中阳,不得达于四肢,或胃中有宿食,热邪内郁,则阳气亦不达于四肢而手足见厥,此与太阳初病不发热数日后始见表热者正同,故先厥而后热,此厥之所以当下也。惟厥但手足冷,逆则冷过肘膝。冷过肘膝者,必无热证,故不第曰“厥”,而曰“诸四逆厥”,此即不可下之确证。但手足冷者,则固有热证也。设非手足见厥之证,实有当下者,何待仲师之赘说乎!至如虚家之不可下,特连类及之耳。

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张锡驹:诸病而凡四逆厥者,俱属阴寒之证,故不可下,然不特厥逆为不可下,即凡属虚家而不厥逆者,亦不可下也。张均卫曰:虚家伤寒,未必尽皆厥逆,恐止知厥逆为不可下,而不知虚家虽不厥逆,亦不可下,故并及之。

汪琥云:仲景于后条,虽云热厥者应下之,然方其逆厥之时,下之一法,不轻试也。“诸”字,是该下文诸厥之条而言。虚家亦然者,言人于未病之前,气血本虚也。

丹波元简云:《玉函》从此条以下至篇末,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诸四逆厥者”,四肢厥冷呀,为症也挺繁复,不是一种。无论哪一种,凡是四肢厥冷,虚多而实少,不可下,大概都是虚寒的多,不要吃泻药。

“虚家亦然”,怕你误会,其实厥逆也有实证,(不过)很少而已。这里他拿“虚家”作陪,说我说的厥逆不可下,就像虚家不可下是一样的、一致的。遇到诸厥,要好好看,不是随便吃泻药的。原则上是不能吃泻药。有些特殊(情况),那又当别论了。

你看,这里他就一个也不提厥阴病了。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校勘】《玉函经》从这条以下,另成一篇,题名为“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串解】张锡驹云:“诸病而凡四逆厥者,俱属阴寒之证,故不可下,然不特厥逆为不可下,即凡属虚家,而不厥逆者,亦不可下也。张均卫曰:虚家伤寒,未必尽皆厥逆,恐只知厥逆为不可下,而不知虚家虽不厥逆,亦不可下,故并及之。”

张说固是,但白虎汤证(第219条)、承气汤证,亦有“四逆厥”的,应该参合全身证候来做决定。本条的“四逆厥”,正是指虚寒性质的厥阴病而言。

【语译】凡属虚寒证,而现四肢厥冷,不能用泻下药,只要是虚寒证,即使四肢不发厥冷,也不能用泻下剂。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解析】本条论述虚寒厥逆之证禁用攻下之法。

“诸”,在此处为发语词。“四逆”,即四肢逆冷,在此仅指手足厥冷而言。致厥的原因,虽寒热虚实皆有,但以阳虚阴盛之厥为多见,因阳气虚衰或元气衰微所致,属于虚寒之证,故不可用攻下之法。

本条不仅限定了“四逆厥”不可下的范围,即指的是阳虚寒厥,同时若引申其义,推而广之,“虚家”虽不见厥者亦不可下之。

倪海厦《伤寒论》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这是废话,这条辨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前面已介绍过许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